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情感教育的开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情感教育;融入
正文
前言
伴随着教育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这个时候,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开始被广泛地运用起来,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这次机会,多开展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激发出来。情感教育是完善教学系统的重要一步,它能够给予学生高效、投入的教育环境,真正解决教学课堂的问题,让师生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求知欲的引导下,主动融入到课堂中,让师生共同努力创造高效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开展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诸多学科中,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最大的是英语,英语它是一门综合的阅读、听、写、说的学科,它更多的是实用主义,例如“说”,就是以对话交流来培养学生,对话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感情交流的过程。这种积极的氛围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加小组活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反过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很特殊,无论是害羞、还是外向、活泼,他们在学习和沟通中的表现都会因个性的差异而发生变化。要防止学生因个性缺陷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以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性,并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交流沟通。英语的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困难,加之缺少实际操作,导致了英语教学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小学时期。随着小学英语学习更加的系统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一些原本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无法习惯教学方法,他们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就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运用情感教育来激发他们的英语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
二、小学英语情感教育的开展
1.基于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开展情感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话题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化的视角切入到教育内容当中,就可以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把握住学生们的内心想法。老师要按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细心的照顾,特别是那些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技巧上的指导,在教学中,老师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在课外,小学英语老师要重视儿童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人文主义认知学等学科的学习,从而能够对教学理论知识加以转化,提高英语课堂的效果。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由内而外地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并在英语的环境中融入更多的感情,使他们与老师一起成长。例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时,老师可以先播放英文歌曲Happy birthday,学生们对此都非常熟悉,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然后再将课本中与生日相关的主题导入,让他们了解“Happy birthday”的含义,以及它的起源。英语的表达是一种习惯的过程,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去思考:Do you know whose birthday today?接下来,播放little bear的birthday party,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日的快乐。
2.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情感教育
将情感教育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正明白情感教育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同时,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正确地掌握学生的需要,纠正自己的教学不足。其次,在英语课上,老师要避免过分地向同学们施压,并通过情绪调节来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他们在没有任何的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学习时才会保持完美的状态,只有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的放松,才能使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
3.采取科学方式评价学生,给予学生积极鼓励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够成熟,尤其是渴望老师们的关心和鼓励,因此,老师要对他们进行充分的情感关怀,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老师在听写单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平时不用心,所以无法通过听写测验,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能指责他们不认真,要在私下里指出问题所在,以此来维护他们的自尊,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就会更加感激老师,在老师的情感教育下,他们会更加专注于英语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将科学的评估与激励相结合,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
4.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老师要把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细安排,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时,要把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地利用教学内容,管控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人类在劳动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充分发掘并利用教科书中的积极情感成分,有目的、有计划地、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将课本中所表达的情感融入到学生已有的情感之中,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会被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所感染,甚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结语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交流、增进情感的有机统一过程。教师恰当地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情绪转化为强烈的正能量,以满足其合理的学习需要。由此可见,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时,如果将积极情绪渗透给学生,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长期处于愉快、兴奋的良好心情中,用自身崇高的道德情操积极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参考文献:
[1]谢思远.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2).
[2]段淑芳.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于炅.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成功(教育版),2020,(22):192.
[4]吴炘.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本体价值[J].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9,(7):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