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视域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语文教学
正文
前言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中小城镇,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紧缺,同时也引发了一批新的问题,使得农村学校面临着无法继续发展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以书面形式提供基本的心理营养,把作文与情绪的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社会市民,就成了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的制约因素
从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水平的发展受到很多制约。首先,农村父母的教学理念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父母因为被自己的视野所局限,没有意识到写作可以架起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而透过孩子写作内容,可以洞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掌握孩子的思想状况。许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其次,由于对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有益的资料资源比较匮乏,造成了“阅读的投入和产出的限制”。当今社会,电脑、手机、网络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然而,学生却缺少甄别信息的能力,许多不良的影像字句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对农村孩子的危害相比来说更大些。而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孩子实际需要的书籍数量又十分稀少,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创作输出。
最后,是缺乏较强的写作习惯,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要营造合适的课堂环境,以调动和引导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发挥农村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作文教学
农村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孩子们的生活实践主要是以农村的自然资源为中心进行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春耕秋收,夏雨冬雪,这些孩子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因此,他们在学习自然和生态知识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围绕农村题材进行。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先完成《白鹭》《落花生》等文本,然后再完成“我的心爱之物”的练习。老师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从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中选择习作素材,来进行写作。
例如:一些学生家里有一只“芦花鸡”,他们利用“芦花鸡”作为作文材料,通过描述“芦花鸡”“颈高翘”和“羽毛灰白”的外貌特征,以及它们爱在草地上爬行,爱在草地上抓虫吃,来进行写作。
老师们可以将农村地区所独有的生活资源用作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出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农村资源的优点,使学生们的习作内容更为丰富,在字里行间更具有真情实感;另外,运用“生活化”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作文教学
小学生长时间居住在农村,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农村的自然资源,但是他们对农村之外的生活却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很多小学生在习作中缺少写作素材,也不懂得怎样表达,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的方法,来扩大学生的想像力。
比如,在进行“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网络,下载现代化新农村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思考家乡未来发展的方向,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运用这种情境教学法,可以拓宽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社会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三)加强农村小学群体阅读,丰富小学生语言知识积累
农村小学校外图书资源匮乏,学生阅读范围窄;教师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在写作课时进行集体阅读。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课文,写出一篇“我想对您说”的作文,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课文内容,收集与“父母之爱”有关的文章,如:《最深沉的爱》《爱的远方》等,让学生在课文中进行分段阅读。
这样,可以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这种跨越时空的爱依然无私、依然伟大,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四)通过实际生活来提高小学生写作的真实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者古诗词,了解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和心里状态。所以,要想让小学生作文的真实感得到提升,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写出一篇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文章。这对于那些生活在乡下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天生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喜欢新奇的东西。这样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可以要求学生每日或每周都记录一次。由于日记是对现实生活最好的反映,它的实质就是一篇文章。并且,对于农村小学的老师来说,可以把生活与家庭相结合,也可以把农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生活习惯等融入到课堂中去。例如,当我们讲《影子》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再让同学们去体会,当同学们陷入沉思的时候,教师要在一边指导同学们,可以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影子,如:树的影子,动物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房子的影子等等,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最后还可以要求同学们写出他们的读后感,来抒发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结语
在这个新的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抓住农村学生具有优越的环境,农村教师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忱,让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将他们的美貌塑造成为一件件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谢金华.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7(4).
[2]张永燕.关于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6(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