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小珊

寻乌县城南小学342200

摘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逐渐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传统上,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阅读为主,强调理解和吸收文本内容。然而,仅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写作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逐渐引入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正文


前言:

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与总结文本内涵,提取信息和思考问题等方法来增强理解能力。而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达,并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和模仿优秀的文本,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并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从转变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保证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综合的语文学习体验。首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互动,学生能够加深对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等语言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的课文和文章,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清晰度。其次,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而在写作中,学生需要进行思考、整合和组织,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对美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可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既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教师和家长应共同支持和推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更好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行动困难型

面对阅读写作很多小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既害怕又没有兴趣的感觉,他们阅读没有热情,更别提自行或者是主动参与写作了。读写动机的缺失是造成学生读写能力停滞乃至衰退的主要因素,许多学生对读写保持回避的态度,认为读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都知道,爱好是一切事物的驱动力,读写环节也是一样,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写作就不可能继续下去当前读写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新的教育理念到达这里的脚步比较缓慢,然后就造成了读写环节和课堂上写作训练的联系不够充分

(二)能力困难型

由于当前的中考阅读和作文题越来越难,很多同学都能用口头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但由于所掌握的高级词汇数量较少,难以用文字来表达,因此书面表达时往往不够准确。同时,由于学生对阅读写作技巧没有认知和基本的理解,还会导致写作时间过长,写作效率过低[2]。还有学生因为写作技巧不足,会出现不会看关键词,不会安排写作结构的情况。而且,现在的很多小学生不喜欢看书,他们的观察力和阅历都不够丰富,所以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写作素材[2]

(三)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单一

现有的语文阅读材料往往过分侧重于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对当代文学和综合性知识的涉猎。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影响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写作环节,学生通常只限于写某个指定的题目或固定的写作模式,缺乏自主选择写作主题的机会。这种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个性发展,也无法真正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方法

(一)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写作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语句非常典型,文字优美,具有十分重要的语言构建能力训练意义,是进行阅读训练的重要教材[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较短,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必须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其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写作的水平。利用这种方式,增强学生阅读获取重点内容的意识,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激发写作灵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这一课程时,对本节课程的理解而言,教师需针对描写四季景象的词组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描写还要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可以将词语的搭配改成“小草的眼睛”“野花的眉毛”吗?你还可以针对一年四季说出哪些词语呢?在引读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关键性的词语描绘。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审美,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感。并且在此基础上,挖掘文章背后的常识以及语言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地仿写,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不难发现,阅读文章中的内容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住阅读材料的生活性,深度挖掘其中的生活内涵,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读写积极性。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材料所具有的亲近感,从而增强其阅读和写作的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4]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蜜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展开生活化的教学。蜜蜂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对其具体的描写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蜜蜂,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状态,然后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班上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对动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教师也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能力

(三)结合教材,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积累

语文教材的编写是经过再三斟酌的,其中选取的内容都富含教育意义。因此,在开展阅读写作教学时,教师应该合理地把握教材的价值,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为阅读写作课程提供教学资料。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阅读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词汇认知能力。另外,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拓宽阅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5]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通过简短的词句,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画卷因此教师首先就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感,让其感受文字的韵味;其次要进行诗文的介绍和讲解,让小学生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认识到诗文这种文字语言形式。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其他短诗阅读,积累写作经验,发展核心素养能力

(四)延伸想象,增强学生写作乐趣

在阅读和写作环节中,老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并根据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后续的创作。编一个合理的小故事,并且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提升语言能力建构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把握小学生思维天马行空的这一个特点,引导学生对阅读教材进行延伸想象和写作并且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提升学生的文字感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棉花姑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到棉花姑娘找人捉虫的过程,体会动物和植物之间互帮互助的感情。同时,领悟作者在进行语言描写时的文字运用,形成自我积累和语言积累的良好习惯。在阅读写作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棉花姑娘和多少个小动物进行了对话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些动物吗棉花姑娘接下来会说什么呢?借助这样的题目理解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分析,这样的认识内容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观点。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延伸想象,展开续写,让学生在想象力的海洋中遨游,寻找写作的乐趣与灵感。构建新的写作学习框架,在自由感知领域内进行认识学习,同样在续写环节中享受到阅读写作课堂带来的乐趣[6]

(五)引导学生增加阅读和写作量

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也就是说阅读累积的内容可以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知识,随着岁月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组和句子,从而使他们难以了解文章内涵,因此感到非常沮丧。此外,不只需要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和规划,还要求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帮助学生拓宽阅读世界,加强写作训练。具体表现为:学校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和阅读设施;家长监督学生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自身读写能力的拓展中。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生阅读写作量的有效积累,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读写进步

(六)从课后评价的角度看

在教学课堂上,老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读写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读写水平,及时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读写情况。像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不佳,就不能拿一般性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7]。对于层级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布置更高层次的读写任务,而对于基础差,读写能力不强的小组成员,就要及时鼓励和认同,让他们也能获得认同感,从而激励他们将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只有进行个性化考核,学生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读写对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使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资源。传统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网络和电子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文章和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其次,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多媒体和互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工具,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通过互动教学软件,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也提供了创新的表达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博客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扩大影响范围,增加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8]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和支持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知民.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 少年写作, 2021(16):0113-0114.

[2] 高松.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 今天, 2021, 000(014):P.1-1.

[3] 黄文演.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方式[J]. 少年写作, 2021(4):1.

[4] 王伦淑.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25):2.

[5] 林燕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 学苑教育, 2021.

[6] 刘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有效策略[J]. 读写算,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