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老年人;冠心病;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正文
随着经济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人均年龄不断增长,老龄化已趋于全球化的趋势。目前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已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自我护理能力是临床生活中患者进行自身评估、产生并实施自我护理行动的能力。患者增加对慢性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以减少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另有研究显示[1],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来分析其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从2018年9月—2019年2月内蒙医院心内科患者中抽取60名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无严重心脑血管合并症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3)患者年龄≥60周岁的老年患者。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2)不愿意参与本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该量表由郭丽娜[2]修订翻译。量表43个条目,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好。问卷Cronbach's α仅系数为0.920,具有较好的信度。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该量表由肖水源[3]编写,量表有三个维度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问卷Cronbach's α仅系数为0.920,具有较好的信度。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该量表由朱宇航[4]修订,量表共有20个条目,有两个维度。问卷Cronbach's α仅系数为0.886,该量表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调查方法
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入院的患者,发放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法。
2 结果
2.1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分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12.62±18.51)分,自我概念(21.87±5.33)分、自护责任感(16.10±3.26)分、自我护理技能(32.90±4.87)分、健康知识水平(41.75±9.99)分。
社会支持总分(41.25±10.94)分,客观支持(11.83±3.48)分、主观支持(21.72±6.45)分、支持利用度(8.15±2.29)分。积极应对方式(35.05±4.78)分、消极应对(22.88±5.44)分。
2.2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表1 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指标 | 相关系数 | 自我概念 | 自护责任感 | 自我护理技能 | 健康知识水平 |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 |
客观支持 |
r | 0.080 | 0.154 | 0.095 | 0.405** | 0.272* |
主观支持 | 0.196 | 0.225 | 0.318* | 0.406** | 0.446** | |
支持利用度 | 0.207 | 0.117 | 0.144 | 0.431** | 0.372** |
注:**在显著性水平P<0.01,*在显著性水平p<0.05.
表2 自我护理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指标 | 相关系数 | 自我概念 | 自护责任感 | 自我护理技能 | 健康知识水平 |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 |
积极应对 | r | 0.138 | 0.127 | 0.033 | 0.420** | 0.311* |
消极应对 | 0.237 | -0.182 | -0.064 | -0.506** | -0.420** |
注:**在显著性水平P<0.01,*在显著性水平p<0.05.
3 讨论
自护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患者有一定的自护能力的。该量表中自我护理技能得分最高,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最低。说明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未得到临床重视,积极性未被调动。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主观支持得分低,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高,说明患者获得的情感支持少,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的支持利用度高。应对方式整体处于平衡水平状态,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自护技能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这表明自护能力越高的患者其社会支持也越高,主观支持对患者的自护技能有帮助和提高。自护能力水平的总分和健康知识水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这反映出自我护理能力越低的患者对疾病的负面处理就越多,导致疾病的复健程度就越差,如此恶性循环。这意味着患者应积极应对疾病,积极学习疾病健康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由此可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程度占据主导地位。
4 结论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着较强的联系,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为目标,建立良好的护患合作模式,为病人设计个性化护理方案,鼓励病人正视冠心病;调整健康教育方式以期提高宣教的有效度,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桑甜,丁淑贞,王建荣.健康素养在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5):327-330.
[2] 郭丽娜,余溯源,赵 杰,等.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用于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研[J].重庆医学,2018,47(33):4266-4268.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98-100.
[4] 朱宇航.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卫生统计,2016(4):194-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