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戚晓妮

德州东城小学 邮编:255300

摘要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是实施该计划的人,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进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改变同学们的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个性,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必须把班集体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用高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我将说明怎样对小学课堂进行最优的管理。


关键词

小学班级;优化管理;管理策略

正文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所接触到的东西也在发生着改变,每一届的小学生都拥有着不一样的成熟度和思维方式,这让对班级进行管理成为了一种很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增强课堂教学的凝聚力与荣誉意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一)班主任角色错位问题

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对学生的疏于管教,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独揽。在班级的经营过程中,班主任起着主导作用,她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会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不能对同学们进行强制的规定,也不能对同学们进行任何形式的放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班主任对自己的位置认识不清,造成了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课堂教学工作的品质也不高,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深刻的思考,寻找正确的角色。

(二)班级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有一些班主任没有一个清晰的班级管理目标,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或者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班级管理经验,来进行与之有关的管理工作,而不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就造成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老师们应该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课堂管理方案,并且严格地按照有关规定去执行,并且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估。一些老师把班集体管理方案和学校的规划混淆在一起,把班集体管理的范围扩展开来,造成了班集体管理的杂乱无章,整体管理成效不佳。

、学生干部需要具有层次性和流通性

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及时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学生必须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他们有担当、有责任的态度。而班干部的选拔,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这一点加以培养,还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时效性,让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出色的一面。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层次性和流通性。层次性指的是班级的管理者要将其分成不同的级别。第一个层次是底层管理者,也就是小组长。小组长要对组员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管理,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与组员进行沟通,并将其解决。中层管理人员,也就是课代表,负责管理小组,及时收缴小组收集到的作业,向小组成员提问,向小组成员提问;高层管理者也就是班长、副班长,他们的工作就是和老师分享教学问题和生活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教学中的缺点和改进,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的方法。流通性指的是,每一层管理者都需要流通,不能总是让一个人来担任,可以制作一个测评表,小组长由小组中每周表现最好的同学来担任,每月在所有表现好的小组长中选出课代表,如果班长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最好不会轻易更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参加到班级的管理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到管理者的不易,进而学会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让学生拥有了团队意识,还拥有了很强的班级荣誉感。

、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育,建设班级管理小团队

班委是班里的标杆和表率。班干部的选择与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好的班委,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在班级生活中可以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遵守班级纪律,在班级中可以帮助同学,可以成为老师很好的助手。在晚自习的时候,班委有责任也有义务协助老师维持班级的秩序,如果班委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那么其他同学也就不会遵守班规了。一名优秀的班委,不但自身成绩优异,而且还会在其他同学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主动给予他们帮助,为他们解答学习上的问题。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老师身上。在老师要做好准备、批改工作或有其它事情不能留在办公室时,班委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从学校回来的途中意外跌倒,导致他的腿断了,只好在家休息。学校根据老师的具体状况,为该班配备了一位临时的班主任。由于老师被暂时派到班级里来教学生和管理班级,老师需要时间来备课、批改作业,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专门管理班级。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委会非常重视,所以班委会就成了全班的负责人。在代课教师还没有到位的前两天,班长带着学生们对语文生字进行了复习,带着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对将要学习的语文课文和数学知识进行了预习。在晚自习的时候,班长也会让同学们做一些习题。老师们都在忙着上课,老师们都在休息。代课老师来了以后,班长向老师汇报了一下班上的情况。老师们认真地准备了这节课,班长们则组织同学们自学。临时代课老师很快就把班上的情况摸清楚了,老师的伤势并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

、明确教育管理的目的,加强教育效果

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认识和掌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总是以“注意”、“要求”等语焉不详的话语来进行,这样的话,不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适时地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取得好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公民。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只追求学习管理,因为这种情况会让班级管理理念变得模糊,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很大,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从而出现了认为学习就是一切的消极思想。管理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性格,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是一个班的管理。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老师不能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成绩,要多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要清楚地知道各种问题的解决目标和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也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更大的信任。

、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来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可避免地会发现,学生们之间会发生口角争执,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动手打架的现象。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这个平台,对这些学生展开批评教育,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帮助他们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地解决问题。比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尊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更加尊敬,也可以在班级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其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开展多样化活动,锻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优秀的班级,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要有团结、有向心力。一个班要有好的成绩,就要有好的团队精神。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互相认识、互相帮助,提高同学们的责任心,让同学们在班级生活中有担当,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打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多种形式的锻炼。在进行多样化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在每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每一位同学都把老师布置的工作做得很好,全班同学也就都做得很好。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班级。

比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常规的活动,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拔河比赛。班里的学生,都是爱好体育的,他们的成绩或许不怎么样,但也都是靠着运动和健壮的体魄,才能在拔河的时候,为班里的学生争得头筹。让同学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班级的荣耀!

、开展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要重视学生“德”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是管理的主体,他们也应该承担起管理班级的职责,这两方面的内容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班级管理利用集体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独立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个人管理和集体管理,开展一系列的主体实践活动,这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他们的主体价值,对他们的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达到高质量的管理,就必须要在班主任的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之间进行合作,从而推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

、做好班级安全工作

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等方面的管理是不够的,对班级的治安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要在每周的班会上,将有关安全的事项和近期会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讲解,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老师要安排班干部,每周向老师报告一次,观察学校或者班级的安全工作有什么漏洞,及时处理,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另外,老师也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从家长那里知道孩子的近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要及时向老师汇报。班主任还可以召开线上的家长会活动,指导家长观看安全教育的短片,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家庭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当务之急。

总结:管理方式在持续地进行着变革与创新,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带动全班的氛围,创造一个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或行为的对错,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小学的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丘晓涛.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教法分析[J].学周刊,2020(02):39.

[2]李辉德.信息技术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学周刊,2020(02):72.

[3]杨玉萍.经历数感形成 培养数学素养——浅谈信息化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J].学周刊,2020(02):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