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褚晓冬

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257400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理念;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品质,包括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学挑战

教学内容的挑战。过去,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在,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传授转移到素养培养上,这就需要教师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挑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需要采用项目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1]

(二)教学机遇

教学视野的拓宽。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视野的拓宽,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教学创新的可能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往往陷入固有的模式,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教师将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学不再仅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实践进行。例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他们的核心素养。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学习的指导者[2]。这样的转变能使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规划整体目标 提高大单元教学效率

大单元教学目标需要多课时完成。从设定教育目标的视角出发,探讨培育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于教师刷新教育观念,抵制传统单一课程教育模式的负面效果是有益的。教师可以依据教科书中的主要知识点分布,明确大单元的教育路径,合理设定总体目标,并运用全面的目标引领大单元的教育,真正提升大单元教育的效果。从全局的目标设定,到逐步深入的课程目标,这种教育方式既有问题驱动的特点,也具备全面的综合性。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单元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目标能够与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相匹配,从而充分利用大单元教学的优点,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数一数与乘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结构,接着依据教科书的丰富知识,确立主要课程的教学路线,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并制定出全面的教学活动[3]。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挑战,掌握计算物品数量的技巧,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基础的计算。

1.明确知识分布情况,确定教学方向

教师可以依照数一数与乘法的课程内容的分配,精选出有多少块糖” “儿童乐园” “有多少点子” “动物聚会这些部分的数学知识,从而设立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引领学生在解析连续加法问题之后,初步理解加法运算的复杂性,并激发他们使用其他方法来处理问题的兴趣。这样,教师可以在实际场景中帮助学生通过加法公式来提取乘法的概念,并列举出乘法公式来描述加法运算的过程,利用新旧知识的转换,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对乘法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方法有更清晰的理解。

2.把握数学学习难点,规划教学目标

在这堂课中,学习乘法是一个挑战性的部分。教师可以提供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并依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来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对于数值的计算,采用加法方式,并将其转化为乘法知识来处理问题;(2)深入理解生活中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构建乘法的理念;(3)通过实施绘图和摆放物品的活动,可以处理一些基础的乘法问题,从而提升分析和解决乘法问题的技巧;(4)以数学的视角审视生活,提出利用乘法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

教师可以根据前述的单元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精准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也能够在理解学习的困难之余,对于学习乘法保持坚定的信念,并逐渐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

(二)聚焦重点知识 提炼核心内容

核心知识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深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专注于单元的核心知识,制定出完善的单元活动计划,以协助学生提炼数学学科的关键内容,从而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深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大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要的概念(例如关键知识点、学习策略等),专注于关键知识,协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技能培养、问题处理等任务[4]。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全面性,这种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构建全面的数学知识为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问题,帮助他们通过学习大单元的知识,确定当前的学习重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提炼出大单元的核心内容,从而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课程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理解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引导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物体,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空间认知,逐渐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提出针对大单元的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来加强他们的重点知识学习基础,并逐渐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质。

1.分析学习重点,构建数学知识框架

教师有能力对本单元的学习焦点进行分析:(1)观察物体的外观;(2)从多个视角去观察物体;(3)依据观察到的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形状,来探究物体的特性;(4)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图像,来研究物体的形状。在对单元学习的重点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去观察水杯、玩偶、旗杆等物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们的特性,从而初步建立起相关的数学知识体系。

2.研究核心问题,巩固重点知识基础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图形?。在探讨关键问题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绘制的物品,引导他们从方向的视角解析观察技巧,精炼出大单元的核心要点:(1)观察视角;(2)观察到的物品形状。对于这些关键问题,教师还可以在分析单元知识重点后,让学生观察荼壶、汽车模型,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研究关键问题,分析观察视角对所看到物品形状的影响,尝试描绘自己看到的物品形状。提升观察技巧。

(三)创设问题情境 助于大单元自主学习

要在小学数学大单元自主学习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将数学问题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快[5]。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生活场景或展示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例如,“分数”这一单元学习中,可以引入生活情境,分蛋糕是生活中常见的分数的应用场景。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故事引入:小明过生日,买了个蛋糕。他的朋友小红和小刚都很想吃,于是小明说:“那我把蛋糕切成相等的两部分,你们两个一人一份。”这时,教师问学生:“这样公平吗?”由此引入等分和分数概念的学习。深化问题,在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小明想把蛋糕分给更多的人,比如三个人、四个人,那他该怎么分呢?”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每个人分到的部分。通过小组讨论或自主思考,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把蛋糕切成相等的若干份,用分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部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分蛋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会用到分数?”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不仅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和应用,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数学学习。

(四)融入生活元素设计大单元教学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找零、分配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引入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利用生活元素为学生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比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计算购买不同商品所占的比例,从而理解和掌握“比例”这一概念。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融入生活元素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授“图形面积”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入家庭装修中的地板面积计算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的面积,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小学数学的大单元教学可以有效地补充单一课程教学的缺陷,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基础素质,并在班级中创造出优秀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大单元的学习,掌握学习技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生活经验,设定全面的教学目标,专注于关键知识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提取出大单元的主要内容,协助他们构建知识结构,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晴. “双减政策下小学高段数学作业整合式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2023,(06):47-53.

[2]康毅,高小清.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以北师大版六下正比例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3,(13):11-15.

[3]马云鹏. 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 教育研究,2023,44(02):68-78.

[4]刘娜,刘淑霞,付悦,李晓晓.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与实践——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单元教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1):109-112.

[5]何必钻.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 语文建设,2022,(22):2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