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渗透思想政治的作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渗透策略;作用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的渗透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中渗透思想政治可以推进员工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引导。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通过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有助于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因此,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提高认识,顺畅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管理中的渗透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更好地接受精神内涵,确保企业管理工作更加顺畅。而要使员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企业应在企业内部悬挂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宣传标语,也可以在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通过这些方式让员工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训,使其能够在思想上、认识上不断提升和进步,进而更好地开展工作。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相关活动来提高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优化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时,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将主题实践活动与员工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员工思想的不断发展。[1]
二、法治指导,工作开展
2.1关注倡导,依法治企
在引导“依法治企”的过程中,要以透明、阳光的方式记录、展现企业工作的全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政工人员有效地法治理念引导可以有效地促进法治化企业的建设,这是现代法治化企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要保证企业的决策程序公开、透明。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众有权知道和掌握单位的重大决策,并依据民意的科学判断,依法作出决定。其次是要求企业工作和公众资金的流通必须是开放的。要以开放透明的操作,积极地接受舆论和媒体的监督。企业公开是一种有效地制约和提升企业公信力的手段,也是财政监督的透明所在。在政工人员的法治引导和监督下,最终完善落实“依法治企”的思想理念。
2.2加大力度,营造氛围
随着我国“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推进,广大企业干部和人员依法办事、遇事找法、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是,一些单位干部、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还不够完善,不能依法办事。还有一部分干部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部分单位,对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强力性、有效性都存在明显不足,宣传效果欠佳。[2]企业法治宣传教育是实现单位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政工人员必须突破传统的方法、模式,创新地进行单位法治宣传,为“依法治企”注入强大的法治文化基因。
2.3优化结构,有效建设
为了优化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要建立起党员干部自身审查与相互批评的有效机制。从而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促进法治企业的建设。政工人员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要时刻考察他们是否坚持党发展的初心,牢记党发展的使命,然后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党建主题活动,确保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从而引导党员干部在党建工作中积极践行党发展的任务,强化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当下的政工工作要以培养单位党员干部的法治修养为主要任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时刻坚持党的思想,明白党的工作底线和红线,恪守党员干部工作的基本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眼界与决策水平,从而不断优化单位的法治化进程,践行“依法治企”的法治理念。
三、把握党建,思想凝聚
3.1强化学习,开展活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我们的三观,并且成为统一的整体,三观缺一不可。世界观是人的理论思想基础;人生观是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外化;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的看法和选择,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人对世界、生活、个人的认知。基层企业单位党员作为基层企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只有加强基层企业单位党员的思想建设,让其明白“清廉”对党员的重要性,让其有“不敢贪、不想贪”的思想觉悟,才能够从根源上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同时,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实现党建的多形式。例如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进行多渠道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活动;进行廉政汇报等。
3.2思想工作,优化意识
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从自身的角度来看,要从思想上和精神上提高,把党建政工工作意识融入自身的党性修养之中。通过网络、新媒体、宣传标语等多种宣传方式,对国企的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自觉地把廉洁、反腐等观念融入自己的思想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具体措施:第一,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和教育手段。比如在公司的宣传栏或者公司的墙上贴出党政建设的宣传标语,定期利用广播进行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党建工作的风气。二是要保证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比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党务工作的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培训情况,逐一记录;或者分享前沿的党建思想,供员工阅读和自学。三是要重视职工的组织工作。通过对国企各个部门党员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查,定期组织党员开展“自我批评”讨论会,让他们从自身的角度思考最近的工作和思想,对上级党组织做出客观的评价,必要时对员工党建学习与工作提出帮助,使每个党员都能保持较高的思想与政治觉悟;四是丰富党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员工的思想实际,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座谈会、党建新思想的研修会,还可以组织员工到附近的红色根据地进行体验,实际感悟先辈的精神和过往的历史,使党员和职工从内到外热爱与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内容上,要强化党建文化,树立模范榜样,发挥模范作用,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在组织集体学习时,要穿插真实史实与人物案例的讲解,方便员工更好地领悟先辈的思想与观点。五是在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深入开展党风建设活动,鼓励职工领导家属参加廉政文化活动、法制讲座等,以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家庭环境。[3]
3.3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内外环境问题,因此,国企要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必须对自己的体制进行调整,对体制进行优化,以防止腐败的发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工作思路、方式上进行改革,并结合员工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发展形势,对其进行规范性的制度调整,使之不断走向完善,从而有效促进相关领导干部和上班族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同时,要坚持和落实党的各项目标,为国企各级干部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扩大与广大职工的各种沟通渠道,从而能够有效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做好党建政工工作。
3.4纪律建设,优化作风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纪、加强作风建设,是国企党建政工工作的先决条件和依据。国企党委要跟上时代步伐,把公司所有的党员都组织起来,把他们的学习体会写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经常组织党员对党章、党纪、理论进行学习,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使其始终保持积极的政治觉悟。国企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同步;国企要把党中央的各项工作放在第一位,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大局观念,从实际出发,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在国企,要坚决防止政令不通、执行不到位,对上级指示要客观、不打折扣地马上做,尽量减少“变通”和个人的认识;对国企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纪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先进的思想觉悟,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分配的任务。
3.5丰富载体,优化工作
基层企业单位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培训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经典、红色影视作品等来传授政治理论,通过适当引用文化资料,将理论知识融入文化媒体,让党员更好地了解理论思想知识。同时,廉政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是创新廉政建设的形式之一,实践活动的培训形式更加有生命力,党员干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政治思想培训,在实践中加深理论认识。除了以上两种廉政建设载体,新媒体党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党员干部不仅可以接受课堂培训,还可以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和接受网络媒体、移动设备等新媒体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基于此,基层企业单位还可以建设自己的新媒体公众号,定期更新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知识,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最优作用,让基层企业单位党员多维度地深入了解廉政理论知识。
3.6效能监察,落实制度
效能监察是基层企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监察制度,不仅是在于对基层企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全方面评估,还在于对基层企业单位的管理层面职责的深度剖析。以最公平、公正的监督检查,考核党员管理层的职能是否落实,基层企业单位基层党员的工作是否达标。对于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效能监察工作,不仅能够让基层企业单位明晰工作方针,工作清廉,还能够对基层企业单位党员干部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考核,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严于律己。发挥基层企业单位监察的有效作用,从上而下的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的全方面发展。
四、文化融合,有机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管理还要坚持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诚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坚定的原则之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中,要强调诚信经营,要讲仁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屈服于利润和利益,出现了“问题疫苗”“劣质奶粉”的严重经营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见,“诚信”是立人的根本,也是立业的基石。儒家的思想和文化中,强调“仁”“义”“信”等重要的思想修养,这些思想内涵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督促和监督作用,这些内涵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的兴业和经营之道。此外,企业恪守“诚信”原则,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而只有做到诚信,企业才能够在竞争当中长久地生存下去,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占更多先机。“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在企业思想政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到职工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管理。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工作细节都要落实到人,保障员工的知情权,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凝聚力才能够增强,生产效率才能够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实现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4]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的角色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除了关注经济利益和市场发展,思想政治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塑造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决策,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朕.浅析企业思想政治管理[J].魅力中国,2017(44):188.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7.44.184.
[2]于海国.浅析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320. DOI:10.3969/j.issn.1007-1547.2013.18.296.
[3]毛爱丽.企业思想政治管理方法分析探讨[J].山西青年,2019(8):147-148. DOI:10.3969/j.issn.1006-0049.2019.08.095.
[4]陈丽.探索人本观念在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人文之友,2020(4):72. DOI:10.3969/j.issn.2096-4684.2020.04.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