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摘要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中政治;教学
正文
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之本。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能够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效果,并能更好地挖掘思想政治课的内涵,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政治教育要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人”开展开。高中政治具有综合性、奠基性,它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打好认知基础。所以,老师不能把智育作为唯一的重点,把教学局限在课本里,仅仅为了让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而让他们机械地背诵。更应该注重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渗透,让学生们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出正确的三观、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判断力和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
在高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经逐渐成熟,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全面。所以,教师必须突破教材的局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之中,从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政治学习体验,促进课堂教学的延伸,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高中政治教学充满了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推行,政治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知识理解,就要注重教育的创新。但是,现实教学中仍有一些片面施教、忽视高中生学习感受的问题,师生互动能力有限,导致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不理想,有的同学觉得这门课程比较枯燥,有的同学还处在“背多分”的学习状态中。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对政治内容的理解,老师就必须强化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丰富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
从高中政治新教材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从而使教育的整合变得更加具有可能性。老师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让教学的层次更加丰富,从而实现教学拔高的目的,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起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了解到政治课的深层含义。
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要树立一种优良的文化传承观念,在教学中找出合适的切入点。同时,要从思想政治课中发掘出传统的文化元素,注重政治课的扩展,从而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从而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政治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一方面,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其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二是从提高公民素质入手,培养一批有强烈文化自信和高素质的文化传承者。从此积极发扬民族传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融入渠道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传播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保证学生在一个更理想的政治知识学习环境中,持续发展和进步。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都有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而互联网的载体已经成为了他们获得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把网络技术当作是一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其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更宽的领域中不断向前发展。
具体来说,政治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作用,将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呈现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加强文案编辑能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政治教育教学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接受传统正能量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例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举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影视作品观后感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高中生的影响进行思考。其二,重视对网络中各项道德建设及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建设方面资源的收集和归纳,进行整合,并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通过播放《感动中国》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知识,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出一个更为理想的高中政治学课程情境,并保证网络技术是拓宽高中政治课程融合通道的一条有效途径。高中政治教师要持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素养,寻找更可靠的视频资源,从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课堂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它们的分析,促进它们的融合,保证网络技术可以作为两者相融合的重要媒介。
2.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新一轮的课改也要求中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采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骄傲。因此,在学校层次上,要努力营造出一个好的传统文化气氛,要积极开展各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并要求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展示出传统文化的成果。此外,学校还可以把传统文化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宣传板、校园官方微信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从而对其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突出出来,并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强化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法治意识。
3.传统道德文化促进法律人性化
在汉代的法律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规定,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与夫妻之间,只要不涉及谋反、大逆不道等严重罪名,亲属之间的隐瞒不告,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这一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理念的最好体现。当然,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这一法律也有很多的问题,不仅违反了人民的检举揭发义务,而且在当今的情况下,这一保护罪犯的做法似乎也是一种违法罪行,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社会中,法治更多的是与家庭道德相关联。民法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具有了人格权,与父母的关系为亲子关系。在漫长的未成年时期,就必须对他的人身、财权等展开监管,保证身体和财权都能够得到保护,从而保证他能够健康地成长,并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后,具有了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具有了参与民事活动的自主权利,从而形成了各种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合同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人死后,也会有遗产的归属。从中国的立法史上看,在长久以来深受儒学熏陶的情况下,人们十分重视家族的伦理,所以在很多的法律著作中,既有人性的一面,又有“当个体与政府发生矛盾时,必须以政府为先”的主张。因此,身为高中政治老师,需要将传统文化中责任与担当的家国文化予以融合,使学生在培养法治观念的同时,也能信仰民族大义。
4.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核心素养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所影响的主体,因此,老师要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政治教学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老师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挑选出一些富有内涵的内容,使学生在这种内涵课堂中吸取优秀的文化精髓,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提高。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底蕴与思想境界运用到政治教学中去,从而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中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犹如一部鸿篇巨制,一幅幅经典之作令人目眩神迷,学生不可能注意到每个细节,因此,老师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编辑,把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并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向学生传递有用的资讯。比如,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优秀的民族精神,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的诗歌,并通过投票,选择屈原《离骚》作为背景,让同学们通过情节演出还原屈原的处境和心理状态,使他们在体验到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又比如,说到中华文明,我们可以把它划分成几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会有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后两代文明的象征和推动力量,造纸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国迅速走到了世界的中心,而印刷术的出现,则开启了印刷的新时期,给人类的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而同时,西方的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短短几句,用少量的言语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同学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浩瀚磅礴,气吞山河的伟大文化,更能让他们从辨证、文化、国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建立健全高中政治课堂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创造出一个更为全面的高中政治课堂氛围,教师要对教学评价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主动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在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层面的时候,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第一位,从而完成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重构,并指导其朝着全面化、多层次化的方向发展;其次,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来对考试中的定量评估进行补偿,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当作是评估的主要对象,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指引,从而保证评估体系向着一个更为完美的方向发展。最后,要让更多的评价主体加入到评价工作当中,把高中政治教师、同学和家长都融入其中,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来进行变革,从而保证了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向着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
当然,以上只是从一个大致的观点来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必须要请专业人士来建立一个专业的、量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估体系,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以保证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关系能够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做出相应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学生根据这些报告,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由此引导高中政治课堂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评价体系与高中教师的职称考核、薪酬管理相结合,进而激励高中政治教师参加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课程重塑等活动中,为文化融合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教师和学生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份评估报告,并逐步培养出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结语
总之,老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要求,构建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自学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老师要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观点出发,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理解学科内涵,形成远大的理想志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学习和职业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慧.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析——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为例[J].智力,2020(25):91-92.
[2]刘虎平.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07):165.
[3]景彩云.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2021(49):188.
[4]赵元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08):156-157.
[5]王晴.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以“感受文化的影响”教学实践为例[J].海峡科学,2020(09).
[6]宋颖.打造“站在灵魂高处”的高中政治课堂——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知与行[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
[7]王文德.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J].学周刊,2020(36).
[8]戴晓玲.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价值与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观察,20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