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背景下初中英语主题教学的开展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仲瑶瑶

江苏省宿迁市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学院路校区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的技能,使其形成正确的语言逻辑,还可以培养其发散思维,推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效完成初中英语的教学任务。单元整体教学更能扣紧课程标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实现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协同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大单元;初中英语;主题

正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是本次英语课程建设的突破性发展,而单元教学的理念明确反映了核心素养的价值观,主张统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改变长期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碎片化教学,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连贯、整合的课程。通过英语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具备语言知识、技能,还能了解、学习中外优秀文化,锻炼思辨能力,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单元作为承载主题意义的最基本单位,包含的内容都是处在同一主题语境下的,因而,设置围绕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教师需要研读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考虑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计具体明确、有所侧重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最后实施教学。

一、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主题教学,指实际课堂教学需围绕某个特定主题而展开。主题是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设计单位,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以师生交互活动为基础,依据教学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的教学。它以学生主体性、建构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为特征,是一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主题语境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整体的观念所展开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单元内全部内容的研究、总结、整理、完善后所产生的整体课程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特定主题,深度钻研教材,兼顾学习者需要建立起来的以单一主题为中心、各语篇子主题彼此联系、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它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单元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合集,帮助学生构建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而言,主题意义下的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现象会反复出现,也有利于语言学习。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有所提升。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语篇表层意义形成对主题意义的全面理解,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意义,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动力,提升认知与反思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通过关注某个主题,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推动核心素养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形成了一个开放、多元、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主题意义下的教学融入了情感价值观教育,这与教育界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吻合。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单元整体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主题引领之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充分研读单元文本,提炼主题意义,并结合实际学情整合教学内容,围绕主题意义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并加以评价的系列过程。

(一)案例一

以《英语》(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8 Fashion为例,探讨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研读文本,挖掘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的子主题——时尚。围绕时尚这一话题,学生能够谈论服饰的材质、尺码、颜色、特点、场合等,能够进行自己的时装设计并辅以相关介绍。经过分析,笔者将这一单元的内容概括为6个语篇,学习内容包括服饰的名称、特点、材质、大小、颜色等,不同服饰的适用场合,服装设计等。

2、分析学情,整合内容

时尚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衣着打扮,对于时尚这一话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受。实际教学情况是,笔者授课班级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部分同学的背景知识薄弱,学生的语言知识并不足以支撑他们与别人自如讨论服饰的种类、材质、特点、颜色等。因此,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扩充学习者有关时尚话题的语言知识,锻炼有关时尚话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学情分析和文本内容的整合,笔者确定了三个子主题,七个课时。其中,课时2为词汇教学,课时4和课时6相对独立,而且与本单元主题联系并不紧密。每课时均长45分钟,主题、子主题、课时分配以及对应语篇

3、确立目标,设计活动

首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①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型与他人详细谈论有关服装的话题,包括服饰的种类、材质、颜色、特点、着装场合等;②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③学会正确划分音节;④培养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设计、创作时装海报。其次,通过课时1的学习,学生能够:①初步就部分服饰进行简单讨论,比如常见的服装类型、尺码、颜色等;②掌握对服饰尺码的提问,学会用目标句型提问某种服饰;③对时尚有基本的了解。通过课时2和3的学习,学生能够:①获取、梳理文本有关时装秀的相关信息;②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点和目标句型;③根据一定的提示信息复述文本;④预设自己班级的时装秀。然后,通过课时4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通过课时5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场合的着装问题,掌握提问对衣服的看法及材质的目标句型,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境展开详细讨论。通过课时6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划分音节。最后,通过课时7的学习,学生能够:①获取、梳理桑迪的时装设计的相关信息,并口头复述;②锻炼动手能力,自己设计服饰;③合理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句型完成关于服饰设计的海报;④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应该依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在具体课时中落实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笔者将以这一单元的单元导入课(课时1)和写作课(课时7)为例,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简要陈述。作为每一单元的开篇,单元导入课能够快速有效地激活学生有关该单元主题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直接明了地感知单元主题,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活动如下:①以同学们熟知的教师和学生的照片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曾经接触的穿搭风格,唤起学生在过往学习中对时尚主题的相关图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②漫画部分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多模态教学,设计模仿、配音等语言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③在对话部分的学习之后,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教学法,围绕“How will you prepare for a fashion show?”“What is fashion?”两个问题,加上一段时装秀的视频剪辑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的任务,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为时装秀的总负责人,该如何策划一场服装秀以及如何撰写时装秀的总结报告,培养学生的统筹组织能力、协作创新能力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另一课型(写作课)作为输出型课时,需要学生在大量主题知识输入的基础上,利用所学进行同主题下的文本创作。笔者的教学活动设计如下:①带领学生学习桑迪的服装设计海报,分析范文的写作顺序和写作结构;②制定写作标准(评价标准),开展同主题下的情景创作,假如你作为时装设计师,需要设计自己的时装并进行相关介绍,请你基于标准写作创作一份自己的时装海报介绍;③基于写作标准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典型文章等评价活动;④基于写作标准指导学生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文章;⑤组织学生展示成果,时装设计实物或时装设计图,辅以介绍。在这项综合性输出活动中,不仅可以再一次对所学内容整理归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精神,提升其审美品位。除了以上两种课型,其他课型的教学活动设计不做具体陈述。总之,各种课型的教学活动设计都应紧扣单元主题,循序渐进。

案例二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 Friends 为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教师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 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划定学习小组,拟定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学生们经常按照座位以及学生的自主意愿展开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活动。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效 果来看,由于初中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不合理的小组分配,只会让学困生丧失学习的信心,让学优生缺乏讨论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以往的划分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划定 6~8 个学习小组,各小组的综合实力都比较平均。在讲解Reading 部分时,教师除了讲解重要的 词汇、句式,还设计了一个学习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需要讨论朋友的必备品质,并介绍一个自己的好朋友。 考虑到整体的授课节奏,教师首先划分学习小组, 鼓励他们共同探讨: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 经过中期的巡视,教师发现,部分学习小组采取学困生罗列要素,中等生遣词造句,学优生总结、补充的讨论模式。当学生逐步掌握有关好朋友的品质 时, 教师继续提问: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are his strengths? 依据前期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小组划分,多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能够促进学生积极考虑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们能够将知识内化为沟通交流的勇气,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点,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情境以及目标,设计多元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加强生生互动。

(三)拟定标准,落实评价评价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教学评估中,应该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将学生置于首要地位。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英语活动进行评估,注重评估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开展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反拨作用,以此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本单元的写作课(课时7)为例,写作课时,作为综合输出性课时,教师可以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前明确评价标准,,学生依据标准完成写作参照标准开展评价,在写作完成后,能够依据写作标准,在自评和他评过程中找到针对性的修改方案。

三、结束语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助推学生的语言知识输入,鼓励其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笔者有以下思考:首先,在开始讲授某一单元之前,教师务必着眼于整个单元,研读单元内容,依据内容提炼单元主题,再依据主题和学情整合教材中的内容。其次,每种课型都有自身的侧重点,教师要把握有度,不能把所有课型的着重点都放在纯粹的知识点教授上,比如,听说课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课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而在不同的课型中,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中心不会改变。再者,教学评价并不是以单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参照,评价的内容应该是细节的、多维度的,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最后,单元整体教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一线教师需要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才能摸索出新的经验,只有与时俱进,走在教育前线,汲取新的教育观念,勇于实践,才能通过英语教学切实发挥英语学科的育才功能。

参考文献:

[1]程蔷.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英语学习,2018,41(10):1-7.

[2] 王园.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21,44(1):1-7.

[3]周宝荣.主题意义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0,43(10):15-20.

[4]李莹.基于主题意义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1):5-7.

[5]张晓堂.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22(4):68-75,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