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老师们要不断地对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充分地将经典名著的优秀教学价值发挥出来,从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名著阅读学习与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并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案,进而全面提升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阅读名著教学的作用分析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
因为人们所处的年代差异,许多历史痕迹只有在经典作品中才能显现出来。利用名著中提到的不同场景和事件,可以让初中生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生活习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拿《红楼梦》来说,描写了四大世家的日常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情况,而其最后的结果又预示着封建社会的灭亡。此外,从《简爱》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本小说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表现出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2.促进语文知识的开放性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教材,当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会对课本上出现的情感进行套用,如果教材中没有提到这些,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名著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情感和文学知识,这是对教科书知识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好处。与此同时,名著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有帮助,它与教科书中被标准答案所局限的知识不一样,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无穷无尽的扩展,从多个视角来看问题,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3.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学生们可以利用名著中的词句,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名著中的情节联系起来,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中,好的词汇和好的句子能给学生带来大量的写作材料,让他们能准确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名著的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可以利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技能,所谓“书中自有金屋”,名著的阅读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1.尊重初中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律
同样一部经典作品,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个人情感与他们的个性特点、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应该尊重初中生的个性发展规律,让初中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去讨论自己的感受。就拿《朝花夕拾》教学来说。老师要帮助同学们理解作品的内涵;带领全班同学,深入地思考社会和生活。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后,语文老师可以以“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导入课程。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朝花夕拾》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并让同学们对《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藤野先生》,《无常》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初中语文老师可以让班上的同学们结合作品来分析《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在此基础上,结合同学们的答案,深入剖析了《朝花夕拾》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的同学觉得“阿长”话多,多事且粗野,有的同学觉得“阿长”很宽厚、善良、淳朴。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们阅读一些特定的文章,分析作者对“阿长”所代表的下层工人的情感,从而了解到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摧残,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2.挖掘名著核心价值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班上的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品读和赏析,帮助他们理解名著的核心价值。就拿《西游记》来说,《西游记》是初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大部分初中生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西游记》,看过电视剧、看过动画片,看过很多小说。但是,怎样才能让初中学生学会去感知课文小说,并总结故事要点,就变成了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初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和同学们讨论以前看过《西游记》后的感想,从而导入新的课文。问:请大家谈谈《西游记》中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什么精神?在以上问题被提出来后,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也就是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八到十二回唐僧出世,取经缘起;十三回到一百回的西方取经,修得正果。根据班上同学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再结合故事情节,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角色进行剖析。比如孙悟空是一块仙石变成的,经典的故事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真假齐天大圣,车迟国大战等等。孙悟空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即嫉恶如仇,坚忍,进取,追求自由。在对《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逐个剖析之后,语文老师可以以“奇闻大讲堂”为主题,请学生讲一讲西游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游记》全文,对其中的主要情节进行了分析。对《西游记》进行全篇剖析,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把握《西游记》的精髓,同时也是对其它经典作品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创设多样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过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缺少趣味性和新颖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还会引起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反感,这就造成了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很难保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和思维水平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和阶段,如果老师想要提高名著阅读的基础教学效果,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探究欲望完全激发出来,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对名著阅读有更强的探索热情和渴望,这样才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要使名著阅读气氛活跃起来,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多元阅读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感觉,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针对这种情况,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师要与具体化的阅读内容相结合,展开分析,强化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它不仅可以提高经典阅读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使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以及问题情境是最常见的名著阅读情境创设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情特点、具体名著内容及教学需求为依据,对其进行甄别,提高阅读情境与教学需求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4.引入背景知识,扩展学生对名著内涵的了解
在初中名著阅读课中,引入背景知识不仅是一个关键环节,更是关系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传统的名著阅读模式中,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到对背景知识进行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造成了名著阅读模式的不完善,还影响到了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每一部名著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创作背景,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主动地将背景知识融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实到名著阅读教学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经典名著主旨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经典名著背景知识的介绍,一方面能够适当地弥补传统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对文章核心思想的掌握,从而使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全面地提升。
5.指导阅读方法,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理解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让他们可以独立地阅读名著,不断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就对教师实施指导性阅读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少关注学生的阅读生成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难以实现理想的名著阅读教学目标。面对这些不利的情况,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重点,要主动地引导学生掌握好自己的阅读方式,这样既能让学生拥有一种科学的名著阅读方式,又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6.重视文化元素渗透,在名著阅读中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
对文化的认知和继承,既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关键。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所涉及到的作品很多,其中包含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名著,每一部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也是老师提高学生对文化理解和传承素质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以此为基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对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注重对学生的文化元素渗透,这样一方面能够在名著的阅读过程中,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还能够锤炼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精神,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态度,提高学生理解、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能力,从而凸显出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7.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提升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
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探究性,不仅减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还会对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通过对名著的交流与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名著阅读体会相互补充,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互动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加深他们对名著内涵的认识。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标的思想,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交流。它既能加强经典文本的交互性,又能突出学生在经典文本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灵感,扩大了他们对名著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体会到与同学进行互动学习的乐趣,进而成功培养出他们的自主阅读及合作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并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逐渐探索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更全面的解决办法,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阅读习惯的同时,将具体的阅读技巧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鼓励他们和小组成员一起对有关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丰富、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居强.想读会读乐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反思[J].广西教育,2020(41):50-51.
[2]胡家锁.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从南京市近两年的中考作文题谈起[J].语文学刊(教育版),2020(6):157.
[3]朱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4]苑学冬.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
[5]王佳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