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将核心素养融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启示。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家达菲·伦森提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各国针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略有差异,但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重要能力。
(二)核心素养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化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操作。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评估化学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与问题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化学实验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且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和反应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行为和规范操作的能力。化学实验通常是一系列实验的组合,通过实验的顺序和内容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并促进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教师人员和实验室设备的限制,有些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教学资源,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教学效果,有时候实验步骤会过于简单化,缺乏一些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实验只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实验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进行实验,而无法理解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背景。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只是按照指示进行实验,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他们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实验结果,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过程。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清楚地定义每个实验的目标,包括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对于一次关于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的密度,学习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通过实验计算物质的密度,并理解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实验探究。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实验、生动的案例和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和有意义。教师还可以定期展示一些化学科学家的成就和奇妙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此外,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和交流思想也是营造积极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让他们共同合作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经验,提高彼此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互助学习的机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加入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拓展性实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假设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物质和实验操作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影响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
(五)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调整实验策略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学习成长。例如,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实验心得和经验,从中吸取教训,共同进步。
(六)运用新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效果
利用新技术手段可以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模拟实验软件、虚拟实验平台等工具,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预测,提高他们的实验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和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在线实验任务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总结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以及运用新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效果,可以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士宝,徐美娟.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浅析[J].才智,2019(08):30.
[2]肖秀琴.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亚太教育,2019(07):126.
[3]包贇甲.初中化学教学关于核心素质培养问题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7(1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