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诗琦

​南昌三中高新校区 330096

摘要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也随之而发展。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都太过传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造成了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小学音乐老师在讲课时,若能将各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方法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音乐的含义,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眼界和修养水平。浅析在信息化条件下,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工作。


关键词

信息时代;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儿童的音乐教育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音乐是人类文化的杰作,它的科学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又可以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参与到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中去。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必须将现代的教育因素充分地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生动的音乐教育资源,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去。此外,通过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各地的音乐文化,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整体素质

 

1.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1.1加强对音乐理论模块的学习

一般来讲,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乐理知识、视唱教学、音乐欣赏。而音乐理论的学习又是音乐教育中最困难的一项。由于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没有高层次的思考能力,他们的心理还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因此,如果老师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来进行讲授,那么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乐理知识的含义,从而造成了音乐课程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适当地融合进去,利用录像资料等为学生展现出现实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对所学的乐理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教学产生更高的重视,从而让学生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得到更大的自我提高。

1.2充实欣赏版面上的音乐教学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工作,既要让学生对乐理有足够的认识,又要全面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在过去的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经常会利用音频播放和自我演奏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现音乐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感觉刺激比较小,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小学生参加音乐知识的兴趣。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录像资料和与音乐有关的动画等进行整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音乐的美感。比如,在进行《糖果仙子舞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可以利用与树林有关的视频、动漫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森林的韵味和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整体素质。

 

1.3对视唱教学进行改进

在基础教育中,视唱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师都会利用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然而,这样一种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很难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激发起来,也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中,学生无法真正地学会歌唱的方法。在现代的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老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源,来让学生们对音乐韵律有更多的了解。老师们还可以与白板等教学设备相结合,从而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进行全面优化,从而进一步地巩固和完善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成果。

 

2.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小学校因应试教育而忽视音乐教育

在目前的社会,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校对音乐学科的教学重视程度较低。少数的老师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时,经常采用“老师带”的方法来进行,这样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而且,这样一种单一的方式,也不能使学生对音乐中所传递出来的美的情绪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从而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中所学到的东西不够充实。部分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了录像的方式,但没有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大多数的学生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仅仅是单纯地听着音乐,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到它的魅力。此外,因为缺乏重视,所以在进行备课工作时,不能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象结合,从而造成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没有很大的意义。

 

2.2不能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

目前,人们过于重视素质教育,音乐往往被用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辅修,使得老师不会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认识程度都比较差,所以他们不能很好地将老师所要传递的音乐内容给吸收进去。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必须利用到一个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特定的音乐课程教学环境中,大多数的老师都无法对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科学的利用,他们只会用多媒体装置来进行音乐的播放,而对其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却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的老师都不能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曲目分析、节奏技巧展示和声音转换分析等工作,他们只能利用设备来搜索并播放相应的歌曲和音乐配合视频。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中,缺乏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习的内容,因此,学生很难拥有充分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利用自己的兴趣,有效地进行与音乐有关的知识的学习,从而造成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不佳。

 

2.3对小学音乐课的重视程度

在初级教育中,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主要的科目,所以老师们在这方面花费的精力也比较多。在学校里,虽说有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科目,也会有一些考试,不过考试的题目,都比较基本,比较容易,所以并不用太多的时间去琢磨。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越来越低。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老师,只有在适当的指导下,才能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会到音乐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老师的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充实,老师可以利用对音乐曲目的可视化和动态化的展示,让学生可以对音乐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认识,也可以唤醒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可以积极地去探究与音乐有关的内容。

 

3.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3.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小学音乐教育的资源

在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资源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音乐教学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动态特性的活动,所以,老师们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而是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比如,老师在进行《四小天鹅舞曲》的教学时,可以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获得各种与教材和音乐有关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教材。老师可以把它们当作是学生在课后的扩展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认识到音乐的整体。其次,老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这舞蹈的背后,了解这舞蹈的创作者,从而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首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意蕴和灵魂。而后,通过全面系统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在空闲的时候,进行知识回顾和探究,从而通过音乐课程,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3.2运用可视化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趣味教学

在过去的小学音乐课中,老师一般都是通过播放录音带来进行音乐课的讲授,而学生则是单纯地去听或者去唱,这样的讲授方法只会使学生进行一些机械性录音,而不能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也要灵活利用这些信息工具,以更为多样的音乐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的热情。老师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开发各种新的资讯工具,将有关音乐的资料转化成视觉资料,在梳理中加入适当的动画,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容易地了解到所学的东西,从而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对音乐的了解之中。比如,在《新疆舞曲》这一节的教学中,由于它是一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的歌曲,老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领唱,就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老师可以利用资讯具收集和整理有关拉萨的资讯,找到一些有特点的视频给同学看,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最后,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喜欢这些民族的文化。

 

3.3在微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微课,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形式相对于常规的授课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更为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知识学习经验。微课的教学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在老师讲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内容对课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从而提高后续的教学工作。每一微课之间有着密切的递进关系,其难度也是一步一步递进。对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们可以重复播放,并且做好笔记,然后向教师请教。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口头化和重复化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音乐课程中获得更多的乐理知识。在学生进行初级学习后,老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次模拟视唱,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狮王进行曲》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让课堂的学习更加生动,从而使学生们愿意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来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另外,网络微课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对音乐知识的自主探究,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中更好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

 

3.4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情绪的传达和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育

歌曲中,包含了作曲家非常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只有将自己完全代入到这首歌之中去,去体会,才能真正地理解这首歌所要阐释的内容。老师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好地将音乐的情绪表现出来,利用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歌曲的内容相联系,让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对音乐进行更为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对与红色内容有关的音乐进行学习赏析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与之有关的影视材料,让学生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故事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黄河颂》中的具体内容,制作相应的教材,并根据教材中所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壮阔,从而更好地了解到这首歌的深层和含义。此外,老师也必须提供有关抗日战争影片的素材,使同学能够更完整地认识到作者的生活和生活,从而在培养自己的国家情感的时候,与这首歌的背景产生更明显的共鸣。最后,使音乐成为一种传递情感、培养精神、提升素养的工具。

 

3.5家校互动式教育,对学生的课外研究进行检查

家校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但能使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更能发挥其作用,也能使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重视音乐。通过“直播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老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质量。此外,通过与父母共同参与音乐教学,探索音乐内容的形式,也能明显提高音乐内容教学的互动性。在空余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了解,从而更好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发展状况和需求。比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一段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线上的交流,与父母合作,使音乐教育进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孩子在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音乐

 

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师要善于运用、敢于运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实音乐的内容,并利用现代的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立体的音乐资源,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读懂音乐、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最后,让他们能够在直观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和精神。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和精神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引起他们的情绪共振,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茅巍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0 (3) :1.

[2]尤凤.“互联网+” 时代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索[I].中小学电教综合 2021 (5) :2.

[3]茅巍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坟园地 2020 (3) :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