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五育融合美育课程创新与实施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文松,李鹤

吉林市亚桥中学,132001

摘要

本文以跨学科视角探讨了初中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施,旨在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美育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讨了跨学科融合和五育融合理念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在跨学科视角下的美育课程创新中,论述了融合科学、文化、社会等学科的美育内容,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与项目,以及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跨学科融合美育的效果。在五育融合美育课程实施策略部分,详细探讨了教师团队的构建与培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及跨学科合作与学生参与的促进策略。通过对初中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施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旨在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

跨学科融合;五育融合;美育课程创新;初中美术教育

正文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五育融合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成长空间,使他们能够在道德、知识、体魄、审美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全面成长。而在这一多元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跨学科视角下的五育融合,正是对传统美术教育进行革新的重要途径之一。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理念,可以促使美术课程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培养其艺术技能,还能在情感、思维、身体和实践等方面全面提升。本论文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如何创新设计和实施初中美术课程,使之更好地融合五育理念,以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学生。

一、跨学科融合与五育融合理念

(一)跨学科融合的概念与背景

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互补,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这一概念的背后反映了现实世界中问题日益复杂,需要综合性思维和能力来解决的现实。跨学科融合的核心理念在于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观点相结合,以创造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在教育领域,跨学科融合可以促使学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问题,培养跨越学科边界的创新能力。

(二)五育融合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五育融合理念汇聚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要素,旨在实现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体育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素养,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五育融合的特点在于将这五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相互融合,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多元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挑战。

(三)跨学科融合与五育融合的关联

跨学科融合和五育融合理念有着紧密的关联。跨学科融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五育融合强调不同育人目标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将德、智、体、美、劳等多个育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更丰富的教学环境。例如,在美术教育中,通过跨学科融合,可以将美育与智育、德育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质。这种关联使得跨学科融合成为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美术课程特点分析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此时,他们对于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创意思维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容易受到美育教育的影响。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受到限制,需要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美育教学方法。

(二)美术课程在五育融合中的作用

美术课程在五育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美术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美育),还能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培养自信、耐心和毅力(德育),学习艺术史和文化,拓展视野(智育),参与绘画、雕塑等实践活动,促进身体的协调性和运动技能(体育),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劳动教育)。因此,美育课程在初中阶段可以有效实现五育融合,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现有美术课程的问题与挑战

然而,目前的美术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有些美术课程可能过于强调技术性训练,忽略了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美术课程也可能在教材选择上较为单一,缺乏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教师可能面临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多元目标的困扰,同时也需要面对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挑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初中美术课程时,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跨学科视角下的美育课程创新

(一)融合科学、文化、社会等学科的美育内容

在美育课程的设计中,融合科学、文化、社会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通过学习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学生可以了解到与数学相关的几何概念;通过探讨艺术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促使学生对历史、地理等学科产生兴趣。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多重内涵。

(二)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与项目

跨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可以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设计与光线、颜色等相关的绘画项目;在历史与文化课程中,引入艺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此外,也可以引入团队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在跨学科合作中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跨学科融合美育的效果

现代技术手段为跨学科融合美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数字化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在线资源等,可以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创意艺术项目、模拟科学实验等,深化对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理解。技术手段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分享,进一步丰富跨学科融合美育的教学效果。

四、五育融合美育课程实施策略

(一)教师团队的构建与培养

在实施五育融合美育课程时,构建一支专业且跨学科背景丰富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教师是课程的核心推动者,他们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效果。

首先,建立教师团队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美育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艺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概念,以便将跨学科融合融入课程设计。拥有多样化的学科背景,如数学、历史、科学等,可以为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其次,教师的跨学科思维和合作能力也是关键因素。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可以通过组织交流研讨、参加跨学科培训等途径来实现。教师应当具备探索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跨学科融合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此外,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可以促进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团队的构建与培养还需要考虑定期的专业发展机会。举办教学研讨会、专题讲座,邀请跨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都有助于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应当不断反思和调整课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实施五育融合美育课程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确保课程质量和多样性的重要环节。通过从不同学科中获取教学资源,并将其整合到美育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材、案例和多媒体资料来支持跨学科融合。这些资源可以来自数学、历史、科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引入相关概念和实例,丰富美育课程的内涵。例如,通过探讨数学中的比例和比例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在绘画作品中应用尺度变换的技巧。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专门的跨学科教学资源,以满足五育融合美育课程的需要。这可能包括跨学科课题研究、实践项目、实地考察等。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时期的历史背景,然后创作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可以促使学生在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个领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平台或线上资源库,将课程资源进行共享。这样的共享机制可以让其他教师也能够受益,从而促进更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线获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

三、跨学科合作与学生参与的促进

在实施五育融合美育课程时,跨学科合作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推动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跨学科合作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跨越学科界限,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同事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可以与数学老师合作,探讨透视原理的应用;或者与历史老师合作,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项目策划,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被赋予一定的自主权,参与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主题,甚至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这种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到课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跨学科课题研究,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主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自己的项目中。

结语

本文以跨学科视角探讨了初中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施,旨在通过融合五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跨学科融合和五育融合理念的深入剖析,我们认识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有助于丰富美育教育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多元能力。在分析初中美术课程特点的过程中,我们理解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美育课程在五育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现有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跨学科视角下的美育课程创新的讨论,我们认识到融合科学、文化、社会等学科的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项目,以及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效果,都是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的重要策略。这些创新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美育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张雁.基于“五育融合”初中美术“融学课堂”的实践策略[J].好家长,2023(10):47-49.

[2]岑彩娟. “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教学中“五育”融合的思考[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二),2022:4.

【本文系2023年度吉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五育融合视域下美育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HYB23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