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玉平

山东省郓城县乐园小学 邮编:274700

摘要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中的写作教学更是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写作教学现状显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学生方面有:缺乏写作素材的积攒、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够重视写作等。教学方面有:写作教学训练手段单一、不重视作文评改、写作教学受制于课堂情景。本文对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探讨,以寻找更加适合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

正文


前言

当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有限,且部分教师拘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写作教学效率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写作教学水平。本文就写作教学水平提升的策略展开分析,以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一、小学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视角: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缺乏写作素材的积攒。“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本应该是童年生活的状态,而当今社会小学生却有着很大的压力。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剥夺,学习压力让他们很少有时间去交往,贴近生活。一方面,家长的溺爱使得孩子的自立能力、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在这种情形之下,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便容易没有内涵,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小学生的高质量阅读量有限,创作能力还很薄弱,往往词不达意,心里想的通常不能用合适的文字表述出来。缺乏主观能动性。普遍小学生对于写作有“畏难”心理,由此造成写作内容空洞虚假,缺乏具体性,用自己惯用的写作模板,常常会出现有很多学生的作文所叙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这样的写作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单单是学习语文书,作文学习只是看作文书,他们并不善于对各类知识进行有效地衔接。语文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综合类学科,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就不应该忽视对这些内容的熟知和有效连接。不够重视写作。有些小学生不重视作文练习,他们认为:只要背好古诗词和熟练默写生字词,语文就可以学好。部分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很少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知识面狭隘,导致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不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还有的小学生沉迷于动画片的虚幻世界里,缺乏对身边人和事物的感知,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二)教师视角: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训练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固化。很多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用传授固定的写作模板代替详细的写作教学步骤,以图见效快,一些优质的写作模板的确能够增强文章的底蕴,但是极大束缚了小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阻碍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强行让他们背诵大量的作文素材和模板,容易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不能得到提高,还会导致千篇一律的现象。写作和阅读是紧密相联的,有了足够的阅读量才会有素材积累,进而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衔接起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写作教学质量也不会出现飞跃的提升。不重视作文评改,过于追求功利化。许多老师的评语流于形式,出现雷同,有的老师只写了评语,并没有批改过程的记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追求求真求实、真情实感,但是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化,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考试中作文部分取得高分,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作文优秀模板,让学生在考试中套用模板,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颇具文采,但是缺少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受制于课堂情景。小学作文教学一般都是在一节语文课堂中进行,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活动范围被框定在教室内,因而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受到阻碍。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带领小学生漫步校园,用心去感受校园里的每一束花、每一片草,观察校园里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及的见闻与感受。若没有充实的生活见闻是写不出来精彩的文章的,例如在写以“美无处不在”为题的作文时,很多小学生只能简单地叙述出来哪些景物是美的,却写不出来具体的内容来证明,归根到底是因为缺少生活阅历,发现美的眼睛。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其对写作产生兴趣。但是传统的写作教学内容比较形式化,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写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也会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探索吸引学生写作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写作“我的乐园”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满是玩具的房间、小河边的草地、班级图书角、自己家的院子、学校的篮球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的乐园“乐”在何处。然后学生自由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乐园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教师先利用充满童趣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延伸到作文写作的对象,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写作方向。教师在课堂中营造活跃的气氛,对写作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二)通过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要将写作教学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发挥仿写的作用,注重利用仿写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经典课文素材展开仿写,例如从字词运用的仿写到写作手法的仿写等。当然,仿写必须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要在课堂中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学会写人、叙事,并针对仿写时存在的困惑及时引导。例如在教学《猫》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完成课后“小练笔”的任务,学生可以任选一个动物作为仿写对象,结合动物的特点刻画动物形象,渗透个人情感。且在仿写中掌握动物的描写技巧,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积累写作经验。

(三)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主题,扩大写作思路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理解水平,转化思考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主题合适学生写,什么主题有助于学生发挥。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看,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的、开放性的写作主题更适合小学生展开写作,教师需针对写作主题进行点拨,必要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切入,表达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知的想象,有效完成作文写作任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扩大写作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关注写作主题的前提下,打开写作思路。例如,在写作《我学会了……》中,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教师可结合与学习、生活贴近的、有话可说的题材进行引导,比如在父母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走路、洗脸、穿衣;在教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写字、画画、唱歌;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感恩……利用鲜活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出成功的感受,保证作文的质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积累相关素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丰富学生语言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利用范文传授写作技巧,助力写作教学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作文主题讲授相应的写作技巧,结合例文内容向学生讲解作文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等基本技巧。为了避免出现内容固化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确定作文的切入点与主要写作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构思,简单阐述写作计划,教师通过学生的阐述判断写作思路是否正确,准确无误的即给予肯定和鼓励,存在偏差的就及时做出指导,保证学生的作文不会出现雷同、跑题、结构不合理等基本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积累。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存在一定联系,学生通过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写作的“仓库”。例如,在“游记”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审题,再结合《美丽的小公园》例文对照讲解,从文章结构、写景顺序、修辞手法、写景要求等方面渗透写作技巧,教师选择《游西湖》和《游山水公园》两篇范文进行解析,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掌握范文的技巧。教师最后组织交流讨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游玩过的地方及景物特征,然后梳理写作思路,确定题目后展开写作。

(五)重视情感培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语言文字包含真情实感,作文才有深度、有灵魂,才能彰显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期间,学生写作往往只顾照搬照抄“例文”,缺乏真实情感,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加工重造”,并没有自身想法。因此,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利用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人、事、物,鼓励学生对“写作对象”产生明确的认知,并表达个人想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积极探索,帮助学生用写作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从写作中感悟人生思想和道理。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踊跃交流,围绕写作对象倾注个人感情,并透过学生写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来。同时,教师建议学生利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之处,这样既能锻炼写作能力,也会有意识引导学生把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例如,在写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中,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师先组织他们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然后在课余时间对要描写的动物深入细致观察,了解动物的特点,最后要求学生在描述动物时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特别是要抓住动物与人相处时发生的趣事来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表达学生的喜爱之情。

(六)积极评价学生的作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除了因材施教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布置写作作业,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投身于写作当中。教师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很小的闪光点,教师也要积极肯定,甚至放大学生的写作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写,才善于写。例如,教师在教学《奇妙的想象》时,在完成课堂授课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写作,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对写作情况进行点评,及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例如教师可表扬写作好的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写作;鼓励写作中等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自信心;对写作差的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指导,放大其中的闪光点,比如词语运用得非常恰当,结构不落俗套,主题独辟蹊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此外,教师也可以创新作文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作文,鼓励学生在原来的作文基础上“升格”作文档次,让作文批改不拘一格,让作文批改充满教育智慧。每一次的作文批改,都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让学生收获获得感。

结语

综上所述,改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给小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其学会写作,喜欢写作,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淑茹.引入生活“活水”,提高写作水平[J].新课程研究,2021,(8上)[2]李文献.小学生写作心理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1,(10).[3]李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写作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9,3510:43-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