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教学衔接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邴琪景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熊岳高级中学115009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新课程围绕着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在近五年的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高中生不能快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模式,出现成绩下滑,兴趣下落现象。本文从初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变革与对比角度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为教师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上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学生更好过渡,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化学;新课程;核心素养;初高中;衔接

正文


引言

  初高中的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多为“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则包含“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生活”“物质的量、转化与应用”“化学实验”等。初中阶段学习的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中阶段则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全面的、进一步的要求。所以,在中学化学课中,教师要注意与初高中化学课的衔接,使学生能顺利地从初中生到高中,为他们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教材的特点

1.知识结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教材在知识的组织和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不再像传统的教材那样以知识体系为线索进行编排,而是将化学知识以专题的形式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各章节之间也不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同时,由于各章节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初中教材为例,从化学元素和基本反应类型入手,将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安排。从最简单的单质、氧化物开始,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化学知识,化学观念。在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了原来按知识体系进行编排的方式,将各种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物质结构—化学性质—用途的逻辑顺序安排。

2.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内容编排顺序上来看,新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后呼应,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新教材采用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化学用语等;在组织编排上,新教材注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知识网络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例题、习题上,新教材都力求做到与真实情景中的问题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整体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从整体上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化学核心素养。

3.教材内容的设置上更注重科学探究的问题设计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同时,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活动,对化学现象和变化进行观察、解释和描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和参与,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直接经验和真实感受,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二、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在结构上的差异

1.初中教材内容而精,高中教材内容多而杂

从内容上看,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是以认识和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了解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为主,初中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大多是从简单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得认识。高中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则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并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和表达。

初中教材主要介绍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对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的认识以及对酸、碱、盐类的初步认识等,这些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均有涉及而高中教材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等)的学习更加深入,强调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出发,利用化学知识综合分析,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2.初中教材在知识结构上重结果,轻过程,高中教材在知识结构上重过程,轻结果

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有: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理论,典型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初中化学主要以“定性”为主,如氧气、水的性质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要求进一步“定量”学习,如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初中化学是以“感性”为主,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高中化学则是以“理性”为主,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应用,注重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在学习中要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建议

1.调整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由于刚开始接触到的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中出现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时,就会使学生出现沮丧、抱怨的情绪。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及时地调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将知识难度适当降低,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例如,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此外将教学内容的难度降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初中化学中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尽量压缩掉,同时将高中化学中一些相对复杂、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提前到高一阶段。通过这样的调整,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并且还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化学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进一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就可以针对某一章节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与高中化学教材进行对比,然后利用对比法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同能在轻松愉快氛中进行化学学习,老师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成几个小组,然后根据不同的小组给出不同的答案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实验性的教学。实验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3.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而是通过大量地做题来应对考试。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化学课堂上,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提供一些帮助。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题目,例如“我身边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先将作业设计成几个小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思考完成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小问题掌握化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以观察、实验等为主,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来认识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理材料的性质变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多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高中化学教学中,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该把点放在实验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验的帮助下,对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实验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实能力。

5.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实验、调查、分析、归纳和总结等,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高中化学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灌输式”育方式,知识为中心能力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在课堂造出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课堂上发挥自己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更多的知识,并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结语

初高中教学衔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善于借鉴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和教学要求,不断探索衔接的有效方法,让初高中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要及时总结初中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也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重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与探索,加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对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探讨[J].万华明;向桂林.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2]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浅谈[J].范达卫.文理导航(中旬),2017

[3]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教学实践研究[J].徐凯祥.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05)

[4]新课改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的思索与探讨[J].韩会娟;徐桂清;陈聪.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