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在历史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艺诺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150028

摘要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通过研究和论述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和言论,并进行实践探索,结合各国国情进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已经超越了马克思。关于马克思的遗产及其当代意义的争论仍在激烈进行。本文从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斯大林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展等过程中遭受的挫折和质疑着手,分析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和发展的不同历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正文


1 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早以通俗形式出现在共产党宣言上,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于1848年出版。它以大胆的声明开始,"一个幽灵正在困扰着欧洲--共产主义的幽灵"(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这不光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陈述,也是一种对于未来美好期望的表达。《共产党宣言》是为共产主义联盟写的,这是一个在1848年革命前的热潮中刚刚成立的小型革命团体。宣言发表后不久,在欧洲各地爆发的起义就被打败了。共产党和其他革命团体遭到了大规模的镇压。马克思主义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被迫离开德国,在英国定居。流亡的革命者互相指责,消耗政治能量。马克思退出了直接的政治活动,致力于他在大英博 物馆图书馆的研究。共产主义的幽灵似乎已经消失了,《共产党宣言》的大胆愿景也遭到了驳斥。社会主义团体进行了改革和重组,马克思的思想开始传播。1883年马克思去世时,他们的财富已经扩展到国际上并迅速增长。

马克思主义死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领导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直到1895年去世。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由于各党派按照国家路线相互分裂而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见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最终的胜利。“这使马克思主义恢复了活力,并激励世界许多地方形成了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开花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的激励下,艺术领域的创造力爆发。

尽管在斯大林时期对共产主义运动实施了限制性的正统观念,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持续扩大。世界许多地方的共产党在打击法西斯主义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并在二战后得到了加强。第二波共产主义革命随后在中国、韩国和越南展开。1959年古巴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扩展到拉丁美洲

2 斯大林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发展

斯大林去世后,在苏联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分裂和分化,它开始解体。然而,在新的更自由的氛围中,与正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不同的人文主义和其他观点在东欧发展起来。中国、越南、朝鲜和古巴,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世界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中国在邓小平时期,提出了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苏联共产主义解体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后,共产主义被广泛质疑。甚至有宣称,共产主义的消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终驳斥,并终将证明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是人类发展的最后阶段,是 "历史的终结"。 但诸如此类狂妄的言论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荒谬的。2008年,资本主义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深度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完全复苏。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在经济和政治思想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却失去了信誉。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不稳定性和必然性的论述是正确的。大规模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的研究开始展开。对于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想法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3 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

有些人试图用马克思的话,来区分他们所认为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化和歪曲。这个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负有责任。恩格斯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如列宁等产生了特别重要的影响,并通过他们对苏联作家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影响,因此被批评为歪曲和扭曲了马克思自己的观点。 例如,从1878年的《反杜林论》开始,马克思 "显然赞同恩格斯向他宣读的《反杜林论》的全部内容,然而,恩格斯的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分歧。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背景、教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将他们的思想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议题。

在与马克思主义的长时期的合作当中,恩格斯不光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他的解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形式的一种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只看到恩格斯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的差异,而没有看到认同和发展的方面,这既是对恩格斯作品的误解,也是把马克思的作品当作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不变的思想体系,与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割裂。恩格斯等其他思想家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断适应新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原因。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继续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见解。正如列宁所说,“我们不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完整的、不可侵犯的,相反,我们相信.社会主义者如果想跟上生活的步伐,就必须在所有方向上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的问题与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学术事业,也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然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曾被曲解为必须直接参与具体的革命政治活动,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直接的政治活动并不是唯一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种类。作为教师、作家或艺术家,等等多种工作同样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发展壮大,并领导了对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评。它创造了知识分子的氛围,为社会主义和左翼运动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甚至是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纯粹学术著作,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并不单单只囿于马克思主义自己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发源于于马克思本人的论述,并发展和完善,使其具有社会历史性。其他思想家采用了他的思想,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将其应用于他们自己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这些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这种方式是任何理论思想形态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发展时所说,“我们这个时代和每个时代的倾向和活动都是为了理解现有的科学,使它成为我们自己的,而且,就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它,把它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黑格尔1985, 10-11)试图将马克思主义限制在马克思本人说过的话,是将马克思从他发起的运动及其历史影响中分离和抽象出来。当马克思主义过于僵硬地束缚在 "马克思说了什么 "上时,它就会变成一种死板的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下,新的条件下,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因此,广大青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听党话、跟党走,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青春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朱炳聿.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德国乌珀塔尔恩格斯故居博物馆前馆长埃伯哈特·伊纳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20(05):1-6.

[5]李乾坤.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失去的三十年”及其思想史效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韩秋红,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局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8):120-1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