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正文
一、研究背景
新形势下,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各行业对人才所提出要求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便是对人才培育方向加以调整,以产学研用为抓手,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确保所培育人才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求。产学研用强调由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打造科学培育机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强化。本文所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和企业的联系极为密切,这也决定其具备以校企合作为落脚点,对既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条件。
二、工商管理专业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
面对企业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人才培养中的弊端以及企业人才匮乏问题,更能通过科学的创新理念转变学生认知,使其及早了解就业需求,为其就业与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高校为进一步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也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很多优化创新。如辽宁科技大学与本地资源型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双方在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创新型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支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另外,为了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高校还在校内实行“教学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缓解学生实践力不足、创新意识欠缺以及实践教学难等问题。这种真实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好处。
(二)有利于解决企业需求,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管理人才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创新型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这样才能确保其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老师应以此为参考,不断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为企业及社会输出更多优质管理人才,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例如,武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秉承“商学融合”的理念,实行产教融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培养路径,既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也创建了“企业冠名特色班”,还将疫情下发生的社会热点与企业复工复产案例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其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的比重较小
目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从现有的教学模式来看,理论性课程的比重明显大于实践性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仍然存在着实践性与理论性不强的问题。大部分的学校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和考试,而忽略了在工作场所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但是,他们无法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要,所以,他们的竞争优势也就越来越小。虽然大多数大学都提供了实践性课程,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难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性能力。从课程结构来看,实习教学大多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且只有一次实习,前三年级的实习机会较少。在实践课中,教学环节较多,但实际操作环节所占比重却很少,而且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同时,一些高校合作实习机构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而且,校企双方没有直接的行政联系,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无法保证大多数学生的实习能力。现在,企业为了控制人力成本,越来越倾向于在学校里招聘实习生,然而,在刚入学的时候,一些要求技术性工作的岗位很难被安排,而那些不要求技术性工作的岗位又不能吸引学生;这与学校最初提出的“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相矛盾的。
(二)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在装备上投入不大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范围可扩展至校内外,一定环境和设备基础支持则是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管理层要重视专业性管理模拟实验室构建,构建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方便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此同时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还需具备专业实践教学环境支撑,借助该模式支撑学生可更好掌握专业知识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通过校内实践训练指导学生可首先形成良好实践教学基础,从而为日后步入社会做铺垫,利于日后从事社会实践和工作。而现阶段该校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总体上受不属主流学院和学校资金制约,导致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对应软硬件设施无法实施,所以许多学校出于上述原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常常采用合并,缩减规模和模拟来替代,甚至部分院校取消了实践教学。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国外的高校,除了在课堂上,他们还担任着企业顾问的角色,这样他们就可以对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他们更加重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的研究,因此,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习机会。而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中,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对工商管理理论的研究上,但是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工商管理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偶有对于国外工商管理实践成果的解读由于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了解,加上教师本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很难对学生进行实务知识的培养。
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一)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方向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搭建组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多方位地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首先,在线上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知识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提前在线上为学生发布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再利用QQ或者是雨课堂的方式,为学生上传相对应的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在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搜集,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信息的有效总结之后,再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通过自主性的探究,简单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多方位地提升学生当前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变得更加主动,从而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
其次,在线下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逐渐把握学习的重点,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在学习时所存在的知识盲点问题,有重点和有个性地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配合着案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等,逐渐地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多样性以及生动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氛围中,增强整体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布置不一样的案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对现有资金10万元人民币来进行分配,要以创立公司为主要背景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使学生各项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配合着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性的探究。模拟真实的情景,之后再选择最佳的资金使用方案,提高学生当前的专业能力。
最后,教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思路,逐渐地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将之融入实践中,增强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扩展课堂教学场景,让学生实际参观校企业的工作环节,了解企业运行的流程,让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进行相互融合,逐渐地丰富学生当前的学习感想。另外,学校也可以建立校内模拟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了解公司运作的具体情景,通过让学生分别模拟担任在工商管理中的各种角色,行使管理的职能,学生需要根据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困惑,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学术辩论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等,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将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专业的课程内容
在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会导致课堂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对学生专业学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创新理念落实到不同的教育环节中,逐渐地改善当前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诸多的帮助。为了满足大众创新的号召,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育,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对在实际学习时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地增强整体的教育效果。
在改革重点方面,需要在理论教学部分融入创新创业的知识。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让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核心内涵,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渗透创新创业的知识点,并且还需要为学生建立具体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各项素质,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筹集创业资源,让学生组建公司,并且让学生通过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来完成公司内部各项政策建设,让学生在实训中进行有效的锻炼。在完成创新教学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信息的整合,反思自身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具备较强的纠错意识,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以及提高,从而完善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
(三)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及时地发现在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相关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需要融入多元化的考评思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进行有效的培育,可以将理论考试所占的比例调整为30%~40%,实践考核占到30%~40%,其余的是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等。此外,也要包含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调查报告书写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考核内容,从而使学生专业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专业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面临着院系缺乏重视、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师资专业能力不强、信息化教学条件不完备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专业的课程内容、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从而,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可以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淑鑫.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4):66-67
[2]陈果.创新型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5):56-58
[3]卢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展经济,2022(04):99-101
[4]乔南,周云.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2(01):128-130
[5]陈敏.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展经济,2021(12):99-101
[6]徐戈,费德馨,李堤.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联动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6):71-3.
[7]安国勇,赵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1):117-25+55.
[8]张亚琼.思政教育视角下双创人才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22(S1):96-8.
[9]乔利利.数据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现[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5):90-4+103.
[10]洪晓畅,毛玲朋.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5):1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