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程旭光

西安高新区第十二小学 邮编:710065

摘要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该科目的教学既能教会小学生当前所需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完善的思维意识和严谨的表达方式。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知识传授手段比较单一,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要想对这一状况做出切实的改变,教师可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用各种富有趣味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正文


前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不但体质会迅速增长,而且学生思维意识也会逐步成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教师来说,现在正是开展知识教育的好时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挥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是主要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部的因素所左右,表现出阶段性的波动。针对小学生的成长特征,在学生的学习中应不断给予激励,以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的层次和趣味,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二)加速转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活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速教学手段的革新可以为课堂组织结构提供更多的可能,从而促进教师能针对不同的需要灵活地选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学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课堂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改革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是课型创新课型创新旨在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来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课文的意义。第二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创意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可以分为认知、形成、教育、激发和切入点。第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中,充分调动各种多媒体性进行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洁明了,由无形变为可视。第四是创新板书的设计。教师可以引用多种趣味化的板书设计,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设计,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预习理解所学的知识

预习是为了在正式的教学中进行的一种预先的准备工作,这种工作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乐意进行这种教学活动。但是,在课前进行充足的预习,能够让学生对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而且,预习的能力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顺利。比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了解文章内容,比如翻一翻小时候的童话书,提前回顾一下故事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导入人文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重视教学中的人文特征。强调“人文”,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内容,还要重视知识本身的价值和知识背景。其具体体现为:在对生字的解释中,注意使用造句、例句;在讲解写作技巧时,要注意与同类作品的比较;在讲解课文主题的时候,还要说明其写作的背景、作者的个人经验以及感情的抒发。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向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在“人文”的特质中矫正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文化认同。在介绍人文特色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方法,或者让学生事先查阅材料,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再由教师进行补充。

(四)重视交流与指导,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让学生拥有对学科学习的基本好奇心和专注力,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这种问题,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了对自己进行的指导上,要对自己的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以一种简单、易懂的形式进行渗透式地教授,同时还能让教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比如,在部编版《揠苗助长》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和重点讲解完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互动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回答出课文中幼苗长得不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猜测幼苗没有被提前拔出来,会变成什么样,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五)通过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方式,将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课堂上表现出消极、抵触的态度,那么其学习表现欠佳也会对后续的知识理解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特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语文的快乐,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姑娘时,因为很多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如果能指导学生在课预习课文在预习完后,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一个合作小组,对这个故事进行讲解。教师会在课堂上学生提供一些道具,让学生在教室里表演,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一组并进行奖励。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了对知识的探索和掌握。

(六)打通家校合作渠道,以课下奠基课上

为了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联合学生家庭方面的教育和监督力量。众所周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规律来看,刚刚记忆的知识是遗忘速度最快的,所以,如果一天的知识学习完毕后,没有课下及时的复习和巩固,是达不到系统学习效果的。另外,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家长起到的教育和监督作用更是十分明显。比如,教师布置下课后语文作业,那么学生回到家中之后,就应该在父母的监督下,定时保质量的完成,如此,学生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就会对新课有所了解,而对于学过的知识更是记忆犹新,这样的状态也才是最为高效的做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寻找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婷如.浅析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76.
[2]陈美儒.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打造高效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8):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