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艺体特色”高中体育特长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高考;艺体特色;体育生特长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
正文
教师要能够提高体育生对文化课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只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体育锻炼上。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能够给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文化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在教育过程当中,可能学生会有更多的兴趣点以及特点,需要教师去关注,教师要能够把握体育生的锻炼特点和情况,可以与文化课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提高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让他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的内容。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意义
(一)文化课成绩决定录取标准。注重提高体育生文化课的成绩,会让体育生在高考上有更显著的效果。因为在两个体育生共同达到了体育成绩之后,学校录取他们的标准,就是看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课的分数决定了他们是否能进入更好的高校进行学习。所以体育生不光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成绩,要能够对文化课进行相应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他们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特招的学生较少,所以提高文化课成绩。对于专门学习体育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比较想进行体育特招的,但是各大高校通过体育特招而进校的学生,特别的少,名额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更多的体育生也是在进行了体育专业的考试之后会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再进行相应的高考。所以,体育生光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学习是不够的,也要对文化课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了解。
(三)提高全民素质。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不只是要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对自己技能和成绩进行有一定的提升,也要提高各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文化课教育过程当中,能够充分的给学生渗透相应的核心素养,给他们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的培养。所以给体育生进行文化课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把握住核心素养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树立更好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更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思想。
(四)提高知识基础。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他们可能对于文化课的基础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要提高学生对于文化课的成绩,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些了解和学习。给体育生进行充分的文化教育,可以让他们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在之后的学业和社会工作上,都可以有更多方面的发展,不只是在体育上面有更好的建树,也可以发展自己更多的兴趣爱好,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当中,也可以了解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进行深刻的探究和了解,利用一些设备和技术,更多地进行资料查询,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课知识基础。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文化课程水平普遍低于普高学生,并且体育生由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能用在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就更少,这会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习文化课程,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并不是教师的授课水平有限,而是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措施,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打消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将自身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因为不能理解课堂知识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体育生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国高中课堂授课模式较为单一,依旧是教师为主体的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授课内容也以教材为主体,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什么行业脱离了时代发展潮流都是不明智的。对于教学行业来说,教师需要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因此更应该与社会潮流趋势并进,但是传统课本教学授课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途径。根据有效调查研究,我国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这种脱离时代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高中体育特长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启发式学习环境。1.设计开放性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提升体育特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1]。例如,在教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变化?如果将物体抛上斜面,它的速度会如何变化?为什么?通过哪些实验方法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设计这些开放性问题,学生被引导着主动思考、研究和探索。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如功与功率、重力势能、动能定理等,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和推理。例如,对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速度的变化,学生可以利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不同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从而解释速度的变化。对物体抛上斜面的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斜面的势能和物体的动能,进一步推导物体速度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例如,通过实验装置模拟自由落体运动,测量不同高度下物体的速度和重力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将逐渐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物理概念的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资源。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实验视频,展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观察这些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机械能守恒的原理和现象,加深他们对该定律的理解。其次,为了更深入地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不同情境下模拟机械能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比较。例如,他们可以探究摩擦力对机械能守恒的影响,或者研究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这些虚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他们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在不断完善,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通过自主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认知、拓展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兴趣使然,倘若学生对某一方面感兴趣,那么他们便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其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导人工作,要善于营造一种悬念,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动画或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产生强烈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2].例如在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机器人的视频或图片,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看过《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片吗?你们还记得其中一个场景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体,然后让他们来分析物体运动和静止时所受到的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所受到的各种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在提高物理学习自主性的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常常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受到限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思维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教师可将合作学习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探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思路,从而实现思维的延伸,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增强。而就目前来讲,如何有效地将合作学习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3]。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知道了磁场,知道了导线的移动方向,怎样才能知道电线中的电流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提问,对学生的回答也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为课堂实验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趣味性的课堂互动与实践.这样就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这也符合了教学的节奏.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实行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而不是由自己独立地学习和思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培养自主探索精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特长生在学好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相关的文化课也不能落下。要以科学性知识为准绳,紧跟时代的变化趋势,尊重体育生的习惯,开展对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做到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教授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文化课,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实现文体不分家,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4]。例如,在体育生经过多种活动的技能训练回到课堂中学习知识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十分钟对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与练习。之后,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在各个教育平台上搜集适合体育生学习水平的微课,对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提前板书好,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针对自己不明白或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侧重的听讲。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微课结束之后,对班内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针对课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到讲台上询问教师。经过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学习成绩也可以得到提升。
(五)强健体魄,学习提升,培养学生文化学习品质.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其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能锻炼与体育技能训练,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强健自己的体魄,以便在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测试中能够以最佳的身体状态获取良好的成绩。同时,为了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在锻炼时获取更大的进步,大部分体育生在体能训练中会维持一种任务与压力同步增加的趋势,这对高中体育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身体抗压能力、学习品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不断强健自身体魄的同时,要鼓励其关注自己在文化学习层面的进步,促进学生在文化学习层面的提升与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个体育生设计了一个对比文化成绩与体育成绩的分析栏,以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为分界点,请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效记录自己在身体机能、文化成绩等方面的微小进步或积极表现,让学生对自身的体育学习与文化学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掌握自身的情况,这样也能使学生在心中形成与自己比较的潜意识,进而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升文化学习能力,形成积极进取、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等优良学习品质。
四、结论:
总而言之,教育问题从古至今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正确运用教育教学方法推动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的进一步发展,为他们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这对体育特长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克广.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学周刊,2023(12):51-53.
[2]高培智.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22(34):69-72.
[3]何鹏飞,王晓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薄弱高中学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策略的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1):94-98.
[4]马士强.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7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