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实践
摘要
关键词
高职英语;职业导向;模块化教学
正文
伴随着国家越来越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公司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融合起来。与此同时,所掌握的知识必须能够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并与实际相结合,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难度大的问题
基于重构整合后的六个模块,从各模块主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出发,结合英语课程目标及学情,立足学校和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充分挖掘各模块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外延发散,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树立家国情怀,塑造高尚品格,开阔国际视野,打造德技并修的、复合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2、解决教材单元主题缺乏连贯性的问题
作为公共英语综合教材,单元与单元主题之间很难在内在逻辑上达到有效衔接,往往各自独立。为了增强单元主题之间的连贯性,教研室教师可采用集体备课、分组合作的形式对所使用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打乱教材原始单元顺序,把单元主题连贯性较强的两个单元整合为一个主题模块,重构教材内容,促进单元主题意义的迁移,提升模块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提供便利。
3、英语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问题
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专业元素,并进行适当延展和补充,利用学习通平台上行业英语类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根据学生所具备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创设职场情境模拟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以产出为导向,鼓励学生同时运用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技能、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
(二)模块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1、“一重构”和“三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
“一重构”即按照单元主题的内在关联性将纸质教学单元进行重构,两个单元组合为一个模块,每学期完成三个模块(6个单元)教学内容,一学年完成六个模块(12个单元)教学内容。“三融合”:首先,基于单元及模块主题,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模块内容的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各教学环节,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其次,依托雨课堂、学习通等开放教学平台,WeWrite作文智能批阅系统等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最后,结合学生的专业特性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模块内容的专业元素,并对模块内容适当延展,设置符合学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同时运用英语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既提升其职场涉外沟通能力,又巩固其专业知识,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职业素养,使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融合。
2、“一重构”和“三融合”的模块教学应用范例
以某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授课教师们经过集体备课,将教材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使用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运动”与第七单元“健康”整合为主题模块“运动强技促健康”进行教学。基于学情、英语课程标准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此模块中的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依托教材雨课堂、学习通,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专业英语等数字化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期间以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学方法体现合作探究、互助学习、快乐体验的特点,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治疗技术和中医理疗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英语阅读技巧、翻译技巧、英文口头通知和药品服用须知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能用英语完成与运动治疗技术和中医理疗基本原理相关的情景模拟任务,以及相应的阅读、翻译和写作任务,同时提升健康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荣誉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经过此模块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显著提升,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比重增加;英语听、说、读、看、写、译各项技能有一定提升;健康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荣誉感显著提升,中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
二、以职业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总结
教学内容个性化。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模块主题,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从不同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并对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做适当拓展延伸并结合专业特性利用学习通平台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职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选择适合学情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让学生深刻领悟英语学习对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公共英语教学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相统一,使公共英语教学与职业教育目标同向同行,协调一致。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口语与写作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盘活内化语言,推动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促使学习真正发生。继词、句、篇章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后,结合模块主题及学情创设职场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加工信息、建构意义,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深刻领悟到英语学习有助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从而提升其对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评价多元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英语知识习得、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个方面的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过程性评价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主体包括学习平台智能测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学习平台智能测评及时、高效,方便教师监控学生以及调整教学策略;学生自评对培养其自我效能感有重要意义,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相互激励、相互学习;教师评价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结束语
总之,基于职业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将语言技能训练、情感道德培养以及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董俊姣.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J].校园英语,2021(11):50-54+92.
[2]张登珲.“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知识文库,2022(15):40-43.
[3]刘慧.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深度学习教学模式[J].海外英语,2020,49(01):3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