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正文
前言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必须要把握好有效教学所应体现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要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要制定出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所呈现的特点,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比,要注重教学过程与内容的生活化,以便与实际相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普遍性。提高教学效果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和生活学习需要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教学效率的提升,应该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建立,并对学生能否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活动进行考量。
一、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1.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在新课程背景中,对各种不同的课程进行了教学的变革,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语文课堂也不例外。而改革指的就是变化和求新,它是激发语文课堂崭新活力的有效保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此外,过去的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漏洞,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唯有进行改革,才能彻底改变这种格局和现状,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失为课堂改革的一个外在表现、主要目标。它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出现的,它与时代的需求和人们对它的期待相一致,唯有消除了重复的、机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渐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各个学科的老师都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这是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而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能够使这一目标得到快速有效的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具有课堂主体地位,学生能有效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开展合作及自主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学习的实效性。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于初中生的发展有着长期而实际的作用。“以人为本”是新课改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自主指导,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去探索知识,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及自我管理的目的。在自主学习的方式下,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式的研究,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理解、去感悟课文。在分组交流中,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并自己去探索作者主要写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等等。在学生进行探索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能够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就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联系实际生活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文章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表达了作家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所以,语文老师要知道如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引导,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以引导学生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为例。首先,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们收集著名作家契科夫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要联系当时的实际生活背景补充介绍,让学生们明白,这本小说是一部讽刺的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引入新的课文内容。之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与当时的现实背景相结合,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根据人物描述对其形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学会了刻画人物的方法。最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组织学生就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行交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设定明确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要想成功、有效地进行,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有在这些目标的统一协调下,才能有效地实现活动开展的结果。所以,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保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确定的是,教学目标不但要包括知识教学的目标,还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三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在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清楚并且也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知识点是可以大致了解的,哪些知识是可以深入探究的,哪些是可以深入理解并灵活应用的,对于不同素养的学生在语文素质能力训练中的听、说、读、写各项内容应该达到何种水平,要基本掌握,要对细节进行有效的处理。以《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例,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设置,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美丑、善恶与真假,培养同学们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练习,让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完成自己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综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教学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产生“被迫感”,则会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因此,老师必须采用多种方式,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第一,在引导语文的运用上要有技巧,营造出适宜的气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俗话说:“好的开头,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也是一样,巧妙的导入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反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在课堂上导入的方式有:悬念导入、故事导入、引用导入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来决定采用哪一种导入方式,要将学生的真实接收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思想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讲授的知识,让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有期待,并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第二,对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行为给予恰当的奖励,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更加有自信,因为他们喜欢被认可,所以他们会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为不同水平和不同课堂表现的同学营造适合课堂氛围。如果一个同学在班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要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也不应该过分地指责犯了错的同学,而是应该在明确他的错误的前提下,给予他足够的鼓励,让他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
5.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说,问题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学生进行思考的标志,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进而发现和创造新的思路,因此,问题的出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因素。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可以随时针对任何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思维在目前的条件下得到最大化的扩展。比如,在教学《马说》一课时,文中主张的内容是“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很多之所以会被埋没是因为缺少能够发现才华并将才华运用到恰当位置上的人。”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对此表示怀疑,他们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出光芒的,只要有天赋,就一定不会被埋没。让学生对文中所提出的观点提出疑问,可以让他们的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小组中展开相互的分析,这样可以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找到并探讨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死守着对教材的讲解,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到对课文的研究之中,还可以让他们对问题有更多的思考、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6.教师要利用简易多媒体技术不断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的口头讲授为主导,学生主要是通过看黑板和听老师讲来接受知识。然而,多媒体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真实的物体就在自己的面前,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生这个时期的身心特征相吻合,符合身心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初中生还处于一个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的时期。针对这些学生的基本状况,语文老师更应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他们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他们的课件,将生硬的课件知识转变成他们喜欢的内容,让他们更容易地接受和吸收。多媒体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它可以使教学不受到时空的约束,在完成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和学习。例如,在《骆驼祥子》、《孔乙己》等文章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代,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很难了解故事中的角色,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打破这种限制,通过看“拉黄包车”的视频来了解骆驼祥子,通过看“孔乙己跳舞的视频”来了解孔乙己,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相反,假如不能对多种媒介进行充分的运用,就会让课堂显得沉默而乏味。
7.营造互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要提高语文课堂的品质,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应当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基本原则。按照新课标,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要以学生的共同合作和探究学习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也是老师们重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知识出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呈现出爆炸的状态,许多人都已经开始相信终身学习的概念,如今的初中生正是处于这个时期,面对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师要引导他们进行取舍和吸收,同时也要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确保他们可以具备社会所需的素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初中语文的现实教学当中,老师可以采取很多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例如,老师在教学《春》的时候,要在课堂上提问,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个讨论的环节,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让同学们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看法,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课文中描写的春天的美丽,产生更多的共鸣,从而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对问题的灵活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问题的应用不恰当,则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个富有魅力的、有趣的课堂,就是要让老师与学生进行持续的互动与沟通,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才有所帮助。
结语
总之,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确立并保障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并指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荣.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23):44.
[2]兰勇平.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2):95.
[3]袁如兵.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1).
[4]程妍.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5]周芫.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影响及对策——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6).
[6]葛怀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甘肃教育,2019(19).
[7]吴瀛灏,余修日.基于SPSS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分析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