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邱启存

钟山县燕塘镇中心小学 邮编:542616

摘要

在小学教育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小学教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当前最为普遍的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构建出一个知识网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整体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整体教学;实践分析

正文

 

引言在小学里,数学的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会影响到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总的来说,小学对学生的数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当前我国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误区,教学内容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运用“单元整体”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没有关联的内容

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性的学科,其中涉及的各个知识要点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也是一步一步地进行,互相补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以一个课时为教学单位,在备课时仅仅按照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在讲解时缺乏与其他知识的对比和联系。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出了问题,缺乏大局观,缺乏对知识系统的认识。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实施教育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长期下去,这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难以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进而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没有把重点放在课堂上

在数学课堂上,要注重解决一些重要的、困难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高效。但是,一些小学老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将教育的要点放在心上,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迷茫,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的主次,从而对自己的精力的分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最后造成了事倍功半,对学习的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指导作用,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度问题事先告诉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没有将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困惑,从而对他们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缺少交流

在进行基础的教育之外,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培育,让他们能够形成一种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他们的创造性进行激发出来。要想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就必须在课堂上强化对学习的指导,并利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契机。但是,有些老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却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他们仅仅是单纯地将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或是让学生用反复、大量刷题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却不能积极地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也不能与他们建立起一种很好的交流和互动的关系,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丧失兴趣,与此同时,也会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降。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

(一)整体性

老师们定要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要对教材的编制和设置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在对教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的前提下,对课程展开一个汇总和整合,要对课程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有计划

单元教学给老师们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水平,老师们要强化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从总体上来规划自己的教学计划,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具体状况,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进行细致分配和布置,保证老师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限之内,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组织结构

教科书的编排并非胡乱编排,而有其内在的逻辑与架构。老师要与课本进行充分联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和网络,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某一单元或某两个单元会对相同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的时候,老师要将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融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单元整体构建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强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建立起知识网络,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对一些小学生来说,数学属于一比较困难的科目,它也是让许多学生和父母感到头痛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并将公式和概念进行死记硬背。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知识库中存储的知识进行运用,就有可能会发现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构建出一个清楚的知识网络体系,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知识结构,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某一类型的知识内容调用起来,从而更好地将问题解决掉。与此同时,在单元的整体教学中,还倡导由易到难,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和吸收知识,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单元式”的新理念,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单元式”的教育需求。首先,需要有较强准备工作。以前,老师们只要为每个课时做好准备就可以了,所以他们对于备课的需求比较少。但是,在实行了“整体教学”的策略之后,老师们就必须准备一整单元,乃至整本课本了。这将促使老师们加深对课本的认识,加深对课本的认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老师们提升自己的准备水平。其次,这就需要提高老师的授课方式。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必然会激发老师们去尝试新的教育方式,而新的教育方式必须与之配套,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结果。所以,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对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方法有更多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水准,为学生们带来更高品质的学习经验。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单元整体备课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成效,就需要将老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加强整体备课。备课在教学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变得更好,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实现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一体化的准备。首先,老师要提高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老师来说,对整个教科书的内容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对于青年老师来说,更要认真地看一遍教科书,把整个教科书都看一遍,才能对这一教科书所要讲的东西有一个完整而详尽的认识。其次,强化“三个一”的教学。要把课本的内容整理好,把相同种类的课程放到一个单元里来做一个整体性的备课,以达到提高备课效果的目的。比如,老师可以将与加减乘除有关的内容整合到一个单元中,从易到难向学生展开一次又一次讲解,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第三,要制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及课程内容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在确定了本单位的总体教学目标之后,老师要把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制定出一些小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及时地把握到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结果,并且能够按照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想让整个教育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要经常召开座谈会,让各年级的数学老师们都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在备课的时候要多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多提一些有道理的看法与建议,保证各个班级之间的教学节奏保持一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提高了学习的总体效率。特别是,年长的老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将自己在工作中所总结出来的心得和经验,让年轻的老师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备课质量和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单元教育水平,就必须强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课堂的教学过程。首先,在课堂上,老师要强化课程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设计对课程的编排、对课程的解释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采用最合理的课程设计。在整体教学策略的作用下,教师可以通过“总”的方式来讲解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在讲授“分数”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本课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把错误的分数与正确的分数结合起来,然后在错误的分数与正确的分数之间做一些比较,比如正确的分数与错误的运算,错误的比较等等。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小知识点展开一个又一个解释,在解释完之后,老师可以回到整个的框架中,为学生展开总结和整理工作,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透彻。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又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联系与比较能力。在备课的时候,老师要强化对知识点的连接,并及时地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展开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或联系,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从而深化他们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运用联想式记忆方法,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中得到及时的帮助,使同学们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各种知识的运用能力。

 

突出教育主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这不仅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还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他们的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对重点与难点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首先,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各个阶段的重点、难点,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并且要运用多种方式,着重讲解,让学生明白。其次,要加强教学,突出教学要点和难点;在每一单元的授课中,教师要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分析,并提出几个重点、难点的问题,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和了解,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同学们能够集中精力,提高成绩。教师要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重点问题和难度问题所占的时间,并确保能够讲解清楚;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注意力的培养,要了解他们对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的掌握程度,如果发现他们没有掌握好,要适时地放慢节奏,再进行一次讲解,确保他们都可以将重点和难点问题都解理解并消化

 

结语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育的内容缺乏相关性,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系统,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进而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氛围和教学效果,导致教学的侧重点不明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单元的总体备课,加强对知识的整理与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与课时的安排,强调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合理地分配时间,通过思维导图与主题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提高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柯银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27):107-108.

[2] 郑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5):72-73.

[3] 邢淑文.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21(05):12-14.

[4] 吴春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0(92):67-68.

[5]李兴军.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4):44-46.

[6]韩淑君.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天津教育,2022(33):28-30.

[7]缪云花.多元一体 合作共建: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实施之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9-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