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欣欣

江苏省宿迁市太湖路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

主题意义的建构是学生在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汲取语言知识,探究主题意义,梳理文本意义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实现个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同时收获成长。本文拟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Whataday!为例,从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基于主题意义建构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

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单元教学

正文



本文通过解读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单元内容及各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单元主题及具体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确立主题意义建构的落脚点,明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设定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课时目标,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一、挖掘主题,梳理单元意义

主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对语篇的深入解读通常以解决What(主题和内容)、Why(交际目的和主题意义)、How(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三个维度的问题为主。基于主题意义建构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深入的解读,挖掘并提炼其主题意义,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1.聚焦主题,循序提炼,解读单元意义指向本单元的主题是“What a day!”,涉及“个人感受与见解”“天气与日常生活”“热爱自然”等子主题,单元内容涉及多个语篇,主要围绕“Weekend activities”和“Weather”两个话题展开,包括一篇叙事性日记、一个图表、一个非完整的图配文、一首韵律诗、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两组对话和一个非完整的叙事性日记等。通过研读单元内容,梳理出单元意义指向,即:Story time旨在认识和了解天气、学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Grammar time和Fun time借助主题语境,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主题语境中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述,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Sound time以新年这一主题内容,通过韵律诗体会对生活中重要节日的期盼,表达其愉悦的心情;Song time则通过小男孩Johnny因为下雨无法到户外玩耍,便祈祷改天再下雨,传达人们期盼好天气,以便更好安排自己的趣味生活;Cartoon time通过Sam和Bobby在公园里的偶发事件,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天气是变幻莫测的,我们要学会观察天气变化、懂得气象常识,以便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同时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heckout time在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结构的基础上,完整地叙述发生的事情,指导学生学会表达真情实感,鼓励他们多样化地去记录生活中有爱、有趣、有温度的瞬间,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享受自然和热爱生活。2.多维分析,建立关联,厘清单元意义内涵多维度分析教材并在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建立各板块教学内容与单元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关键。“What a day!”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其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一主题语境下,感受多样生活、记录美好瞬间。本单元内有两个主语篇,主语篇一—Storytime板块,该语篇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Yang Ling和她的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去公园,准备度过愉快的一天,但遭遇多种突变状况,如中午自带的午餐受损,下午天气骤变导致全身湿透,且感到饥饿等。主语篇二——Cartoon time板块,该语篇讲述了Sam在公园里遇到Bobby,了解到他因丢了风筝而不开心,Sam捡到了风筝,Bobby喜出望外,原来Sam捡到的正是他弄丢的风筝。两个语篇均是生活中极为寻常的“意外”事件,教师可以借助语篇引发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意外事件带来的不适感、挫败感,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各板块语篇主题的挖掘及其意义关联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板块不同模态语篇共同聚焦“记录生活,感受世界美好,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这一主题意义。据此,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梳理出单元意义建构的主线,即“阅读、感受他人生活的小意外——不同事件带来的生活体验——找寻并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最终建构起“感受美好,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的主题意义。教师解读单元板块内容时,发现Grammar time、Fun time、Song time等板块内容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借助主题“What a day!”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调整或补充,最终形成单元主题内容关联图

、践行学习活动观,促进主题意义建构

(一)语境引领,学习理解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激活已知,建构新知,感知意义,理解价值,形成观念,从而影响行为。本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以主题语境“What a day!”为引领,设计了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理解:首先,教师用快闪的方式呈现不同人物一天生活的图片,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感慨“What a/an_____day!”。接下来,教师追问“How do people often record their days?”,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微信、QQ、抖音、拍照或拍视频、日记等可能都会成为选取的方式。此时,教师将不同板块中语篇涉及的主人公截图呈现,引导学生预测他们各会选择什么方式记录自己的一天,以此留下悬念,统整这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接着,进入Story time板块的学习理解活动,分析文本结构,体会文本内涵

学生通过梳理学习Yang Ling周末活动的日记,了解日记的形式和写日记的方法。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Story time板块进行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结构——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完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学生产生了大量的语言输出,他们甚至会重新审视自己曾经认为不愉快或糟糕的一天。这一系列的学习理解活动为后续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活动奠定了语言和意义建构的基础。

(二)内化建构,应用实践

本单元第二至三课时是本单元中的应用实践类课时,在教授这两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意涵的理解,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第二课时授课时,首先通过回顾记录Yang Ling周末活动的日记内容,引出关于天气及运用过去时描述活动等语言支架的学习;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更多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然后再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操练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最后说写结合,依据图片组合,形成简要的文字以描述当天的天气及活动。第三课时由多个活动板块组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依然紧扣教学主题“What a day!”展开教学活动。首先,以教师中秋节的日记中总结性语言“I had a happy day.”引出Sound time板块中小女孩的快乐表情图片,让学生验证此前关于她选取的方式的预测,学生对于选用Chant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觉得非常有趣,也更容易掌握“ear”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在Chant欢快的节奏中总结出“What a happy day!”,接着作适度的总结和拓展,再据此引入绘本故事“The Deer and the Earwig”(该绘本是一个暖心的小故事:小鹿偶然帮助了因落水而惊慌失措的小蠼螋,而后小蠼螋也因缘际会帮助了猎人长矛下绝望的小鹿)。在进一步巩固语音板块内容的同时,也关注了绘本中的文化内涵“Helping others can make our days happy!”。Song time板块的学习由验证关于Johnny选择记录生活的方式开始,学生兴趣盎然,小组讨论给出各自理由“Johnny had a______day,I think.Because...”教师再利用教材插图中Bobby的表情,引导学生继续思考“Bobby and Sam had a_____day,I think.”由此展开对Cartoon time板块故事的阅读、分析,学生思考并展开想象,教师综合几个板块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语言目标。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教师在这几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在基于知识结构基础上尝试描述、分析、应用语言。如在本课时教学的最后环节,基于文本中Sound time板块的主人公小女孩、Song time板块的主人公Johnny、Cartoon time板块的故事主人公Sam或Bobby,以及拓展绘本阅读故事“The Deer and the Earwig”的主人公the Deer或the Earwig,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并从其角度完成一篇日记。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思考其深层意义,寻找生活真谛。

(三)创设多元语境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情境的重要性。此外,教师通过创设多元语境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书籍来增长学生的知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书籍,都会有其独特的魅力,以满足各种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进行“I have a pen pal”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整体主题,鼓励学生独立构建语言,并进行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语境:你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笔友,上周你与妈妈去动物园看了大熊猫,请你写一封信向笔友介绍大熊猫。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大熊猫”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四)分析单元关联,设计延伸性作业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英语学习,这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通过对英语基础单元的全面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理解和掌握这些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总结英语知识,建立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并且更容易探究英语学习技巧。比如在进行“Shopping”单元教学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购物”中的知识与句型,还能够与“How old are you”单元中的句型相关来学,从而更好地总结英语单元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英语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元的单词与句型,并通过重复这些过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且在课堂上贯彻“双减”政策,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程着重于深入阅读和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了小学英语课程的效果。通过分析每个单元主题,教师可以制订一个综合、相互关联、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以便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逐渐建立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文君.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思考J].智力202128(4):478-484.

2]孙继卫.“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J].教育界202046(1):120-121.

3]翟文静.学习活动观概念下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J].青海教育202028(2):143-146.

4王玲玲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英语创新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1104):100-102

5陈婷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结构化情境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1):37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