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纬

泰和县马市镇中心小学 邮编:343713

摘要

“双减”是国家为义务教育阶段专门制定的一项教育政策,其目的在于以“减负增效”为主要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力求既能减少他们的学习负担,又能加强他们的自主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作业设计既是小学语文教育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衡量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伴随着“双减”的发布和执行,对老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增强作业的合理化和有效性外,还要强调“减负增效”的设计目的,从而使“双减”的初衷得到切实的贯彻。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评价;策略

正文


前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知识点往往是由大量的作业来带动,而学生则是在不断地使用相同的知识来学习语文知识,而这种繁重的教学作业,使学生们感到很大的学习负担,这样的作业设计是很不科学。从长期来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必须作业进行了优化设计,但是,由于作业的设计方式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它的变化应遵循着学生的内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设计较为随意

有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而且作业的内容比较模糊,没有充分地顾及学生的具体状况。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求,对作业设计也是随意和盲目,一些老师甚至完全照搬教科书,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失去做作业的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在做完这些作业后就会变得懒散,从而影响作业的效果。一些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常常会围绕一些机械的、重复的、没有经过思想培训的主题,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作业设计缺少层次性

一些老师在做作业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采取了一种简单化、整齐划一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不满足,甚至出现不消化现象。一些老师没有从整体单元或教材的指导下对作业需求进行整体剖析,也没有按照语文教学的要求来设计课后的作业,因此,这就导致了老师的作业设计往往会出现碎片化的现象,使整个作业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应试教学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

在小学里,很多教师都会说,学生的作业都会有一些关于测验的内容,这也是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写作业只是想要考得好一些而已。当然作业是应该考虑到考试要求,但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把作业作为一种应试教学,确实要转变一下。虽然小学生很讨厌常规的作业,但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在设计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新颖的题目时,学生表示不懂、消极、抵触,从完成度来判断,学生的作业并不尽如人意。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落实双减的必然要求

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单元设计,也是对双减政策的充分落实。在双减的政策中,要求尽量减少作业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能安排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不能超过六十分钟。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清楚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不仅要降低作业的数量,还要对作业进行最优地设计,提高作业的质量,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

(二)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小学生正值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新奇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所以,与单纯的书写作业相比,小学生更喜欢新颖有趣的作业。因此,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合理地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目前,小学的课外时间基本被作业所占用,课堂上的作业种类繁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有必要对语文作业进行最优地设计。

三、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分层设计作业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类学科,是一门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掌握了语文,就可以使学生们在其他科目上有更好的表现。语文作业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老师设计的作业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因此在设计作业时,不可避免地会把老师想要达到的目标都交给学生,从而导致了作业的数目增多。此外,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作业完成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都会有很大差异,传统的作业设计常常忽略了这些差别,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作业的繁重。因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既要减少作业的数目,又要减轻作业的难度,可以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二)设计观察性作业

学生的作业常常是出于动机,他们的态度是被动的,他们的行动是被动的,所以,在安排家庭任务时,要充分重视不同的学生的爱好、知识和技巧。在研究完《丁香结》之后,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步:根据文本所教的方式,观看一株花草,从色彩、香气、形态、气节等几个角度,试着欣赏、领悟、谈论,并做一次小小的练习。第二步:通过收集词汇、摘句、写作思路,学习如何制作丁香结的思考方法。学员可自行挑选,以完成其中一项。我的建议是,让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不断地学习单词和教材。让学生们学习如何转移自己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所做的作业都是非常好的,而且还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惊喜。这种分层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杜绝了机械式的复制,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一件艺术作品,让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满足。

(三)注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通过完成实践性作业,学生们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在一起,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可以在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个人的意识、能力等素质。笔者认为,重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教育手段。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让学生们在相应的节日中做相应的事,在清明节期间,与自己的父母一起扫墓、制作青团,并拍照留念,进行评比。通过实践操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从而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学习并不限于获得知识,而是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之中。

(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

对教材的学习,指的就是要通过教材,给学生们提供例子。因此,我们不能将局限在文本的范围之内,也不能被教材所限制,要将重点放在对教材知识的挖掘上,老师要把作业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小组探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一个单位,让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从而在课堂上产生出一种可以相互促进的、能够相互影响的学习环境。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作业完成中去,就必须把作业融入教学活动中去,让其变成教学的一部分。作业在课堂上通常被安排在课堂开始、课堂中和课堂结束三个时段。老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五)语文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字词的掌握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采用抄写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科书中,有些生字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完全可以通过图象形记忆和图画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将这些生字和词语进行归类,弄明白词语的种类,然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生字和词语卡片。在做卡片时,既要有拼音,又要有中文,还要有简笔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图文并茂的作用。学生在对生字进行归类时就进行了一次记忆,而在做卡片时也是一种重新回顾的方法。在完成了形象卡之后,学生们会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满足,做起来也会很新奇,很有兴致,于是,这种情绪就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语文的学习中。

比如,在运用某些句子或短语时,老师可以突破书面作业的限制,让学生通过口头形式来完成作业,老师们可以按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让学生们按照上下文来进行分组朗读,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减少他们书面作业的压力,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目标。此外,还可以使用各种语文学习软件,使他们能够使用这些语文的电子产品来完成作业。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们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扩展延伸语文知识。

(六)作业设计注意反思性

反思是每日教学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和检验自己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过程,在学生中的反思就像有机体在消化和吸取营养,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要不断地要求学生们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在后面加上思考题、反思题来突出反思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在所有题目的后面,笔者会安排一道反思的问题:列出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并认真地想一想,这些内容都掌握了吗?在做反思题时,可以让学生们去想自己的哪些知识点还没有弄明白,哪些问题会容易再次错误,该怎么纠正。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做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作业是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强化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们了解语文的乐趣,发掘语文的魅力。

(七)积极评价,多元评价

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老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多元评价。对小学生来说,鼓励引导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鼓励和指导学生,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善于运用作业评价的技巧,用鼓励的口吻使其更好地完成作业。同时,老师还要对作业做出多样化的评价,不能只从单一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要用开放的视角来评价学生作业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好奇心作业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结语

家庭作业是教室的扩展,是教室里的知识积累,在双减的大环境下,这种高效的作业是很受同学欢迎的,它不仅能够加强课堂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当一个人充满激情的时候,他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他的研究中,他就会感到他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谢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8):79-80.

[2]田宏旺.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布置的行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03.

[3]陈爱芸.互联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9):47-48.

[4]白永梅.双减之下如何优化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

[5]葛春蕾.双减之下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J].读与写:上旬,20221):

[6]屈艳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J].教育观察,2021107):132-1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