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感教育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晓婷

铅山县第二中学 334500

摘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和重视。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运用情感教育的策略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初中英语;情感教育;意义;应用

正文


前言

初中英语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是一种语言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对情感教育把握,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优良品德,而且能够调动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其达到更高的水平。当前,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们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初中生正处在一个特别的生理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情感既脆弱又敏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在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全面运用,这样才能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才能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抵触情感,并且,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逐渐地喜欢上了英语,学会了独立地进行英语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一、情感教育的相关概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情感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情境,并恰当地解决与学生的矛盾和问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情感因素发挥出其积极作用。老师要用自己的情感交流,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让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好奇心,使其逐步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独立的人格,所以,从理论上讲,情绪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策略。

二、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面对所有学生,加强学生的科技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这就说明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靠老师向学生“输入”英语知识它要求老师在语言能力、课程知识、社会文化、学习方式等方面建立起一种整体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的根基,使学生在此环境下得到英语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智,即记忆力、接受力和理解力;二是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兴趣、态度和毅力。很多英语教学实践表明,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整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并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非智能力。前者要求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基础和教学技能,后者要求教师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强化对学生情感资源的利用,以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递和接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关于情感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们对自己的情绪与认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恰当的把握,并利用创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将情绪因素的正面影响完全地释放出来,还有就是通过进行情绪的交流,来加强学生们正面的情绪感受,对他们进行情绪的培育和发展,进而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进而让他们拥有了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质。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对于提高中学英语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它的运用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运用情感教育应该注意的五点问题:

1.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目前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难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但将情感教育运用到中学英语课堂上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单一,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高。

2.教师素养不足,难以获得学生的喜爱

其次,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很难赢得学生的好感。当前,中学在选择初中英语教师时,更多的关注的是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而忽略了他们的其它方面,特别是他们的个性、教学魅力,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尽管他们被运用到了课堂上,但是他们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

3.课堂评价不当,不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再次,不恰当的课堂评价,影响了学生的正面情绪体验。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因为学生短暂的成绩不好而导致的不恰当的评价。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英语中的情绪低落,降低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进而影响了他们在英语课上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形成正面的情绪体验。

4.课堂互动缺乏,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再其次,课堂上缺少互动,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协作精神。初中英语课堂主要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课堂上的交互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这也导致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刻板、僵硬,师生之间已经不在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被分离出来的群体,这就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了。

5.教材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形成爱国爱家意识

最后是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影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中学英语课本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风土人情,国情,而缺少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的内容。这样的阅读课本内容,虽能提高英语水平,但并没有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正面影响,而教育的实质是成才,而对个性发展的正确指导,则是最主要的。所以,中学英语课本内容单一,影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庭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二者应构建起一种融洽的、情感化的师生关系。所以,老师要积极地提供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关怀、爱护、耐心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关怀既要表现在优等生的上,也要表现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们的上,例如在上课的时候,给他们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他们答对后,再给他们一个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老师的情感要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欣赏,使他们获得难以言喻的快乐与满足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创设情境,融情感教学于情景之中

情境教学是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或引入富有情感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本的情境中,有助于他们对课本的理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英语的使用有所掌握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的学习,增强其求知欲,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协调。在具体的英语教育中,老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为他们创造一个现实的情境,让他们能够在情境运用英语通过真实的情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享受英语教学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发展。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与学生情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合作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把学生成小组进行小组的研讨,使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更好地在学生的情感上起到正面的影响。通过灵活的分组,使小组成员互相信任,积极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在进行小组活动时,要注重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通过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完全地感受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份子,他们的学习成果也会被认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分组协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老师又是这一过程的指导者,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全部情感,既要充当“看客”,又要扮演参与者的角色。

4.注重课堂之外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把情感教育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中去。在教室以外,学生的情感参与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关心与协助常常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实施情感教学的时候,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状况,又要关注他们的家庭状况和思想状况,与学生结交,形成互相尊敬、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精神上的依赖。在课堂结束后,老师要做好情感上的指导,让他们认真地去学习,对那些成绩下降学生,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怀与关注,让他们更加刻苦地读书;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到他们的优点,给予积极的激励,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利用肢体语言促进英语交流中的感情传递

在人类交往中,无论在汉语或英语中,身势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身势语的作用,并把身势语有效地应用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情绪的传达需要环境的感染,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运动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在英语上的学习效果。同时,老师也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缩短了和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养成了独立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举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一篇关于《Can you pay the guitar?》的中学英语课时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利用弹吉他的动作,来让学生对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学开端可以让学生对多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从情趣入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要善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大家都知道,初中生自身存在着一种叛逆的心态,老师们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居高临下,师生间难以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根据情感教育的需要,老师和学生距离拉近,老师和同学要多交流互动,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自己的爱来影响和指导学生,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困境,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老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除了在课堂上关心爱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关注和关爱他们。在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问一些问题,老师要仔细听取他们的问题,回答他们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7.多用积极肯定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要多用正面、肯定的评价,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有主动性。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了积极的评价,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信心,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结语

初中英语课堂上,运用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积极把这个积极性转变成一种动力,让他们建立自信,战胜各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才能为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下,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在情感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耀生.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2]王惠霞.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3]李春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4]苏利春.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91+112

[5]孙鸣.外语情感教育中的沟通策略[J].学术期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3).

[6]车萍.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2):88.

[7]赵淑娟.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吉林教育.2017(37):1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