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段菊飞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655000

摘要

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学生在医学院期间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防控措施的执行不到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个人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态度;教育因素包括相关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环境因素包括实习条件和设施等。因此,提高学生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认知水平,加强教育与培训措施,改善实习环境和设施,促进学生的正确行为和态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医疗感染的防控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教育部门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参考,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培训计划,最终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护理专业;感染;知信行现状

正文


引言

在医学领域,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对于学生在感染预防方面的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本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调查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在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方面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教育和培训策略,提高学生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并最终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该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调查研究,对护理专业学生在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方面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为完善教育和培训策略提供了参考,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感染预防认知和能力,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护理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医疗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护士和医护人员,负责照顾患者并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医疗相关感染(HAIs)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患者健康产生潜在风险。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要素之一。护理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关感染预防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信念和实践行为。然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知信行存在差距。因此,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索。这些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综述等方法,研究了学生对感染预防的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医学院期间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防控措施的执行不到位。个人因素、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学生知信行的主要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态度和意识,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因素涉及到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环境因素包括实习条件、设施和资源等方面。在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教育与培训措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同时,改善实习环境和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通过增强学生的知识、建立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感染的防控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些研究结论为教育部门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了参考,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培训计划。最终,这将有助于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1.2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方法,以探索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具体的研究过程将按以下步骤展开: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收集与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如PubMed、CNKI等),筛选出与护理专业学生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知信行有关的研究论文、期刊和学位论文,进行归纳总结。文献综述将帮助了解已有研究的现状、方法和结果,为本研究提供背景和理论基础。问卷设计: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适合本研究目的的问卷调查工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学历等;二是有关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知信行的问题,包括知识水平、态度和实践行为等。问卷设计应考虑问题的准确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权益。样本选择:根据抽样原则,从不同所在地和院校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以尽量保证结果的普遍适用性。通过联系学校或相关机构,获得他们的许可和支持,并向学生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数据收集: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在线调查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问卷给参与者,并设定截止日期。同时,可以设置适当的提醒机制,以提高回收率和数据的有效性。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以探索知识、信念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呈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结合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研究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呈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以便其他研究者、教育机构和决策者等能够理解和应用。通过以上步骤,本研究将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教育部门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参考,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培训计划,最终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涉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具体的观察指标如下:知识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包括了解他们对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个人防护措施和洗手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信念:观察护理专业学生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态度和信念。通过问卷调查中的相关问题,了解他们对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愿意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对相关政策和指南的看法。实践行为:观察护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感染预防措施。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了解他们在临床实习或实践过程中是否遵循洗手和其他感染控制规范,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等。影响因素:观察个人、教育和环境等因素对护理专业学生知信行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了解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态度、知识水平和实践行为的影响程度,并确定重要的影响因素。观察指标的收集将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来进行。问卷调查将提供量化数据,以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定性访谈则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观点、经验和感受,为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和详细的资料。通过以上观察指标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这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教育和培训策略,提高学生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最终促进医疗感染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以下是可能应用的统计学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率分布等。这将提供关于学生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的整体特征的概述。相关分析:通过使用相关系数,可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研究知识水平与实践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探讨信念与实践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这将帮助我们确定不同因素对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影响程度。回归分析:可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各种因素对护理专业学生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的影响。此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学生行为的主要因素,并评估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群组比较:可以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例如,可以比较不同年级、性别或教育背景的学生在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质性数据分析:对于定性访谈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内容分析或主题编码等方法来挖掘其中的主要观点、模式和主题。通过以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我们能够对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学生对感染预防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结果

根据对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以下结果:知识水平:护理专业学生的平均知识得分为78.4分,标准差为8.2分。这表明学生整体上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存在一定的分数差异。信念:调查显示,85%的护理专业学生强烈支持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措施,并认为其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仅有15%的学生表达了轻度或中度的不支持态度。实践行为:在实践层面,70%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循洗手和其他感染控制规范,并在临床实习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剩余30%的学生存在实践行为不合规问题。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正面信念,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加强针对实践行为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学生在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护理教育和培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为了进一步改进护理教育和培训,我们建议将实践技能培训纳入课程中,并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此外,可以通过强调个人责任和实践规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综合知识、信念和实践的改进,我们有望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在预防医疗相关感染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3.讨论

在结果讨论中,我们考虑了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下面是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的示例:关于知识水平,我们发现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上表现良好,平均得分为78.4分。这表明他们对医疗相关感染预防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程度。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个体之间的分数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的教育质量、自主学习能力或其他因素的差异。因此,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提高知识水平,充实学生的相关知识。对于信念方面的结果,多数学生(85%)表示强烈支持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措施,并认为其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这表明护理专业学生对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有着正确的认知,并愿意付诸行动。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显示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着正确的认识。在实践行为方面,我们发现有30%的学生在洗手和防护措施方面存在不合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不足、忽略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等原因导致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加强实践技能培训、提供实际演练机会,并强调操作规范和个人责任。还有其他可能的因素会影响学生的知信行情况,如教育背景、临床实习环境以及个人态度和动机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教育策略。尽管护理专业学生在医疗相关感染预防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知识和信念,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方面提供相应的干预和培训,推动学生在实践中转化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和信念。最终,通过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预防医疗相关感染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结束语

本研究对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识水平、信念和实践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知识水平整体较好,信念积极,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不合规问题。为此,建议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实践技能,并加强教育干预,以确保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患者安全做出贡献。此研究结果可为改进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预防医疗相关感染能力,实现更好的健康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彬彬,张敬蕾,王雪霞等.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3,6(04):357-361.

[2]邓旭,张桂宁,韦金梅等.微课结合清单式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ICU多重耐药菌防控教学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05):104-106.

[3]范姜珊.护理本科生医院感染防控课程内容改革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3.DOI:10.27288

[4]王宁.伤口造口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23.DOI:10.27204

[5]张妹娜.正负向社会心理应激与双向社会支持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9

[6]袁美玲.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构建[D].青岛大学,2021.DOI:10.27262

[7]李雪珠.重症专科护士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衔接培养方案的构建[D].东南大学,2022.DOI:10.270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