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兴趣
正文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生阅读方式比较单一、阅读面比较狭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一、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意义
1.积累阅读量,提升思维层次
在小学阶段,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能够将兴趣作为动力,让学生们能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态度,并将这种观念贯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么,学生就可以实现语文阅读量的进一步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2.增加知识储备,促进读写结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了阅读技巧和方法,就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获取更丰富多元的信息,增加知识储备,拓宽视野。阅读与写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之后,在进行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自觉地将自己所学到的写作表达技巧应用到这些内容之中,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1.借助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课堂当中。小学生的年龄尚小,阅读经验不足,阅读能力不足,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会出现不自信的心理,这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趣味化的阅读资源,将课本中静态、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的含义,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首先,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谜语“衣帽全是黑,上下一锭墨;到处喊娃娃,不知叫的谁”,将课文中的主角乌鸦引出来,再为学生播放一段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从而创造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到《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去。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乌鸦喝水前和喝水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喝到水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2.组织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既有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有优美的画面,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着作者的独特观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的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出他们的语文特长,在朗读中增强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音乐,并组织一次阅读比赛,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对课文语言的使用,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要传达的意思。在朗读时,老师也要给予引导,如重点阅读“弯弯”,“闪闪”,“蓝蓝”等词汇,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去体会文章的神韵之美,去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3.交流阅读心得,锻炼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完一篇课文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段自由交流的时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阅读收获,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对他们的语文思维进行了启发,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帮助。比如《明天要远足》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然后分组讨论他们的读书心得。在沟通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可以指导组员的生字词,还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课文中的哪一段比较有意思,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诗中的小朋友会因为徒步旅行而睡不着,自己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等。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使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
4.联系实际生活,延伸阅读课堂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具有局限性,如果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课本知识讲解上,而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相结合,将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能够综合、全面的发展。比如,在《影子》这一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们与影子之间的故事,给他们看一些关于手影的视频,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自主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5.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第一位。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适当的标注,将自己不认识的汉字进行标出,通过查词典来提高自己的汉字量,将文章中不明白的句子和字词标出,并及时向老师和同学们询问,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去阅读。此外,许多同学在读书过程中容易走神,老师应使同学们专心阅读,改正他们的坏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地聆听,并对他人的学习结果表示尊重。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向学生们提问,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结语
总体来说,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想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要把核心素养融入阅读教学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培养出更好的阅读习惯和更多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交流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教学拓展,增加学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Pjky2118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卢思敏.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 刘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3] 杨贞贞: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
[4] 邵桂玲:“鱼”与“熊掌”要兼得——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低段阅读教学探究[J].宁夏教育,2020(02).
[5] 吉娅俊: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
[6] 郭胤鑫.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