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柳冰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13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突出主论点:如何有效地将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我们分析了融合的重要性,强调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独特优势。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选题、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以确保融合的有效实施。随后,介绍了评价方法,强调综合性评价,包括考察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思想道德的提升。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融合实践,不断优化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教学设计,评价方法

正文


引言

语文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社会,要培养出具有坚定信仰和高度文化素养的新一代,仅仅把这两者独立地灌输给学生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将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融合教学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以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也能够积累思想道德的滋养,为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分析融合的必要性,讨论教学设计的要点,介绍评价方法,并提供教师参与的建议,旨在为教育界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融合问题的发现与重要性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融合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是一项引人注目的任务。然而,问题的发现以及这种融合的重要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议题。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们在如何有效融合这两个领域上面临一系列挑战。

教育课程的分离问题意味着思政教育和语文教育通常被隔离开来,各自运行在不同的领域和框架下,这种割裂带来了一系列教育上的挑战。

学生在两个独立的领域接受教育,这使得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错失了机会将语文和思想道德相互关联。这种割裂影响了学习体验,学生难以将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语言技能相结合,限制了他们的知识应用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教育体系的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往往忽略了思想道德的培养。这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虽然丰富,但缺乏伦理和价值观的指导。因此,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道德观念发展不足,导致价值观念的模糊和行为的缺乏方向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融合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至关重要。这种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同时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使教育更为综合和有意义。教育体系应当努力打破领域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思政教育的滋养,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融合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语言素材,可以用来探讨社会伦理、人生哲理以及思想观念。通过融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不仅提高了语文水平,还增强了思想品德。

融合问题的发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教育改革的动机。这种融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打破课程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促进他们的思想道德成长。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二、融合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

 

要实现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确保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一部分将深入讨论融合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涵盖了选题、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选题在融合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教育者应精心选择能够融合语文与思政的主题,以确保教学内容既有思想性又富有语文性。例如,通过选择与伦理、社会价值观或历史事件相关的文本和话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教材可以被重新审视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融合教学的需求。同时,教育者也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教材资源,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文献、哲学著作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融合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提升的重要工具。传统的课堂讲解虽然有其价值,但通过引入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小组讨论是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听取他人的不同见解。通过与同学互动,学生可以深入思考问题,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协商能力。

案例分析则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了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此外,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各种伦理和价值观的因素。

融合教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教育者、语文老师和思政教育教师应当共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以确保教学的一体性和连贯性。

融合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涵盖了选题、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跨学科合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深度和维度的教育体验。下一部分将介绍融合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教师参与融合实践的建议。

三、融合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教师建议

 

在融合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中,评价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一部分将介绍如何综合评价学生在融合教育中的表现,以及提供教师参与融合实践的建议,以促进这一教育模式的改善和发展。

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评价方法需要包括多个维度。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应考察学生的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可以采用课堂参与度、作业表现、小组讨论、项目报告等多种方式来评估学生。

跟踪学生成长:综合评价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教育者可以定期进行评估,记录学生在思想道德和语文水平上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师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融合教育,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并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建议教师们:

进行跨学科培训:参加针对融合教育的培训课程,提高跨学科教育的专业水平。

分享教学经验:教师之间应积极分享成功的融合教学案例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以适应融合教育的需求。

与学生建立亲近关系:建立信任和沟通,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总结而言,融合教育的综合评价方法应多维度、多角度,既关注语文水平提高,又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创新是实现融合教育目标的关键。通过合理评估和积极教学,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

结语

 

融合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全面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更高的新一代。在探讨融合的问题、关键因素以及综合评价方法时,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选题精心设计、多元化教材选择、跨学科的教育团队协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融合教学。同时,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是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希望教育者们能够积极投入,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深度和维度的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坚定思想道德的青年一代。

 

参考文献

 

1. 陈文. 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 22(3): 45-55.

2. 杨丽. 跨学科教育视域下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J]. 中小学教育, 2019, 42(6): 28-35.

3. 刘志国, 赵慧. 融合教育视域下语文与思政教育的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 2018, 40(2): 68-75.

本文系2021 年广州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一般课题“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2021147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