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当代教育意义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万宝力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400030

摘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清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也深入探讨了人性、情感、伦理和道德等普遍议题。《聊斋志异》中所涵盖的多元文化和跨时代思想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开拓视野、理解人性和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融入古典文学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最终,本文强调了在现代教育中,重视和研究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文化基石。


关键词

《聊斋志异》;当代教育;人文素养;古典文学

正文


《聊斋志异》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鬼神和妖怪的小说集,它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借助奇幻的故事来对当时的社会、伦理、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反思。作为古典文学中的杰出代表,该作品融合了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人文思考与精湛的文学技巧。但时至今日,当我们身处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21世纪,为何还要研究和讨论这部古老的文学作品?其实,《聊斋志异》所探索的主题与现代社会的诸多议题仍然息息相关,而且它所提供的智慧和见解对于当代的教育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1.《聊斋志异》的艺术价值

《聊斋志异》的艺术价值深厚,堪称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首先,蒲松龄的文学手法和叙事技巧极为出众。他精湛地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以此来创造一个既魔幻又贴近现实的文学世界。在众多的故事中,蒲松龄巧妙地将奇幻与现实相融合,这使得读者既能沉醉于奇妙的幻想,又能从中体味到人世间的冷暖与真实。其次,其人物塑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善恶二分。无论是人、鬼、妖,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使得这些角色更为立体和有深度。例如,书中的妖精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邪恶”,它们也有爱恨情仇、忠诚和背叛,展现出复杂的人性。再者,蒲松龄的情节构建独树一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再将其提炼成富有哲理的故事,既有趣味性,又不乏深度。他的故事结构紧凑,起伏跌宕,使读者如坐过山车,感受各种情感的冲击。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更是全人类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不仅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读者,仍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享受价值和思考空间。

2.《聊斋志异》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对接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细腻的笔触探索了人性、道德、情感和伦理等多重主题。时至今日,这些深入探讨的议题仍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诸多交汇点,甚至为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首先,现代社会强调个体权益与自由。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权益和自由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上,还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核心议题。这就不得不提到《聊斋志异》中的角色们。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有的身为世家子弟,有的则是穷苦百姓,但他们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和自由。特别是在那些涉及妖怪或鬼魂的故事中,主人公往往需要与深深根植于社会中的传统观念和规则进行斗争。这些传统观念将恋爱和婚姻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不允许跨越种族、阶级和生死界限。而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爱,不惜与社会的既有规则发生冲突。例如,许多故事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他们选择与鬼魂或妖怪深陷情网,即使知道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的这种勇敢选择,往往是对那些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传统伦理观念的反叛和挑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真正的爱情不受任何限制,不论对方是人是鬼,只要心中有爱,就值得追求。再比如,有些故事中的角色,他们选择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自我和自由。他们不再受社会既有规则的约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其次,环境保护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现代社会中被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人们日益认识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聊斋志异》中,许多故事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生灵,如狐狸、蛇、鱼、鸟、花、树等,它们不仅有着与人类相似的情感,还具有思考、沟通和选择的能力。例如,狐狸精可以化为美丽的女子与人类相恋;柳树精可以变成年轻女子与书生讲述其几百年的风霜历程。这些生灵不再是冷酷、没有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灵魂和情感的生命体。这种描写方式实际上对现代人提出了一种挑战: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和尊重自然?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聊斋志异》通过给予自然界的生灵情感和思考,鼓励人们去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去培养一种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此外,这种观点还警示了我们:自然界的破坏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对生命的不敬。每当我们滥伐树木、污染河流、猎杀动物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伤害那些与我们共享这个星球的生灵。从这个意义上说,《聊斋志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理解自然的方式,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的与自然的关系。

再者,在现代社会中,高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与此同时,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也愈加明显。例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带来了伦理问题;社交媒体虽然连接了全世界的人,但也助长了网络暴力和假信息的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在《聊斋志异》中,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身影,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甚至人与超自然生灵之间的复杂关系都被深刻而细腻地描写出来。无论是决定与鬼魂共度余生的情侣,还是愿意舍弃名利以找寻真正自我之人,他们都在追求一种更为纯粹和崇高的情感与道德。这些故事实际上提醒了我们,即使在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比如爱、友情、信任、道德等——都是不可替代的。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不能替代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和道德观念。例如,一个拥有一切的富豪也可能因为缺乏爱而感到孤独和空虚;一个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的人也可能因为缺乏真正的友情和理解而感到不幸。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过于迷恋和依赖技术,忽视了对情感和道德的追求,那么无论社会多么发达,人们的内心也将永远处于一种不完整和不幸福的状态。因此,《聊斋志异》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启示,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体的情感和道德发展,维护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创作于清代,但它所涉及的主题和探讨的议题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深厚的联系。通过研究和反思《聊斋志异》,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更可以找到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契合的智慧和启示。

3.《聊斋志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启示

3.1《聊斋志异》展示多元文化和跨时代的思想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展现了多元文化和跨时代思想的重要载体。蒲松龄在书中描述了各种不同的背景、身份和命运的人物,他们来自各种社会阶层,有的身世显赫,有的平凡庸碌。这些故事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认识到在一个大文化体系下,存在着多样化的声音和视角。此外,虽然故事发生在清代,但其中的人性探索、情感碰撞和价值观念反映,均具有跨时代的普适性。通过研读《聊斋志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的共同议题和挑战。

3.2《聊斋志异》帮助学生理解人性和社会变迁

《聊斋志异》的故事涉及了爱情、友情、忠诚、背叛、权力、道德和伦理等多种主题。这些故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还展示了在不同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如何因应和应对外部的变革。例如,某些故事中的人物受制于封建礼教,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这些情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社会的变迁对个体和集体的深远影响,培养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考。

3.3当代教育中融入古典文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信息爆炸、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古典文学如《聊斋志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宁静的思考空间,帮助他们回归到对人性和情感的探索。融入古典文学的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可以培育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性思维。例如,通过分析《聊斋志异》中的角色决策和情感变化,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和合理的决策。此外,深入研究古典文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部杰出之作,也是人类普遍的思考与情感的镜像。从蒲松龄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交织,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更应当注重此类古典文学的引入和研究,使学生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忘文化的根基,从而更好地结合历史和现实,发展出更为全面和深邃的人文素养。《聊斋志异》不只是故事的集合,它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哲学教科书,提供了对生命、情感和社会的深入洞察,值得我们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去珍视、去阅读、去反思。

参考文献:

[1]王睿.浅论《聊斋志异》的教育价值[J].大学,2020(38):57-58.

[2]彭海燕.《聊斋志异》中蕴涵的教育思想与文化传承[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2):99-101.

[3]申浪.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教育思想[J].蒲松龄研究,2022(04):33-42+79.

[4]葛慧.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儿童教育观[J].肇庆学院学报,2023,44(04):95-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