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挖掘和运用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中教学 挖掘和运用
正文
前言: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觉地弘扬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的内容和教育因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做到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把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爱党爱国情感的培养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一、在高中教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教育是铸魂工程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学校一定要强化对红色文化的教育,而我校正好坐落在河池东兰县这一片红色热土上,这里诞生了许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参加红军、赤卫队和地方游击队,有共和国开国将军、革命烈士、壮族英雄韦国情、韦拔群、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等。我们应将红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教学中把红色的故事讲出来,把红色资源发挥到最大,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将爱国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深深地植入到每个高中生的心里,让现在的高中生们记住红色政权的来历,认识红色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的教育,让红色的精神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更好地推动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作为德育素材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红色底蕴
高中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展开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每一个红色故事、每一位红色革命英雄、每一种红色精神,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养分,它们是天然的德育教育素材。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实践中培养新的人才。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用红色精神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坚实的红色基础。
(三)有利于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与高中生的德智体美劳修养具有共同的思想根基,共同的育人价值观,为高中生的德智体美劳修养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能够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智育资源,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素质、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体育教育资源,能够促使高中生发挥“文明其精神,粗犷其身”的品格,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它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育教育资源,它能够有效地增强高中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价值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生物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和生物技能上,而要想应对考试,就必须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课堂质量上,让学生能够进行学习,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点越多,他们将取得越好的成绩。从根本上说,在所有的学校里,生物教育都需要学生加强他们对生物科技的全面认识,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其实,在生物教学中,不难发现红色文化思想的影子,例如,在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我们可以结合“革命先烈在抗战中,因条件艰苦,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度日”的例子,让学生思考“野菜和树皮细胞中主要含有哪些分子,能否满足战士们的营养需求?”,由此既能让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新知识,又能让教师实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只要学生能在生物教学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优越性,就可以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理性思考去认识生物的全面性。训练是很有用的,以增加生物的知识和技巧。藉由把传统的文化教学与生物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社会,并能更好的运用现代生物科技,让生活变得更方便、更有趣。另外,透过对红色文化的研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主动探究大自然、建构更为完备的思考观念,并提升其生物知识与技巧。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高高中生的压力过大
每一个高中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他们的课余时间变得非常有限,所以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大量的课外活动。高中生面临着升入学校的巨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高中生很容易受到学校、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需要在这一时期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最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除此之外,教育者还需要利用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或者是心理辅导,站在高中生的立场上,对他们展开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他们的学习。如果学生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上承受着过大的压力,这将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以及其他学科的顺利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生物教育和红色文化不融合
在常态下,很多家长、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为何要学习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相关知识、高中生物与红色文化没有任何关系、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课程等认识不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把生物教学看作是一门专门的、探索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内容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还能找到与红色文化的鸿沟。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尤其是,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缺口,使得生物教育很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方法得不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导致了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不能统一。
四、 红色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挖掘和运用
(一)把红色文化精神渗透课程中
因此,要在“知行”课程建设中融入革命传统教育,就需要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多个层面进行整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各个领域的课程中,把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和道德与修养等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通过对五大领域中的每一门课程的实施,注重把学科育人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一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把海陆丰的红色文化作为重点,把校本教育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红色历史,继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学校的各学科教师也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探索学科课程内容与红色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与融合,将韦拔群、韦国清重要人物事迹、革命遗物遗址、节日和纪念日等内容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崇高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
从实践层面看,课堂是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以各个学科的特点为依据,始终坚持将红色文化与各学科教学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融合起来,积极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与学科特点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和能力进行提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在高中红色文化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经验
红色文化资源以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自由与进步的艰辛历程,为高中生的道德修养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与素材。红色文化所提倡的献身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爱国主义等,都显示出中国民族所具有的时代性,它既是党带领革命走向成功的精神食粮,又是培养高中生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四渡赤水之战,是一场以寡敌众的经典战役,毛泽东同志利用这一点,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在敌人的夹缝中穿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术,伺机而动,最终获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在教学过程中,将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穿插到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前人用于战斗,善于团结,独立创新的艰苦历程
(三)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精准设计红色精神教育内容。
红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它经历了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和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时空跨度很大,表现种类很多,表现形式也很广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挖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使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同样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保持守正创新,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周围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凸显出它的时代特色。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可采用“点、线、面、体”等形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确设计。一是“点”的维度,也就是红色文化的基本知识,可以按照“人物”、“事物”、“精神”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教学;二是“线”的向度,这是一条主线。以红色文化发展的时间和历史为主线,可以把“人、物、事、魂”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格子”的知识体系;三是“面”的维度,即从“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三个层次,对红色文化进行“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三个层次上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四是“体”的向度,以“点,线,面”为情,以“点,线,面”为依据,引导青年学子以“知”与“行”为一体,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将“红色文化”植根于民。通过“点、线、面、体”的形式,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精准化、层次化和立体化,培养青年学生的系统思维,使他们对红色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注重引导、培育和践行青年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端正态度
保持生命的活力:“养成生活,远离香烟和酒精,拒绝毒品并注意自己的健康
”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把“药物、抗病毒意识”、“生命与健康”等内容融入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之中,并且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生物技术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高中这个特定的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希望学生能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应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与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普及,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所以,在这一课程中,我们可以结合红色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我们可以藉由对红色文化观念的普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生物科技、生物学、红色文化等的灵性与传统,有助于同学们日后的成长,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语: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我们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教学中去,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出百折不挠、奋发图强、为国争光、为国争光的先进思想。但是,以我国目前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为基础,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高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压力非常大,所以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红色文化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起来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邢蓉;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的价值研究[D]河北科技高中;2012年
[2]魏本权.2015年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J].井冈山高中学报,2016 (03)
[3]李宗励.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6(3):131.
[4]燕艳.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