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实践课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渗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澜

铅山县第二中学334500

摘要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体育健康知识内容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运动习惯、突发事件、渗透时机、运动技能教学和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入手的渗透方法,以期让学生掌握科学、健康、安全、文明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渗透 体育健康知识

正文


引言

体育运动只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才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对健康有损伤。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就必须在运动前掌握相应的体育健康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健身,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还可以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当前很多地区的体育课却忽视了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保健的知识技能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在体育健康知识教学中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和同行进行交流。

1 体育健康的概念、内容

1.1 健康的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2 健康的内容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1.3 体育健康知识的内容

体育健康知识的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运动卫生知识、保健知识、营养卫生、科学锻炼、安全运动知识、运动负荷的调整等许多内容。这些体育健康知识有些适合在室内课传授,有些更适合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渗透,可以说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体育健康知识的内容包括让人们明确的健康的四要素:乐观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这四要素是人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也是人们走向健康的方向,以及在进行身体锻炼时,对运动负荷的把握、安全运动的预防与措施、运动伤害的处理原则等进行科学锻炼的重要知识。

2 渗透体育健康知识的形式

2.1 理论讲解形式

利用开学第一课或者因天气等原因进行室内教学时,可以将体育健康知识带入课堂,但当前学生对于体育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动画、教学影片等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健康小知识穿插其中,来加强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性和兴趣性。

2.2 实践教育形式

在体育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还要向学生介绍卫生保健方面的体育基础知识,多进行一些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介绍,让学生运动中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如在短跑教学中,可以对小腿肌肉痉挛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的介绍;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对如何处理腹痛办法和极点现象的介绍;夏季体育课可以对中暑和晕厥处理的方法进行讲解。这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在教学前进行讲解,在课结束时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掌握体育健康知识。

2.3 个人体验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练习中的个人体验,以及出现的一些身体的反应,运用实例进行及时的健康知识讲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这样更有说服力。如肌肉酸痛,极点等在跑动中的身体反应,让学生通过个人的体验,来巩固所学习的基本运动知识与技能以及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并提高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讲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语言要简明扼要,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体验的时间和方法。

2.4 模拟实验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突发事件的场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掌握一些操作简单的一些技能,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的过程,来加深对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并增强健康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让学生在课堂和课余锻炼中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技巧,避免运动损伤后果加剧。

2.5 互相监督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的养成。如运动着装、技巧动作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自我保护。在体育课中,要让学生之间的这种提醒和监督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讲授。

3 目前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现状

3.1 体育健康知识课时少,内容少

学校体育课一般安排技能课比较多,相对理论课的课时少,体育理论课需要安排的教学内容太多,这样使得传授健康知识的时间很有限。面对课时少的理论课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点,在传授健康知识上无法拿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健康知识的传授上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经常受到文化课的冲击和挤占,体育健康知识课的学习更不容乐观,达不到对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况且理论课的上课时间过于分散,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形成不了系统的知识结构,也得不到适当巩固,更别说提高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1]

3.2 体育实践课中介绍体育健康知识少

现代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实践课程中要注意渗透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把体育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进行授课,教师在实践课中教学时注重的是技能的学习,强调的是技能运用,并没有把技能的学习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缺少了在实践中验证体育健康知识的机会。

3.3 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不重视

学校习惯应试教育模式,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学习重点和教师的教学重点都在应试科目上,学生和教师都无法把更多精力放在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教师没有把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体育健康知识的教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不清楚学生的需求,学生不明白学习体育健康知识的用处,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再者,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普遍过少,学生接触体育健康知识少,无法在他们的大脑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因而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重视。

3.4 体育教师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不系统

打铁还需自身硬,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学教师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对体育健康知识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也不系统,难以胜任体育健康知识课的教学,更遑论把技能的学习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

4 影响体育健康知识在中小学开展的因素分析

4.1 教师因素

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执行者,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到一专多能,不仅要拥有扎实过硬的技术技能外,还应拥有丰富的体育健康理论知识以及广博的人文知识,才能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还要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教学设备来配合教学,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态度是关键,富有激情的教学与应付了事的教学两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是天差地别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很重要。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因而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知识的时间。

4.2 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表现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的基本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重视,对学生说明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改变学生只有主科知识才是学习重点的错误观念。教师在教授健康知识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健康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体育健康知识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学习条件因素

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开展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除了加强经费投入、场地器材设施的改善等方面的硬件外;还应加强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的培训,安排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授课技巧等教师提高和完善自己机会的软件,那么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就会得到改观,从而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师较少,配置不够,承担的体育教学任务重,这也是制约在体育课中开展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2]

5 实践课中渗透体育健康知识的策略和途径

5.1 在准备热身中渗透

热身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行为养成习惯的基础,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能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能督促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体育运动的行为,通过准备活动,向学生介绍预防运动伤害,消除身心惰性,提高身体的兴奋度等健康知识。热身活动中的活动身体各主要关节、慢跑、各关节肌肉韧带的伸拉等,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在接下的技能学习练习中预防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在教师不断地传授下增强学生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做好热身活动的意识。

5.2 在技能学习练习中渗透

体育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挖掘出内容中所含有的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教材化处理,将其渗透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还要结合本次学习的技术技能见缝插针地传授健康知识,通过技能学习练习中渗透健康知识,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技能的学练,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明白学习此项技能能发展人体哪些方面的身体素质、身体活动能力和对人体内脏器官系统有良好的改善以及对心理健康的促进等益处,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对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3 在游戏比赛中渗透

游戏比赛是渗透体育健康知识的最佳时机,很多学生面对比赛都会产生紧张情绪,利用比赛来渗透可以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健康知识,教会学生调节、克服紧张情绪的方法,比如在赛前跳一跳、喊一喊、深呼吸等最常用的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抓住机会将调节情绪的体育健康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游戏中和比赛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的加油鼓劲,对学生的表扬、鼓励、肯定、赞赏中渗透体育健康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理解和运用。

5.4 在教师的点评讲评和小结中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进行个别、小组、全班的点评、讲评或小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渗透体育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好坏与掌握及科学运用体育健康知识密切相关,从而让学生积极自觉地学好体育健康知识[4]

5.5 在课结束放松整理活动中渗透

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放松,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个部分是放松肌肉,消除身心疲惫的阶段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整理放松活动对人体身心疲劳恢复的相关体育健康知识。也可以在放松活动中引入传统体育的太极拳、八段锦和无极桩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利用意念、冥想放松,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总结中教师除了要点出本节课出现的情况和技术要点,提出要求外,还可以引领学生对课中所出现的健康知识进行回忆,以加深对健康知识的印象,巩固体育健康知识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

结语

终身体育需要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来奠基,需要保健的知识技能来保驾护航。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的传授,这样既是对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保护,还为学生终身体育活动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课中积蓄身心健康发展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冬明.中学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六法[J].体育教学期刊,2019(3):30.

[2]张小瑜.实践课传授健康知识应做到“五关注”[J].运动期刊,2019(74):7.

[3]李霞.中学体育实践课课堂中渗透健康知识的必要性之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5):100.

[4]汤祥.体育实践课中健康知识渗透六结合[J].体育师友期刊,2019(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