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大单元;小学语文
正文
前言
当前,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当务之急,而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就具有这样的功能。总之,不管是“学习任务群”,还是“大单元教学”,都是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优化的重要环节,其可有效促进课程的体系化和创新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在“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下进行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则有助于将“学习任务群”和“大单元”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1+1>2”的效果,从而对新的学科发展起到很好的帮助。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统整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时式”教学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扩展性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大部制的优点是将零散的个别知识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系统由单一到多元,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形成了一条多层次的知识链条。这要求教师应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单元统整教学,全力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一、概念释义
(一)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倡导建立强调阶段性和发展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其目标是针对具体的语文教学主题,通过具备内在联系和逻辑的课程活动,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其语文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多地将学习任务群作为中心。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教学”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特征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单元教育中的“大”,不仅体现在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且还体现在它所涵盖的领域上,它注重“跨单元”以及从课堂到课堂以外的拓展。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教材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这种打破了传统单位教学壁垒,突破了课内外知识限制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统整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的大单元教学,第一,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崭新的学习经验,第二,可以凸显他们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行为的一致性,第三,帮助他们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有了“新体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主动地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看似独立但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促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言元素和人文主题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尽管在教学实践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已经非常熟悉,但是要将两者无缝的融合到一起,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实施大单元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的教研,对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的大单元教学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统整教学的实施路径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基本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任务群。所以,在“任务群论”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往往是以“单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于此,笔者将参照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四上第七单元为例,对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阐述,以期给一线教师们提供相应借鉴。
(一)呼应课标,定位类别
《新课标》根据语文课程的实际内容进行了一体化提升,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设定了六个主要的学习任务群,如下表1所示,它们分别体现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与价值。只有弄清楚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特征、功能和价值取向,并把它们与教科书中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一一对应起来,才能在学习任务群的观念下,正确而顺利地进行大单元教学。因此,要在“组学组”的概念下进行小学语文大单元的教学实践,就必须与《新课标》相一致,确定、定位单元学组的实际类别。
小学语文课本四上第七单元的主要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核心教学点,如下表2所示。
首先,把表2和《新课标》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要求的第2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与之相一致的地方。
精读课文,能够生动详细地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革命英雄人物事迹进行讲述。习作,学会写一些日常生活应用文,如留言条、请假条、短信、简单书信等,要特别留意称谓和基本格式,以一种文明、有礼貌的方式与人交流。其次,通过对本单元古诗和自读文本的分析,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关联,由此对应“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的学习内容。
至此,教师便可根据这一基础进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统整教学。
(二)研读教材,提炼主题
在明确了单元任务群的类别之后,教师要对大单元的相应主题进行深度提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立足于生活,突出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习主题,注重学习任务,注重学习内容,注重情境,注重方法,注重资源的整合。可以看出,在大单元的教学中,对学科主题内容的提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任务群的指导下,只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大单元的主题进行正确的提炼。基于“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编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教师对其内容进行深度研究的良好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出发,结合语言元素,对文本和练习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该单元中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可以从这一主题中提取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主题。然后,结合“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可以发现如下信息: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等三首古诗,描述了边疆战士,与巾帼女子的报国之举,也反映了中华人民自古以来的爱国之情。《梅兰芳蓄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周恩来与梅兰芳的事迹展示了近代中华人民的民族气节以及爱国之心。《延安,我把你追寻》则从作者自身的视角为出发点,结合革命时期的事迹对延安精神进行歌颂。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本单元文本都围绕着“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主题是相吻合的。
“学习写书信”的语文元素与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一致的,老师可以从“大单元”的角度出发,对本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补充,例如:“写一封信给老一辈的革命家、革命英雄,让他们了解当今的中国,或者说出你对他们的看法”,“写一封信给你的亲朋好友或者烈士家属、后代,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讲述自己听到革命事迹之后感想”。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补习要求”来构建“大单元”,使整个单元林林总总的内容都能够得以与“爱国注意教育”的主题紧密结合,实现对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有效提炼。
(三)聚焦主题,创设情境
前面已经提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情境等因素进行整合。小学语文情境一般具有真实、具象、直观、趣味、活泼等特征,它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展教学活动有帮助,可以对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明确了大单元教学的主题之后,老师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它的内容上,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特征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积极地创造出大单元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地意识到,大单元的教学情境不同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它应该是“贯穿性”的,要符合“大单元”的直观和具体的教学需求,要创造出与“大单元”的特点相适应的、生动活泼的气氛,而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文本和习作。
如,四上第七单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围绕着“爱国”二字,老师可以创设一个“缅怀祖先,继承爱国主义精神”的相应情境:
国庆即将来临,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安定与繁荣,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者不计其数。我们学校即将开展“缅怀烈士,弘扬爱国精神”的迎国庆主题活动,需要各班制作一张爱国宣传海报,同学们能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相应制作吗?
情境直观真实,可以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直接的激发,为他们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进行大单元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这一单元的文本描述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在阅读了一段文本之后,学生们可以根据文本中的角色,来设计一张海报,比如《边塞战士》、《巾帼英雄》、《少年有志的周恩来》等。通过一幅幅海报,可以再一次丰富大单元教学的情境,更好地拉近了学生与单元教学核心内容的距离,促进了大单元教学的开展。
(四)立足情境,构建任务
大单元教学情境设计的目的是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支撑,倘若缺少了大单元教学任务的设计,情境设计就成了“花架子”,成了“摆设”。因此,在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整体的设计。另外,在设定任务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用“主任务”来统领“子任务”,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细化精炼,使学生能够在“任务群论”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大单元的学习。
如,在四上第七单元“致敬先辈,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大环境中,老师们可以先设定“学习先辈故事,对话英雄人物,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主任务,再根据本单元核心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定以这个任务为基础的子任务。
子任务1:体会诗人家国情怀,①感受将士豪情,②感受巾帼英气。
子任务2:探究先辈故事中的爱国情怀①认识革命者,②认识建设者。
子任务3:一颗赤子心,表达爱国情①爱国文本朗诵,②爱国文本写作。
上述子任务对主任务的执行流程进行了细化。从“主任务”到“子任务”、从“子任务”到次任务,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联系性的大单元。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条理清晰地提出相应任务,并引导、督促学生完成,逐步促进大单元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达成。
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有条理、有过程、有条不紊地进入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要使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便首先应对《新课标》、对语文教材、学习学习任务群以及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有所认知,从而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从总体认识到精细品位,从专业素养向实践,从认识到理解,再从理解到再建构,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使其学习能力晋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薛桂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学习任务群构建——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新探》[J].新闻爱好者,2023(1):I0012.
[2]冯雪.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3):60-65.
[3]龚雪霜.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18-21.
[4]杜宝治.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学—评一致”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5):75-78.
[5]谭梅,范月.推进多元统整,指向深度学习--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J].四川教育,2023(14):26-27.
[6]冯晓.大观念统领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3(14):71-73.
[7]张常清.基于案例分析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问题研究--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J].语文建设,2023(4):I0003.
[8]刘为,曾艳娇.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与要义——以习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J].华夏教师,2023(10):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