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程助力美术课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涛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学116014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微课教学进入初中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重新得到了重视。微课具有简短性、灵活性的特征,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下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对每堂课的重难点进行自主巩固学习。微课的应用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

初中;美术;微课;核心素养

正文


前言

现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学生以及教师应有的重视,部分教师对美术教学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导致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不到发展。为改变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成效,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被应用于美术课堂之中。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的必要性

(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领域中最为热门的概念之一,其包含了文化知识、技术技能、认知态度以及情感感悟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美术作为初中阶段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核心素养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识读素养。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美术作品主要表现为图像的形式。因此,图像识读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观看、识别以及解读的素质能力,是最为直观的素质能力。(2)美术表现素养。美术表现素养主要是指通过一定媒体、技术以及美术语言的运用来进行自我意图及情感表达的一种素质能力,它不同于美术创作,具有着显著的普适性和育人性。(3)审美鉴赏素养。审美鉴赏素养是美术教学中学生必备的一项素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审美对象给予的判断、评价,并能通过相应的方式来进行自身审美观点的表达。(4)创意实践素养。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以自身创新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创意实践素养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学生通过自身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发挥,来进行自己想法意图表达的素质能力。(5)文化理解素养。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了解、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情感,同时也要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给予理解与尊重,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解素养。由此可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其教育内涵广泛、深刻,对于具体美术学科的教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教育指导作用。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

首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美术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当前教育形势下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学习,同时更应注重自身美术学习品质、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动态整合,对其的有效培养进一步地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素质教育理念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指导理念之一。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为全面、科学的教学目标,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美术关键性能力的培养,以此更加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二、微课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造型—表现”领域的应用

美术中“造型—表现”领域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所利用的线条、颜色、材料、方式等,可以使创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得以呈现。此过程的学习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想象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此类内容时,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利用有关造型进行情感的表达。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课堂重点细化,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学习。

例如,在教授《色彩与生活》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搭配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逐步养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但学生在理解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以及学习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时总是容易混乱。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原色与间色色彩的特性以及配色的技能。学生通过对这两部分的学习,可以认识原色以及间色的定义,在了解色彩作用之后,可以对色彩进行大胆的运用。这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造型—表现”这一课程领域的教学重难点。

(二)微课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应用

美术中“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设计意识,主要是指学生运用一定的材料和手段,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思考设计与制作。因此,教师在制作这方面的微课时要偏向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的设计与实际相结合,使其设计成品的制作有现实性,帮助学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培养其“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让其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微课在“欣赏—评述”领域的应用

美术中的“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对画作进行赏析,教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学习作品中美的地方的实际方法。这过程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其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寻找能体现积极向上情感的名作,对学生起间接的引导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使用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应该不断开展研究,促进微课的应用及发展。微课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让学生的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可以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梅若凡.微课教学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2]刘靳然.农村初中美术“微课”教学案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