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策略 实施对策
正文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形成个性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班主任如何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而且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难点,给班主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攻克这些难点,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成为了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一)管理内容多,无法“面面俱到”
高中是学生求学生涯的关键阶段,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班级生活,班主任必须尽力让每一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从班级生活角度出发,班级管理内容可分为环境、人、事务三大方面。其中,环境包括卫生环境、班级氛围等,人是指学生本身,事务是指校园活动、班级事务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班主任的关注和投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往往身兼数职,不仅是班级管理者,同时还会担任学科教师的职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兼顾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显然,这对班主任的精力和时间都是一种考验。在以教学为重心的状态下,班主任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疏漏,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班级生活体验感,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情、状态和课堂表现。
(二)学生有个性,需要“一人一法”
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有的活泼开朗、热情奔放,有的个性腼腆、沉稳内敛,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都有差别。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是主流教育思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的个性成为他们的优势,让他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这就要去教师采用的班级管理方式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与他们相处,对他们进行管理。例如有的学生适合鼓励式引导,有的学生适合挫折式教育,还有学生需要两者结合。
二、班级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民主——班级事务全员决策
从班级管理工作角度来看,班主任想要让学生配合自己的工作,创造出优质的班级环境,就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例如,学校开展“风纪评比”,争做精神文明班级。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此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活动,笔者在动员会上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本班的风貌、纪律管理建言献策。班会上,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王思怡同学提出化整为零,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基础单位,组内成员互相帮扶、监督,进行班级内小型的“风纪评比”,构建起良好的班级环境。李明昊同学则认为此种方式容易出现小团体,反而会影响班级风貌。他建议在班级大集体不变的前提下,根据风纪评比中的不同内容,成立不同的监督小组,如“纪律监督小组”“着装监督小组”“言行监督小组”等,各小组负责本小组的相关事务,由此来实现对班级风纪的监督与管理。经过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其他同学在王思怡、李明昊同学观点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合理的班级管理办法,这不仅帮助班级获得了“优秀班级”的称号,更让学生的精神面貌获得了提升。
(二)放权——切实开展自主管理
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放权是班主任最为重要的工作策略,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学生心智水平、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将班级管理工作的权力赋予他们,让他们管理自己的生活。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班主任的适当放权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行为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笔者会根据班级管理事物的难度来确定是否放权给学生,或是以何种方式放权,放到何种程度等。因为高中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班主任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期给与引导和监督。例如为了庆祝国庆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笔者决定在班级中组织一次以国庆节为主题的班会。此次班会由学生进行组织和编排,班主任以观察者身份参与其中,不会给任何的指导和建议。两周之后,班会如期召开,诗朗诵、爱国主义歌曲、舞蹈等节目很精彩,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却也超出了预估。另外,在班干部选举时,笔者在综合考虑学生心智的基础上,选择让他们自己组织选举,笔者则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在选举过程中,有一件事让笔者印象深刻,也刷新了对学生的认知。在文艺委员的竞选过程中,有两位学生非常积极,在经历了宣讲和才艺展示之后,学生仍没有得出合适人选。正当笔者以为需要出面解决问题时,王红玲同学提出可以让两位同学在同一主题下分别组织一次文艺汇演,由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受进行投票选出文艺委员。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看似棘手的难题由此得以解决,这让笔者对他们刮目相看。
(三)共建——师生协作相互监督
在高中班级生活中,每一个优秀、和谐、充满幸福感的班集体都是由教师、学生共同构建和维护的。在这种前提下,班主任想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保证自己与学生的平等性,转变自己的身份,赋予学生合理的地位,让他们在生活中可以与教师一起进行班级生活的管理,监督自己、同学乃至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例如,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笔者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了“看谁不说普通话”的活动。在该活动中,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课余生活,学生都必须要说普通话,如果有人说方言,其他同学就可以记录,累计五次该生就要在早自习时说一段绕口令。在该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相互监督,班主任也是他们的监督对象,这让该活动与以往有了不同,学生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际上,对于高中生而言,所谓管理就是“不管”,班主任要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从小学、初中中被管理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给予他们自由和责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给予他们主权,让他们在具有趣味性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管理同学,由此提升他们的班级责任感。
三、结束语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为了让学生在班级中可以更自在、更快乐地享受学习生活。班主任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保障班级管理工作围绕学生展开,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难。考虑到高中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学会倾听,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让自己的言行更合理,与学生之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在亦师亦友的状态下共同进步,真正意义上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永利 .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教育的艺术[J].学周刊,2022,30(30):178-180.
[2]马立国 .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2021(18):228.
[3]王东强 .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分析[J].读与写,2022(14):193-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