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多模态、思维能力
正文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多模态阅读理论经过沉淀与发展之后,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其中也包括外语教学。多模态阅读教学是在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改进提出的,它涵盖了现代科技应用与教师体态语在内的多种模态的互动与交际,从而实现多模态教学环境下的信息输入,提高教与学的相互参与度。文本阅读则是指学生对阅读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
一、多模态理论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课程中的阅读主要是指英语教材,还包括辅助阅读材料以及一些影像资料等。阅读是知识的载体,但与其他阅读内容稍有不同的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阅读文本具有双重性质,即知识性和文化性,在满足知识储备和知识教学的情况下,同时搭起文化认知的桥梁。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浅层次知识符号的解读与理解,更要关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传授和熏陶,从而实现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多模态阅读是对一个语篇或一个交际事件的几个或所有不同符号模态的解读。将多模态理论同阅读理解相结合,其最终目的在于把不同交流模态所体现的意义相融合,并结合起来考虑,分析他们是怎样共同协作,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语篇或交际事件[1]。
二、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多模态语篇能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依靠纸质教材和教师口述,而多模态语篇则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示语言,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并从中获得全面的语言输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各项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多模态语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的呈现,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视觉、听觉等感知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英语阅读时,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字的含义,还需要通过图片等辅助媒体来理解上下文的背景和情境。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力都会得到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2]。
此外,多模态语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每个媒体形式的互动,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在学习英语写作时,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或音频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激发,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问题分析
在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既涉及考试体系本身,也关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首先,当前的考试评价体系过于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测试,忽视了学生在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上的培养。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在应对多模态语篇时,往往只注重准确使用语法规则和背诵词汇,而忽视了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其次,当前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多模态语篇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选择不够科学和恰当。有些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教授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在促进思维能力提升方面效果有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式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和表达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英语多模态语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过于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和模仿,缺乏对语言灵活运用的深层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将多模态语篇的教学与真实场景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3]。
总之,在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解决考试评价体系单一化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选择合适的教材,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相关策略
(一)以问题链为抓手,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来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针对思维发展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多层次、多角度的提出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一个一个完整的问题链,为学生建立思维路径,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表层信息时,利用恰当的问题带领学生关注文本内涵深意。这样,学生随着教师问题的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知识的内在逻辑思维,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提升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最终实现深度阅读目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4]。
(二)利用合作互动,促进多模态语篇阅读理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语篇分析,强调发挥学生听觉和视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互动学习,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合作互动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让学生能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加强对英语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等的了解和应用。另外,还能突破传统英语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英语能力[5]。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1“Playing Sports”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学生需要掌握“Are you...?”以及“Would you mind...?”这两种提问方式,并且掌握重点词组“go cycling,go mountain climbing,keep healthy”等,以及对该章节中涉及的“play for,in the future,grow up”等一系列重点短语进行学习掌握。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like to do at home? 等,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积极讨论。学生在阅读之前,或许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要说的话,但是当教师为其布置小任务后,学生便能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文章中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再在之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激发自己的表达欲望,更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口语训练中才能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而且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课后阅读拓展环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拓展环节,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点,同时也起到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作用,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将文章的故事情节加以再现,如分角色朗读、剧情演绎、故事演讲等,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可以由教师来选择阅读材料,然后给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摘抄至少3个典型语句,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仿写,发挥课外阅读作用。学生在课后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再次遇见课堂上学到的单词和词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单词和词语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6]。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unit5“Knowing About China”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要求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不限制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自己摘抄的句子,同时给出摘抄的理由。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使学生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进而实现学生练习英语的目的。在进行朗诵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语气和语调,也可以适当搭配肢体动作加以表演,促使语言表达更具有丰富感、感染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多模态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课堂合作互动中进行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语篇分析,强调发挥学生听觉和视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互动学习,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合作互动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让学生能在合作互动过程中加强对英语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等的了解和应用。另外,还能突破传统英语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英语能力。
比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积极讨论,学生需要掌握“What do...?”以及“How often...?”这两种提问方式,并且掌握重点词组“go shopping, go skateboarding, watch TV”等,以及对该章节中涉及的“hardly, ever, often, always”等一系列重点副词进行学习掌握。在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like to do at home? 等,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积极讨论。学生在阅读之前,或许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要说的话,但是当教师为其布置小任务后,学生便能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文章中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再在之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激发自己的表达欲望,更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口语训练中才能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而且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7]。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多模态教学方式对学生全面训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点,最终形成运用能力,同时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成海. 《新目标》初中英语教科书多模态语篇分析——以阅读部分语篇为例[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马丽敏.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多模态阅读语篇初探[J]. 英语画刊:高级, 2019(10):1.
[3] 郭翔. 初中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篇教学的实践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8):6.
[4] 鄢佳梅. 依托多模态语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应用尝试——以新版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1 A new start为例[J]. 教学考试, 2021(12):3.
[5] 许三妹.初中英语多模态语篇教学中"看"的技能培养初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5):3.
[6] 方韵."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的中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J].英语画刊:高级, 2021(16):3.
[7] 李梦.对教材语篇的多模态分析——以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1, 44(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