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有效设计初中数学减负视角下的校本作业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正文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作业设计方式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校本作业设计能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业设计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校本作业设计应用很复杂,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进行长期不断探索。
一、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原则
首先,要遵循适度原则。在开发和设计校本作业时要注意适度,如果超过学生能够承受的标准,就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心理滋生。[1]其次,要遵循可行性。在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和设计中,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实用性,要关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才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实际行动,以此来完成问题的探究过程。再次,要注重层次性开发。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校本作业开发要考虑学生不同的能力、智力、心理以及综合素质水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配合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全体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最后,要遵循系统性。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把握知识内容,还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所以,在校本作业的开发和设计方面,必须坚持系统原理,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分解融入校本作业中,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分析
2.1结合层次,促进开发
由于学生智力、心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他们的成绩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在进行校本作业开发和设计时,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统一的作业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所以,教师们开发作业时,首先需要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测验,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导下,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校本作业。[2]在学生水平发生改变后,老师可以对难度和数量进行调整,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再进行一些扩展式的课外活动,以此保证校本作业开发的实效性。
2.2单元理念,深刻影响
教育领域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要回应“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个问题,而我们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就是解决“怎样培养新时代人才”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要掌握的重要素质和能力,其实施难度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困惑、浅层次知识局限、情境固化等三个方面。而新的课程标准第一次采用了“大”的概念来整合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对知识和社会的总体认识。如果只掌握课本知识的一条条概念和理论,死守一课和一单元的界限,则会使教科书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难以得到充分统一。从数学核心素养角度看问题,教材的学习是在阅读和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内容,面临使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发展,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等问题。[3]因此,在教科书中,教师不但要理解和掌握,还要把它读懂、读准确,并积极挖取其中的数学文化和核心素养。例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至关重要。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内涵和意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内容,对象分布广泛,藏在生活化的各种问题中。而学生在寻求解题方法时,要正确地选取合适的解方程方法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本校开发了以“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以及配套作业。初中阶段的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范围广泛,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选取解方程法时,必须注意到其基本特征以及如何解方程更为快速、准确,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大单元主题校本作业设计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进行的,其囊括了课本习题和变形试题,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
2.3基于实践,校本开发
首先,在校本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融入情景。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安排下列校本作业:印度古算术书中有这样一首诗,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使二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由于中学生的画面和故事认知能力要强于逻辑思维,所以,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本身兴趣和问题的新颖程度。这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设计出一些校本作业,并对它们进行合理地“编排”,以保证学校的作业与时代的要求一致。而在实施校本作业时,利用情景创设的方法,不但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比直接讲求解的方法要好得多。其次,促进以探究为核心的校本作业发展。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及广阔的背景,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就会让学生的认识水平得以提升。本研究发现,以探究为导向的校本作业开发和设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开放式问题的解答多种多样,所以在问题的解答上,也可以将多元的思考方法与初中生的创造思维发展相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创造性思考和探究空间。比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设计出对应的校本作业,并在作业中体现多种解法,以此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再次,校本作业是符合现实的。比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校本作业,这里的校本作业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存在,主题和内容多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同学们能够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统计和频率知识。
三、结语
总之,在校本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让校本作业的开发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校本作业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对新时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江烽.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影响探究[J].时代教育(中旬),2021(6):92.
[2]傅登荣.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探究[J].现代教学,2021(S01):2.
[3]王永福.新中考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