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新课改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期,它要求小学教育既要强调知识的传递,也要注意提高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显然,传统的单一式的、被动式的知识教育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小学教育,这就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双减”的新思路融入到小学的数学教育当中,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方式去认识,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在新时期,我们所提倡的“优良的课堂”应该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它已从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单纯的听课转变为两者结合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小学生的课程教学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一、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新要求
对小学数学教科书提出了体验式的要求,认为数学教师创作的数学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使其在课堂上具有鲜明的优势。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科目,它包含了计算购买价格,学生步行上下学的速度,家庭收入以及手机号,诸如此类。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小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日常问题。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在教师的教学中,已不再是单纯的“教”和“问”,我们可以通过体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来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会逐渐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尤其是老师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知识与教室结合起来,运用数理与实际应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增强问题的处理和知识。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的心理状况非常重要。上课的时候是很紧张的,在此期间,同学们要掌握好自己的学业。在传统的数学教育里,学生们都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采用“双减”的方式,缓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有了这种兴趣,他们就能在班级里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上也能充分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增强学生自主性
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员自主规划,自主反思,使自己在学习与巩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双减”可以免去许多繁杂的手续,使他们能够做出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知识中拥有自我的自觉,并且能够独立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同时,小学生在课堂上也会积极参与,与老师、学生的密切接触,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节。在课外的时候,小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反省,及时的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在学业上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双减”的大环境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老师要确定自己的教育方针,在班级里,以同学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解决问题时,不要用记题型来解决问题,而是以一种了解与思索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数学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协助同学们完成班级作业,而且,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员们也可以放松下来。在课后的学习任务中,可以向有创意、有目标的问题提出质疑,减少了部分自动化的任务,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充实和提高,使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考能力,为将来的学业打下扎实的根基。
三、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还不够完善,有些老师还采取了“填鸭式”的传统的、过时的、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在教室里,与同学们没有太多的沟通和互动;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不同的班内,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在课程的设计上,老师并未注意到这一问题;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缺陷,有些老师只在课堂上讲授,没有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和练习,也没有注意到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的学习方式。这一切都制约着小学教育的发展,制约着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革。
四、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施“双减”的大环境中,课后压力有所缓解,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教学布置,以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老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采取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更加快乐、更加轻松。
(1)教学方法常用常新,教学氛围轻松愉悦
良好的教室气氛对同学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愿意在枯燥的教室里学习,因此,老师要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应抛弃传统的“灌输式”,防止“一成不变”的教法,要善于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例如,老师可以在现实教学,通过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认识到,在生活中,数学是多么的重要。老师也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笑声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在“位置和方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我来绘制地图”的活动中,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聆听老师的叙述:“图书馆在学校的南侧15°,与教室200多米,而操场在图书馆的北侧,距离一百多米的地方。”让学生把这张图绘制出来,看谁的地图最准确。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教室里积极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和竞赛,使他们彼此间更加和谐,既可以实现素质教育,又可以减少学业上的压力。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
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编排,要考虑到课程的难度和课程的数量。小学生的功课负荷之所以会加重,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课堂上的内容太难或太多,导致课堂上的知识无法全部消化,课后的家庭作业也难以顺利地做完,从而给学生的学业带来沉重的压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按照“近期发展区域”的原则,合理安排适当的难度和适当的课程,在保证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做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困难,要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这样既可以让他们的知识更加扎实,又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把所学的东西教给他们,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想,让他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做可以从根源上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要使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分析、归纳、对比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规则,并以此来建立自己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每个单元的复习中,老师会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一般到特定,从理论到案例,让孩子们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数学的观念,即使他们对所学的东西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二)优化课后安排
目前许多老师都在坚持“题海”,相信只要多练习,就可以掌握自己的知识。但是,这样的课外实践不但没有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厌学、弃学等不良情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让他们在放松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1)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根据我国的政策,小学一、二年级不安排家庭作业,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写的作业一般不会少于60分钟,因此,老师们在布置任务时要做到“少而精”,避免“题海战术”。此外,除了常规的书写作业,老师也会安排一些实际的练习,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在教室里,老师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圆,还教会了他们如何用指南针来绘制圆形。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作业时,请同学们使用指南针和尺子来进行设计,看看哪个同学的作品最漂亮。这种布置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圆形绘画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发挥创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设计,并且愿意做一些家庭作业。
(2)优化托管服务
我国推行强制学段的课外托管,即强制学龄儿童在放学后到校外进行托管,与家长上下班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放学后有更多的机会待在家里。但也有人觉得,课外活动只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并不关心他们在干些什么,所以,即便是在放学之后,他们也会将自己的功课拿到家里,然后再回来,但是仍然要求做同样的功课,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的睡眠和高的学业负担。因此,老师们要对课外托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他们能够在这期间尽可能地做好功课,从而减少他们的学业压力。此外,托管服务也为同学提供了更好的家庭辅导,在家庭作业中出现不懂的问题时,老师会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指导,让他们在放学后可以安心地做功课。而托管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教育的平等,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家里做功课,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课外托管,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3)利用家庭教育环境
在实施“双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家庭背景相关的课堂问题,减少了课后额外的补习,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学生们从全面的研究中解脱了,他们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去探究和创造自己的数学,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在充分认识到“双减”的教育优势后,父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育功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从而使他们获得了最好的学习结果。例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微课”的方式,让同学们找到了学习的关键,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活探索,生活中有哪些是克和千克的表达方式,亲身体验了一下,使用了质量的单元,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把老师和家庭的氛围结合起来,减少了课后的补习时间,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要点,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和父母一起工作,并产生了学习的回馈,在课堂上,老师要解答同学的疑问,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性。
(三)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鼓励老师发掘学生的日常活动,实施实践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学的认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灵活地使用所掌握的能力来处理某些问题。在此小学上,小学数学老师可以主动地发掘并灵活应用其中的一些数学要素,这是一种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讲授“百分比”时,老师会列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百分比。如“某橘子果汁中所标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节能灯出口国,其出口比例高达80%”“一件名牌的外套,上面标注的是90%的羽毛”“小明说他读了一本书40%的篇幅”……尽管小学生年纪尚轻,但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体验,老师将其归纳为学生的日常活动,既能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又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现实中的“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百分比”进行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从而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
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双减”大环境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课堂和课外两个层面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达到缓解学习压力的目的。“双减”的实施,还有待于老师和父母们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双减”政策,才会真正的实施,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玲.减负高质,练出精彩:浅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8)
[2]卓丽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97-98
[3]黄淑珍.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4]郑雪根.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第15期
[5]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