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低年级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正文
前言:目前,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忽视了尊重小学生的天性,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也就成了空谈。面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并在对语文问题的思考、对语文问题的分析、对语文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建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
一、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和语文知识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建立一个有效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地学习语文的学习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小学乃至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之外,还需要掌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美好和充实。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学习能力会随着课堂时间的流逝而降低,进而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这是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规律相一致的。在对多种教学方案、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小学生的兴趣下降、参与度下降的具体原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而积极地进行教学指导工作。教师通过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来促进低年级小学生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适应初级语文教学的需要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着重强调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能够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与课后的阅读相结合,学会观察大自然,并用口头或图文等形式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表达出来,这些都是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特定要求为依据,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运用各种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展开广泛的分析、研究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师缺乏导学技能的认知
在新课改开始之后,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转变了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把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其中,语文课堂导学教学技巧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体现。然而,从实际应用来看,因为传统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小学教师对导学教学方法和技能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没有掌握导学技能。导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续地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主动地发现、运用并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的一类教学行为。学生掌握了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自我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好奇心,才能使教学变得更顺利,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才能使教学和学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灌输性地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老师们在授课时更多地重视教材上的知识的灌输,而对教学方法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现代的教育方式,即使是在短期内,如果在短期内见效,也会失去信心,失去动力。但是,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因为对于语文这种需要长时间知识积累的科目,老师们需要长时间地持之以恒,不断地进步。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在教学生,而没有达到培养的效果,这对正处于学习初期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期语文学科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师备课草率没能突出教学重点
在目前阶段,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知识量大、知识结构复杂等特点。因为没有一套系统的语文教学方案,所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往往无法抓住重点。同时,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量较大,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教的知识,小学语文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有些年轻的小学语文老师,因为缺少实际教学的经验,对小学语文的考试重点没有把握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导致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感到吃力,教学中的重点不能突出,让学生们抓不住考点,抓不住重点。
四 、小学语文低年级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融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性格比较活跃,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而游戏活动正好与他们的年龄、性格特征象吻合,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切实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与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将知识教学与游戏相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娱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时,针对初中生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我将其融入游戏性活动中来进行教学。在课后,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组织他们进行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将会介绍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游戏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们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物脚印进行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动物脚印的形状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课堂的学习乐趣。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性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小学阶段,建立一种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了小故事、设置问题等。在具体的方式上,老师要以小学生的实际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与优化,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比如《狐假虎威》,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排演课文,然后再通过课文来加深对《狐假虎威》的理解。在设计教科书剧的时候,老师要先让学生找到主要的角色,包括老虎,狐狸,松鼠,小鸟和乌龟,再给他们配上一段旁白,让他们扮演树林中的其他动物。在教科书剧的演出中,旁白者负责叙述,其余的角色则由学生们来决定,或者由他们来决定,尤其是老虎和狐狸这样的“主角”,更是要由他们来决定,以免引起其他人的反对。在正式的演出中,同学们还需要对课本剧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比如,老虎、狐狸等角色都有台词,而小鸟、乌龟、松鼠等角色则没有台词,这就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将这些角色融入到演出中去,唯有如此,才能使同学们在参与中进行创作,在参与中进行创意。在具体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动作,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老虎、狐狸等头套,让学生们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具体的场景当中。在演出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准备一些老虎、狐狸的背景音乐,比如老虎的声音、狐狸的声音等,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造句写话要循序渐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为学生传授造句和写作知识时,要从最基本的识字、看图写话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造句时,只要保证句子的完整性,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造句技巧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生字进行组词和造句,最后的结果保证良好的完整性,能够将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阐述清楚。对于大多数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造句时,经常会出现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有耐心地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使用故事教学法,构建表达教学高效课堂
故事因其独特的趣味性而为学生所喜欢,因其独特的教育性而为老师所青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这一部分的授课,让学生在分享个人故事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并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启发,从而构建表达高效课堂。
比如,在《听故事,讲故事》这一节中,老师利用“分享故事”的方法,来进行这一节的教学,既要让同学们分享故事,又要让同学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听故事的同学们进行提问,使同学们能够相互交流,进而推动小学语文表达的有效课堂建设。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将这一作业安排好,利用通讯器材,随时与同学沟通,并对有疑问的同学给予指导,使同学们的表达更加符合逻辑。在具体的分享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表达更加规范,老师制定了以下的策略:老师在班级中选择三名语文较好的学生,作为评委,挑出发言学生的语文表达错误。老师在这里,给一个学生作了文字引见。小洛:“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精卫填海》。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鸟。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凡事要有恒心,要有恒心!”利用故事教学法,教师真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得到了相应的语文表达方面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表达教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五)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学生发展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关老师应该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出发来推动语文教学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切记不能只关注优等生,而是要面向全体,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还应该注意到所有学生对语文知识和答案的层次性,比如,在向学霸提问的时候,可以通过“拔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对于较低水平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在回答了问题之后,学生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在语文学习方面也会更有信心。简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教师若只关注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教师从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语文教学,就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结语:总之,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低。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考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手段进行合理的创新,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熊兰.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J].农家参谋,2018(17):152.
[2]李媛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9):377-378.
[3]林俏.新课程下小学低年级段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8):349-350.
[4]罗怡.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9-80.
[5]李媛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9):37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