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唐笑

祁阳市浯溪第三中学426100

摘要

在核心素质的观念下,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父母们也期待通过学校的音乐课程推动孩子的全方位成长和提高其核心素质。因此,许多初中生本身就拥有一些音乐知识,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们也需要根据当前的学生特性,对音乐教育进行改良,寻找一条真正有效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核心素质。首先,本篇文章阐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含义,接着,指出了在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且针对这些挑战,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途径

正文


引言

随着音乐教育的日益被关注,以及各个学科逐渐进行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来看,现在的初中生的音乐素养相较于过去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品质有着更高的期待,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都对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构成了新的考验,唯有紧跟时代潮流,持续改进教育手段,探寻出培育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有效路径,才能实质性地提高教育成果。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

目前,音乐核心素养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因此,本篇文章将对其含义做出总结。虽然音乐核心素养和其他素养的含义各异,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断言,音乐核心素养是一个基于核心素养并且具备独特学科属性的理念。在核心素养的内涵的基础上,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对于音乐的思考能力以及学科的精神,必须依赖专门的音乐理论和技术进行训练;第二,对于音乐的审美品味以及价值观,则需借助音乐的熏陶,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并且提高他们的正确判断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善于反省,并且积极寻求新的学习方法;最后,对于了解自己,并且发展个人的音乐生活技巧,必须把音乐的情绪理念以及情绪的表现形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推动学生的生活模式向着正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必须体现其科学、时代以及民族的属性。基于此理念与目标,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所面临的挑战。首先,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未达到预期的科学水平。许多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意识到必须对旧的教育方式进行更新,但是,在寻求更好的教育策略的探索过程中,因为缺少前沿的科技观点和技巧的引领,使得教育的科学性受损,这不只影响了教育成果的提高,也引发了效率较低的课堂现象。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到,当前的音乐教育模式并未充分考虑到对音乐核心素质的培育。当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尝试创新的教育模式,却忽视了对当前音乐潮流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喜好的把握,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的课程设计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去甚远,同样,这种做法并未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甚至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最后,我们还需要提升对音乐基本能力的培育,特别是其民族特色。在初级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开始逐步塑造学生的社会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并逐渐理解他们在社会中应享有的权益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因此,在初中的音乐课程中,我们需要突显出其民族特色。这不仅能使学生理解音乐是一种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艺术形式,也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所承载的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同时,这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骄傲之情。尽管如此,目前许多初级中学的音乐课程主要侧重于音乐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对于音乐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的呈现还有待提高。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科学性

采用陈旧的教育观念来推动新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因为,仅仅依赖于新的观念,缺乏科学且实际的新策略,最后也难以达到优秀的教育成果。作为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音乐核心素质的含义后,吸收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育方式,研究众多的教育案例,以此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使自己在教育理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因此,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我们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以便全方位地增强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去寻找音乐的知识,他们不只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与技巧,更需要去研究音乐的精神实质,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课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核心修养。利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的吸引力与实际应用,把课程的决策权更大程度地交由学生,达成“少讲多学、精讲多练”的目标。

(二)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时代性

音乐艺术自然拥有其独特的时代属性,这使得初级中等学校的音乐老师能够借助于探索这种独特的时代属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音乐教育。同样,如果希望在授课过程中深入理解和体验这种独特的时代属性,那么他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目前的初级中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掌握已经相当扎实,他们也开始表达自身的喜爱,并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毫无疑问,学生对当前热门的音乐并非一无所知。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能够首先掌握学生的总体音乐偏好,挑选出他们喜爱且富有时代感的歌曲和旋律,然后对这些歌曲的种类、风格和旋律的演绎技巧进行教育分析,引导学生怀揣热情和探索精神去深度学习音乐知识。

(三)通过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提升教学的民族性

从音乐基本修养的含义来看,音乐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和塑造他们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授课时,我们需要主动地发现和吸收课堂上的民族特色,同时也需将其融合进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总体来说,学生们所了解的民族音乐较为有限,而这些民族音乐却极其丰富且多样。《黄河》《二泉映月》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初级中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能够详细阐述它们的音乐文化,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音乐作品的音乐知识,还能理解到它们的创作历程及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结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的标准提升,相关机构对全面的教育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改良,而核心能力已经转变为当前各个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也面临着新的时代和新的学生群体。对于音乐核心能力的培育,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通常面临着科学性欠缺、时代感不够、民族特色需要增强等问题。因此,他们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合进去,以提高音乐核心能力的培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申淑超.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文学少年, 2020, 000(001):P.1-1.

[2]  周健.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 2020, 40(6):2.

[3]  陈黎萍.试论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情感读本, 2019(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