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网络课程;调查问卷;对策
正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1]。网络课程(简称网课)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2]。然而,随着网课学习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分析网课在学习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网课学习具体情况,对某高校2006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涵盖了学习目的、满意度及学习收获等内容。
2 调查结果
2.1 选课人数和比例
在2006份调查中,有1975位同学使用过网课学习,占98.45%其中各年级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各年级选修网课人数所占比例
2.2 网课选课类型
在所选网课类别中,学分课程(如智慧树、尔雅)类网课的选课占比最高,其次是兴趣爱好课程类和相关专业课程类网课,比例如图2所示。提高学分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是选择网课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分别占比67.39%和25.92%。问卷显示,有些同学在学习网课会弹出广告,严重影响学习。
注:该题为多选题,所占比例的计算方法为:该选项被选择次数÷答卷份数,故总比例之和可能会超过1。其他包括求职及老师要求所选网课等
图2 学生选择网课类型所占比例
2.3 网课时长和内容
有56.41%的同学所选网课单节时长在10-20分钟以内;49.57%的同学认为网课单节时长应该在10分钟以内;49.67%同学学习网课的注意精力在5-10分钟以内;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网课总时长在200分钟以下为宜。三成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较为枯燥,提不起兴趣。在学生反映的意见中,有些专业网课过于赘述基本知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网课重复,失去了网课查缺补漏等特点,也是学生提不起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网课学习模式和现状
79.8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进行网课学习,85.37%的同学在学习中获得了新的知识。然而,在网课学习中经常参与互动讨论的只占有21.27%;此外,41.32%的学生认为在网课学习中提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回复。71.7%的学生一周多次使用网课学习。95.54%学生使用手机作为学习网课的设备;手机上存在的存在两个学习软件的学生占49.92%,手机上存在三个及以上的学习占37.27%,27.59%和10.58%的学生认为较多的学习app不方便以及非常繁琐,80.86%学生喜欢“有统一的app”这种学习模式。在网课考核模式中,期末测试分占比最高。而几乎所有网课考核中都有选择填空这些基本题型。然而一些填空、简答等题型由于系统机制不够完善,只认标准答案,引起很多误判错判。在学习优势调查中,“可反复观看”占比最高,占79.24%,其次是“不受时空限制”,占63.29%;在存在问题调查中,“师生互动缺乏”占比最高,占51.85%。15.44%的学生仍存在刷网课行为。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高校网课教学存在以下急需改进的方面:
3.1 单节网课时长较长,内容较枯燥
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与网课单节时长严重不对等,在网课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导致对于一些较长时长的网课,学习时无法全程集中注意力且积极性降低,造成资源浪费。此外,有些网课内容不精简,老师讲课较枯燥也是一种缺点。
3.2 重视度不够
有近七成学生选修网课的原因是为了增加学分,有近六成的同学除了学校统一安排学习的网课外没有选择过任何其他网课,甚至还有部分同学存在刷网课的行为。由此可见,虽然网课有传统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对网课重视度不够,会出现网课资源浪费等现象。
3.3 平台较分散
近年网课发展较快,网课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学习较为分散。大多数人为了学习网课不得不在多个平台学习,影响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效率不高,学生普遍渴望有统一的网课学习平台。
3.4 学生反馈得不到及时答复
学生提问得不到及时回复是网课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度不高。大部分学生仅偶尔参与课堂讨论,少数学生从未参与过。
3.5 系统不完善
一些网课平台系统极其不完善,一门课程能在几小时内看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出现了网课代理,少数同学存在为了节省时间而刷网课的行为。
4 总结
网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但是在网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学生对网课持消极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适当设定教学时间,平台应精简学习软件,及时升级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 2019(18): 66-67.
[2] 金哈斯. 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探析: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支持与共享为例[J]. 阴山学刊, 2019, 32(1): 109-112.
[3] 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思考——以H校网络课程教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18(18), 270-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