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对策建议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红

中共绥阳县委党校 2023年9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笔者按: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有关重要指示和省、市、县关于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工作部署,带着如何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这一问题,对绥阳县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进行了初步调研,现就收集了解到的简要情况作如下梳理。

一、旅游项目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绥阳介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与直辖市重庆之间。距遵义市区28公里、遵义机场16公里,遵义高铁站40公里,距贵阳170公里,G75复线开通后距离重庆仅129公里。属于遵义中部崛起的经济板块和黔中经济发展规划区,处在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辐射圈。

(二)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绥阳是“中国诗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隋朝大业七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汉三贤之尹珍曾在绥阳设帐讲学,萌发了文明新芽。南宋时期绥阳名士冉琎、冉璞兄弟于合川筑钓鱼城抵御蒙军,名垂千秋。新时期廖公弦、李发模杜兴成、祝焘等诗人、名家更是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还有奥运冠军邹市明等知名人物,一代代绥阳人吟唱时代强音,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

(三)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绥阳森林覆盖率达59.29%,常年平均气温15.1℃。2021年10月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拥有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地质公园,境内有4个万亩大坝,素有“黔北粮仓”之称,随处可见田园堆叠、阡陌交错、花海如潮置身其中,可以真切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四)旅游资源富集,星罗棋布绥阳是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县共有旅游资源单体693个,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4个(国家4A级景区双河洞、红果树、双门峡、清溪峡)、3A级景区6个(汇善谷养生温泉、观音岩、鸣泉谷、卧龙湖、万佛洞、螺江九曲)。“洞、林、山、水、泉、园”资源齐备,是浓缩版的“小贵州”,在一个县域内同时拥有种类繁多的复合型旅游资源,且各具特色。

二、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存在的问题

宣传营销我县大部分旅游企业存在重建设、轻营销情况,宣传投入较少,只习惯于在家等客上门,不愿外出设法吸引客源。加之政府疲于应付公共设施的配置,缺乏资源运作的空间,而且在投入上陷入无源之水的困境,所以宣传营销未能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局面,缺乏高位推动,城市独特的、美好的、富于市场价值的旅游项目影响力不够。个别企业主体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客上门的思想,如五一期间,观音岩景区开展宣传推介的方式老旧、覆盖面有限,导致五一期间该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速为-0.4%。

基础配套不齐县域住宿业、餐饮业、购物业和娱乐业均不具备规模,尤其县城没有大型旅游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夜晚娱乐、休闲、放松的娱乐场所不丰富,导致来阳的游客住不下来,吃不安心,玩不尽兴和无法消费,游客回头率不高,拉动作用不明显,未能实现旅游业带动三产发展目标。

产业融合不深。我县虽然有很多景区(点),但以初级观光和浅层次休闲为主,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碎片化现象,旅游业态单一,产业延伸度差人均消费低,旅游附加值少,大多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游多购少的问题十分突出,有效供给总体不足,缺乏旅游吸引力,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后续融资不易。面对巨大的“三保”保基本民生、保运转、保工资压力,我县在支持旅游企业方面,更多只能体现在优化服务、做实保障方面,缺乏资金支持的硬手段受经济大环境和三年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大部份涉旅企业后续投资和持续运营比较困难,企业主体投资呈现疲态,缺乏项目支撑,甚至有部分项目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推进,导致新产品推向市场缓慢。

(五)人才队伍不足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大部分企业运营管理不善,效益不高。一方面是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服务质量不高,指导和服务项目建设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是旅游企业人才招引困难。由于旅游业淡旺季明显,加之大部分景区都相对偏远,难以招引和留住优质旅游人才,尤其是管理营销、导游等专业人才缺乏较为突出,旅游企业缺乏创新力,运营管理能力不强。

三、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

对全县旅游项目摸底核查,建立台帐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及完成时限,全面核准全县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底数,做到数清、项目准,确保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开展。

一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加快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是践行为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使命感,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

二是科学精准决策,制定盘活方案。对全县693个旅游资源单体项目逐一进行认真分析研判,最终确定纳入盘活的闲置低效旅游项目,针对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启动建设以来的手续办理、资金使用、运营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仔梳理,找准导致项目低效运营的症结和原因,为项目盘活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盘活工作措施落实落细。

三是加强全面摸排,建立项目台帐。要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摸清底数,对涉旅项目建设程序进行再梳理,建立动态管理台帐,补齐完善相关手续。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坚持市场化方向进行盘活,要强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做到低效闲置项目盘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实事求是,科学论证,扎实做好盘活闲低效旅游项目方案。

高位统筹推动“三个做实”

政府切实承担起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分析研判,定期调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强力推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工作。

一是做实摸排底数。下好做实摸排底数“先手棋”,摸底调查停工、停业、低效项目,摸清停工、停业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等情况,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建立各类项目盘活清单。对全县涉旅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如对省级调度的卧龙湖、双门峡景区闲置低效项目及崖上秋歌、神山国际等9个县级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摸排。

二是做实分析研究整改。在前期摸排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整改,安排部署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工作。如卧龙湖、双门峡景区闲置低效项目(景区)陈旧设备、业态项目进行提档升级,解决神山国际项目多年来未解决的土地、消防、住房审批等相关手续,为崖上秋歌项目向上争取路、讯等基础设施短板配套项目,以农村公路改扩建方式实施建设解决崖上秋歌道路交通问题,推动该项目业态全面提档升级,争取10月1日实现开园。

三是做实协同联动成立旅游产业化专项组,明确闲置低效项目盘活工作组及责任领导、责任人,做到低效闲置项目盘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

(三)精准分类“三个一批”

在严格按照市场化要求,坚持全面梳理、分类施策、先易后难、逐个处置原则,在分析、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低效旅游项目“续、转、提”盘活路径,积极有效推进盘活各项工作。

一是“续”一批项目。对只差少量资金就可以建成投运的项目,想方设法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撬动、引进国企或社会资本注入涉旅项目,推动建成投入运营、产生现金流,进入良性循环。如争取从银行融资贷款和申请中央预算资金、地方专项债、获得项目建设资金,解决桃花江、红瑞乐帮项目资金短缺问题。

二是“转”一批项目。对部分规划不科学、论证不充分、无市场前景的项目及时推动转型,并通过转变项目方向和用途等方式处置资产、债务。

三是“提”一批项目。对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整体规划设计理念与当前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脱节、产品业态零乱、布局不合理的项目,通过招引战略合作伙伴,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旅游宣传、丰富旅游业态、调整产业布局,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提质增效。

(四)提供要素支撑的“三种方式”

在争取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管理水平,加大对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工作的要素支撑,特别是资金要素支撑,从而解决“钱从哪里来、钱怎么用、钱怎么管”的问题。

一是“用”好资源做好文旅项目精准谋划,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和文旅基金等项目争取力度。争取通过申请文旅基金盘活婚博园及洛安江生态文明区建设项目,推进婚博园项目国有资产市场处置。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今年实现区域内低效闲置旅游项目良性发展,卧龙湖景区在8月份实现盘活销号。

二是“引”好企业立足绥阳旅游资源优势,优选部分闲置低效项目进行招商精包装,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谋划景区打包以探索洞穴秘境、领略山水美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科学思维、游山水诗乡和寻觅洞林秘境为主的产业项目,带动低效文旅项目盘活,持续打造旅游综合目的地。

三是“管”好资大力推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引导推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投资主体加快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完善法人制度,不断提升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的管理水平。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