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业都有了新的要求,如今的教育界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对综合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要在学习生涯中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给初中生的学习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而要学好生物,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就必须进行实验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过去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很少,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初中生物教师对实验认识不足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中生物教育的实践中,许多生物教师对生物实验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认为生物实验只是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理论上的补充。因此,许多生物实验课程的开设都是敷衍了事,只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生物实验课的课堂纪律,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十分低下。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时相对较短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课不但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而且有关部门也没有对它进行充分的关注,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大多数的生物课时都被分配到了生物理论课,而很少被分配到生物实验课。而且,做生物实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般都要花很久的时间,所以在学校里,生物实验课的课时很少,时间也很紧张。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大多数初中教师都将教学目标和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希望初中学生可以在中考中获得一个好的成绩,初中生物实验在实质上仍是应试型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比较简单、死板,模仿性质较重。在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按照课本及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些机械性的操作,然后把实验结果熟记于心。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很难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从而使生物实验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最好的教师就是兴趣。”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当人们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时,学生就会开始认真地思考,积极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去想办法。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在成功的学习中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从而稳定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给予相应的鼓励,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二)转变思想,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再定位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不应该被看作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它应该成为一种可以在生物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学科。这一阶段是初中生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动手操作的欲望也比较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实践,使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所以,应该让学生明白,生物实验课并非选修,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科学,让学生了解生物发展的宏伟蓝图,培养学生对生物终身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三)确立实验教学方法的目标与重点
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特别是对于生物的研究。在教学前,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目标,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给初一年级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如何运用显微镜。因此,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并学会运用显微镜、制作临时支架、观察动植物细胞等等。只有清晰的教学目的,学生才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学习生物实验课程。所以,生物实验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状况,准备好课程,应对突发事件。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加入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验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参考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出一些相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比如,在教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花的形态结构。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另一种花,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再对其中的区别和相似之处进行讲解。在课堂上布置课外活动并非以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为目标,所以在布置课外活动时,要注意掌握活动的难易程度,合理布置课后练习,以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标。
(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
要想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取得理想的结果,就需要教师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之后再以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规律为依据,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初中生物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探索性实验活动,但将其全部进行的可能性较小。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目标地选取有关课程,并结合地方实际加以引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比如,在讲授《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此项实验,让学生对植物的蒸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植物脱水的认识。在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进行探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展现“外部”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巩固知识,从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035):131-132.
[2]景延慧.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1-21.
[3]林丹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2019(26):74-74.
[4]何平.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21):86.
[5]周杭英.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2020,(2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