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淞博

北方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理念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创新,既具有已经实现现 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也具有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特点,是中国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和道路选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 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走向以及能否取得成 功。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新时代新征程

正文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也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的目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 党和领导集团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他们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等也集中而明显地反映在他 们领导的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强调中国共 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对于中国发展、世 界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回首百年党史, 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和启示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多维度 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拥护党的领导、更好地加强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一样,都具有现代化一系列的典型特征,这一系列的典型特征 就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群体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全社会的公共服务得到了均等化的实现,重大 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建设,人民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人民群众幸福感也得到 了较大的提高。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在不同国家与不同学者的作品中由于所属范畴差异,其内涵也不尽相  同。从生产力范畴来看,晓亮与贾履让认为“现代化是指用最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国民经济  各部门,使我国的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上当时的先进水平 [2] ,开中国对于现代化概念理解之  先河。以色列学者 S.N.艾森斯塔德在历史的观点出发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  向现代化类型变迁的过程 [3]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界定现代化的内涵。塞  缪尔·亨廷顿从人类进步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出现,是因为在传统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期  待着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能够了解自然和社会, 而且能够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和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时现代化就诞生了[4] ,笔者认为亨廷  顿所言现代化的实质与马克思所言人的解放具有相通性。

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会随着现代化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伴随产生来的相关概念也有很 多,比如:二次现代化、后现代化等。当今的现代化不再是之前学者就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谈论的现代化,而是一个集合体的名词,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 是一个兼具全人类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具有多层次多阶段的复合概念,是处

 

1   作者简介: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淞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理论研 21,16601555399


在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自觉能动地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中国式是对现代化的国别界定。不同的国家由于自身的地理、文化、思想等条件各有特 色,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基 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国家建设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 理论相结合的现代化,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相区别的,在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中实现现代 化的一个代表。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生是以中国这个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等条件为根基,经过中国共产党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得来的。作为后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是西方现代化国家围追堵截的对象,一直被以美国为首西方现代化国家所诟病。如大卫·哈 维的观点,中国的迅速发展只不过是基于西方国家的“时空修复 ”带来的好处,当西方现代 化国家将过剩资本完全倾斜于发展中国家,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那么当西方过 剩危机解决后中国便没有了快速发展的便利条件。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不过是一种应邀式的发 展,断绝了倾泻在中国的资本后中国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在当下,美国从修昔底德陷 阱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对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产生种种针 对中国的行为。西方国家不会同意中国成为一个新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不管中国实现的是 资本主义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制定出一条适合自身国 情符合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现代化道路,这不是应邀式发展的道路,而是中国如何在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探求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 道路。因此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基于中国现实情况、 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不仅是对我国现代化道路的方向的规划 和要求,同时也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源于不同政治、文化、经济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 发展道路的现代化。[5]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初至今一百多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 共产党始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强领导力量。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社 会主义的现代化。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从新中国成 立到现在,70 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如果执政党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 终致力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够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世界意义,探究其价值与意义需要对历史条件与 发展逻辑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也需要将其他国家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经验进行比较。二十 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破除了旧的体系,一系列殖民地国家都选了将民族独立与实现自身现 代化两个方面共同发展的道路。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走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传统国家走向现 代化的道路是完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在“冷 ”的格局下开始的。而且由于国 家间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西方传统国家现代化的过 程时候很大差别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需要先进性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这也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革命初期经济条件总体偏差,需要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经 济来获得发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但很多制度是借鉴西方国家制 度经验得来的,这也就造成了制度与现代化路径的不协调,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 艰难的根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独有的智慧与魄力为中国 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根本保障和动力来源,指引了前进方向。


2.1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近代以来的中国从积贫积弱到获得独立自主,再到现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发展, 一直以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正如《决议》指出: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  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6]在探  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道路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中找到  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可以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相融合,适合中国走向  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上  了独立自主的道路,这为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条件,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  索将现代化从简单的实现工业化变为四个现代化的总结,再到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符合我国实  际情况的能够带领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地探索和丰富中国  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付诸具体行动中,推动中国的发展建设。进入新时代后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探索出一条走得通的道  路。党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路人更是践行者,党的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2.2  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指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实现的一条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曾鲜明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7]美国的“西进运动 ”以及奴隶贸易,英国的“ 圈地运  ”都是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犯下的罪行,在世界上有很多曾渴求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来 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最终都没有太好的结果,这也说明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不可复制的。中 国式现代化没有先前的经验和例子可以借鉴,只能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方向 就是命运,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不能走向任何其他的方向,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才能避免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弯路、错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 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8]我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离不开 党的领导,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引方向。

2.3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中国梦的实现基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归根结底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梦想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 曾说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效果由人民检验 [9] 人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只有时刻坚持“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 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调动起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不断推动实现中国式 现代化的实现这个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完成。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 程中,不断用自身实践发展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 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中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思想的引 领,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的武器。中国共产党还将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共 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在实践中融 合产生党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党带领中国人民 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给予中国人民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 国人民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动力,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3.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1  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为了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强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强化党的全 面领导,特别是要坚持党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纪检监察、宣传思想文化、国家安 全等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方面重大工作中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对重大 工作的领导方面继续加强和巩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 领导从顶层到基层的全覆盖,切实做到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其中党对意识形态工 作领域的绝对领导是必须放在战略位置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领导权,以史为鉴, 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在新时代更要加强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绝对领导,强化各种 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党的思政队伍建设,用思想武装人民的头脑、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夯 实我们的思想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3.2  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就必须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为,党的领导能不能实现和坚持住与能不能长 久地坚持党的组织有重大的关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首先就要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心 连心。我们要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学习和接受人民群众的建议,关注人民群众的急难 愁盼,了解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深入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因此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 最大优势,绝不脱离群众。在新时代要把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将人民的福祉作为根 本目标而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守住人民群众的心,将底线 思维牢记心中。

3.3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和今后时期全党的重要工作,能否坚持党对全部工作的统一领 导的首要前提就是保证党的纯洁性。要不断深化党的自我净化,加强刀刃向内的魄力,不断 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组织意识,增强全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严格纪律审查和监督执纪问责,深化反腐败斗争,着力解决 违法乱纪问题,加强干部考核制度的实施,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党建设成 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 克思主义执政党。[10]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加大全面从严治 党的力度,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行稳致远, 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4.  结语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和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基本的路线方针为指引,把人民的意志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保持成功,获得更多胜利,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走得更加 宽阔。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晓亮,贾履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理解[J].学术论坛,1980(02).

[3]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等译.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

[4]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 : 华夏出 版社,1988.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8]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 [N]. 人民日报,2020-11-04(001).

[10] 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