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正文
A工程为市政公用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排水及绿化等专业,不同专业的施工相互具有一定干扰性,施工过程的内部配合与外部协调较多。工程边坡开挖量较大,路基中的路堑边坡最大开挖深度87.5m,总挖方量约662.3万m3。石方开挖量非常大,需使用爆破施工,因此爆破作业点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较多。桥梁工程为主道跨线桥,总长为335.6m。排水工程位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下方,布设雨水管道总长3.3km,污水管道总长2.66km。电气工程为人行道下方布设10kV与110kV电缆沟,总长均为3.2km。
1项目管理理论的概述
项目管理理论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的理论,涵盖了企业目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多项管理要素。是现代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导方法之一。现今,随着各地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了使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流程更趋向于标准化、规范化,许多建设单位和市政部门开始将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
2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1管理难度比较大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市政工程项目通常处于市区,因此涉及到繁杂的建筑物和交通网络,因此增加了市政工程施工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协调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此外顺利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较多的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也因此提高了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
2.2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一些市政工程项目需要在自然环境中施工,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发生暴雨和大风等极端天气,不利于顺利开展工程项目施工,还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2.3管理目标比较高
市政工程属于惠民工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3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3.1合同管理不规范
合同是项目参建单位所签署的合约条例,合同中的规范条例约束双方行为。按有关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双方需严格履行合同规定,并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但从实践来看,合同签署与执行过程都可能出现一定违约现象或未遵从合同约定履行等问题。例如,拖延工期会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带来巨大影响,工程变更损失赔偿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部分建设单位在合同规程的编制上不够规范合理,制定的合同规程不能达到客观需求,在问题发生后合同不能发挥约束和规范效果,不但延误工期,还可能引发各方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3.2管理规范有待加强,管理制度落实难度大
现阶段,受限于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局限性,国内市政工程建设期间普遍会遇到管理缺乏规范性以及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市政工程项目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在建设单位的要求下一味压低合理利润空间,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选取施工单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有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方式牟取非法收益。无论是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部分建设部门在对施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和开展招标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根据招标、投标的程序开展,管理条件先天性不足,造成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资质能力,频繁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为后面管理工作埋下很大纠纷。更有甚者,由于市政工程项目资金多来自政府财政拨款,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为本地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导致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缺失和管理规范的不健全除了会对市政工程的正常建设进度造成阻碍以外,还会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市政工程项目问题频发。
3.3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导致管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市政工程项目在管理发展中一线、中层、领导层三个层次的管理架构中,相关的领导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经验方面不够充足,导致“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发。滨州项目为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市、县(区)城市建成区要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改造”中的第一批完工项目,雨污分流在滨州市乃至山东省尚属首例,领导层普遍无相关工程经验。
3.4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足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没有合理划分施工职责,管理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没有积极承担自身职责,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效果。在施工现场中随意堆积建筑垃圾,忽视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此浪费了施工资源。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甚至没有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利于合理指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些施工单位没有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通常是在出事之后再落实安排培训,不利于降低市政工程施工的危险性。
3.5成本的管理问题
在市政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企业最为看重的,尽管市政工程管理与其他的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也关系着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口碑及竞争力。同时市政工程存在要求较高、涉及到的学科和领域较多、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复杂等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管理人员的职业水平较低时,所设计的成本管理方案与施工预算并不合理和准确,很多内容与现场的施工情况并不相符,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不能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使用在关键环节中,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没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就会加剧损失程度。
4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4.1完善管理机构
在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可以在施工进度和施工水平等方面出发完善管理机构,因此有效落实检测工作。管理机构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完善管理机制,并且有序落实项目管理等工作,有效审查施工现场,提高后期维护工作的便利性。为了充分发挥出项目管理价值,项目部门需要建立专业管理小组,并且安排专业人员优化处理成本核算和技术优化等问题,显著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管理单位需要积极落实质量检测工作,并且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有效约束施工单位的行为。管理人员需要有效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等,有序开展工程项目施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管理单位需要根据管理制度落实施工,因此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引发制度问题和技术问题。
4.2增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品质
在市政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科学管理,可以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率,更好的对成本进行管控。首先,在采购建筑材料时,需要与具有正规资质的供货商进行合作,并且需要查看产品是否具有合格的质检报告,在合理的范畴内,选择品质较高的材料;其次,建筑材料购买后,需要从整个工程的布局来看,科学的划分材料的应用比例,对数量也要进行严格把控,争取让所消耗的每一笔资金都有迹可循;再者,还需要对建筑材料的存放和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结合不同材料品质进行安排,使建材的管理更加有序,更加规范;最后,一些废弃的建筑材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要秉承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加强对建筑垃圾的高效管理。从增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中,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品质。
4.3安全管理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关注两个层面,其一为人员的意识层面,其二为施工现场层面。对此应做好全员性的安全培训教育,针对新入场或转岗的人员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将现场培训与集中培训结合。多媒体与工具箱结合,进场多少人就针对多少人展开培训工作,让培训教育覆盖到所有人员,也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施工意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的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提供安全指导,将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前的培训教育工作为切入点,事中旁站控制监控,将现场安监人员和群安员的调度作为重点工作,让项目安全管理的落实更加顺利。此外,在施工各环节中,保证现场安全可控,避免安全事故。
4.4健全市政工程项目监管制度
构建健全完善的市政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是一个市政工程能够最终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运营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质量管控的方向和工作目标,尤其是针对较为复杂的市政工程项目,需要采取专业化的管理对策。明确项目当中所设定的哪些部门是管理部门,哪些是负责协调部门,从而确保责权统一进而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各个部门要了解自身职责,构建管理机制。总的来说,在相关责任主体竣工验收完成后,市政工程施工只有通过有关部门的备案确认,符合我国有关规定才算真正完成,所以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不断健全监管制度,将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都置于监督下,由此对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形成约束,引导整个项目工作人员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
4.5不断落实市政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不断落实市政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是有效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就可行性、执行效果以及专业性等方面来说,有序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可以由行业协会组织、监管部门,基于标准化模板制定相关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并且结合设置的管理目标,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管理文件。组织开展“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标准化施工”质量教学活动,平均每个月举办一次,实行常态化教学制度,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教学以小区现场实际情况为例,从控制点引线、沟槽开挖、检查井布置、雨水口排布、管道安装、沟槽回填、小区路面恢复等工序入手,对各工序中技术质量控制点、注意事项展开讲解,对小区流水作业施工进行了样板式交底。
4.6合理管理市政工程施工环境
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限制到市政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利用相关管理理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环境,降低气候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理论监测施工环境,掌握市政工程施工因素,提前制定防控措施。此外发生问题之后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项目管理理论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充分发挥出防护作用,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因为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确定科学的解决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出项目管理理论的作用,为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例如在雨雪天气需要停止市政工程施工。
4.7优化成本管理工作
为了顺利开展市政工程施工,需要保障资金投入,施工单位为了保障自身经济效益,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在这一阶段需要合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优化成本管理效果,提高市政工程资金利用率。例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合理划分工程总资金,分配好不同施工环节的项目资金,尤其需要加强管控采购阶段的资金,避免浪费工程资金,高效利用市政工程资金,保障市政工程的综合效益。
结论
总而言之,在市政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作为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应用是非常普遍的,也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一个施工环节中,特别是在成本的控制环节、施工材料的管理环节和安全意识培养环节的应用,同时,也是当代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实力的核心方式。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64-67.
[2]余阳.浅谈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5.
[3]羅芳河.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41.
[4]佘晓波.探究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8,4(18):122-123.
[5]许照春.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运用阐述[J].价值工程,2018,37(36):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