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诸多滞后因素,如:目标不明确、内容偏理论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严重阻碍了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 鉴于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直面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学习、思考与探索,积极推进阅读教学变革,旨在平衡教育学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广泛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为未来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懂得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感,并通过自然渗透,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对语言进行认知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思维,才能准确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阅读是一项有益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活动。它既是一个综合运用四种综合技能(听、说、读、写)的过程,又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总结、判断等多种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一种基本的英语技能理解和应用方法,也是实现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注重对语言形式本身的传授,也应重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实际应用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习者对文章所表达的意义做出正确判断与推理的过程,而这种判断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广泛的语言应用机会,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参与课内外的阅读,可以培养对语篇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学会对英语文学中的美进行鉴赏,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虽然2017年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出台,且在新课标颁布后国家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新课标、新课改的学科教学培训工作,并就如何有效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但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即很多教师依然以高考应试为指导思想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如何提升学生分数,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则不够关注,在教学内容上还是以词汇、语法、解题技能为主,缺乏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针对性设计,这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1]。
(二)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较快,尤其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分析、讨论和交流,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受此影响,部分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且经常出现压缩学生自主阅读时间的现象。教师在学生粗读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就进行词汇、短语、语法的深入讲解,这不仅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经常停留在浅表层面,且更多时候是在机械、被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2]。
(三)学生阅读面、阅读量不足
高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扩展知识面、提升文化意识。因此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阅读量应该达到20万词,同时也强调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但从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词汇量不足,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语篇数量和内容难以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这无形中也会限制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学生主体地位难以有效发挥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发挥,这既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即学生在词汇积累、阅读习惯、阅读速度、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以及理解、推断能力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学习氛围,引导自学活动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尽可能营造出开发性的学习环境,针对学习任务设定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和教师可以达成有效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最终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备创新性的思维[3]。
比如,教师在教学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6 Earth first”课程时,由于整体上属于阅读内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更加倾向主题阅读,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在自主学习前期,教师需要通过问题进行引导,以此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野生动植物被破坏的图片,结合多媒体内容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Why do we have to protect wildlife?”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m?”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阅读学习。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转变英语课堂结构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鼓励性、差异性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初次面对陌生的语言以及语法结构难免会出现不适,消极的学习过程,虽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率,但更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度过这个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应当采取鼓励性的原则。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天赋较差就忽视学生的存在,反而应该对天赋较差的学生更加多的辅导,对天赋较好的同学则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1“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为例,可以大致将教学课堂设计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场白: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熟悉教师,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新课介绍:教师介绍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话题,并且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文章分析。第三,读课文:让学生读课文,分组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核心意思。然后指导学生了解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知识点,句子,时态等内容,并且完成练习题目。最后结合教学课堂,纠正学生的错误,总结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收获,让学生掌握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通过这些教学步骤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学习。
(三)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文化素养
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突出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多个方面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特别侧重于英语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方向,才能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向学生讲解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交际文化、餐饮文化、服装文化、风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借助于网络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表达认识和感悟,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反思[4]。以家庭文化为例,我们中国历来重视家庭伦理和道德,尊老爱幼,父慈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和西方家庭中子女可以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中国人重视传统的特点。而在讲解餐饮文化时,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中国人围桌合餐的饮食文化习俗,这和西方人分餐而食的饮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学生可以通过辩论,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饮食文化的反思。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钻研和判断来认识世界,教师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融入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之中,能够呼应和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
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1 Food for thought”Understanding ideas的语篇“A Child of Two Cuisines”为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四川美食和英式早餐、下午茶的相关视频来辅助教学,以此来更直观、生动地将东西方饮食文化进行对比。
(四)发挥报刊作用,促进词汇储备
英语报刊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提升词汇量,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障碍,从而实现英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报刊阅读的应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报刊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认识到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在报刊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陌生的词汇就要及时解决。教师在英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要进行课前的指导与帮助,以调动他们的英文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文阅读的内容,为学生安排好相应的课前阅读任务,使学生通过阅读报刊文章来掌握相应的知识背景,并积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词汇。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后,就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对英语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同时结合文章背景也能深入理解词汇的意思,进一步提升词汇的运用能力。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报刊的内容,比如让学生阅读《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一版)》第7O0期所刊文章“Eminem remains on top of charts”的内容。通过该文章讲述的励志故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掌握更多专业的英语词汇,在阅读能力方面得到积极的进步和发展。
(五)创新评价,提升核心素养
1.全面梳理,评价读后活动。一些教师认为课堂评价可有可无,作用不大,所以教师对评价并不重视,最终影响了整体英语阅读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师要全面梳理课堂评价,选择前沿的教学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当学生阅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他们需要答案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写作观点,但是学生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应做好评价,帮助学生明确作者写作的大方向,然后总结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原因,提出系统性的改进策略,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5]。在讨论语篇结构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他们的分析并不全面,容易丢掉一些关键细节,所以教师也要做好评价,指出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同时指明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2.动态推进,形成评价体系。在新时期,动态课堂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不仅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和独特性,而且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评价,为打造课堂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时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正视学生的英语水平,调整教学方案,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本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要动态化,按照学生的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灵活选择,增添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全面掌握阅读进程,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自信。教师还要把握各种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内容到方法,再到过程的评价,让英语阅读课堂评价更加多元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积极适应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变化,切实改进那些与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传统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秀娥.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J].英语广场,2020(15).
[2]谢忠超.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J]. 读与写, 2021,18(20):131.
[3] 覃海燕.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2020,(22):1 25- 1 27.
[4] 石闻熙.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世纪智能,2020(A0).
[5] 周成英.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