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教学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
正文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一)高中英语阅读文本难度有所提升
与初中和小学英语课本比较,高中英语课本的阅读长度、难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改善。一篇长的英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是如此之多,以致于许多学生在读完之后,对所读内容没有完全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导致了英文阅读在实践中的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来增强英文课文的理解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在阅读时,学生可使用简单的关键字,将这些关键字组合在一起。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本文认为,将思维导图这一具有发散思维作用的工具,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促进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高中学生需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虽然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英语阅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对于不同类型的英语学习方法缺乏灵活性,从而造成了英语阅读水平难以提高,英语核心素养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实现。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养成英语阅读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生阅读英语的工具,它将大量的信息以简洁、全面的形式组织并呈现出来,这是一种英语阅读的过程,把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与看法,通过关键字的表达,形成一幅思维导图,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深入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与培养。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结合的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新旧知识点联系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新旧知识点往往会反复出现,且会交替性出现。而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往往会词汇量不足。而高中英语阅读包含大量的新旧词汇,会让该部分学生出现阅读吃力的现象。而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以及文字的双重叠加,会让学生对阅读词汇以及阅读内容进行适当地梳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巩固的作用。
(二)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主题阅读框架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一般阅读难度是以上升趋势为主,高三难度肯定比高一大。而高中英语阅读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比如,高一可能是需要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呈现一种日记模式;而到了高三,就需要学生可以整体地理解文章结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解决整篇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大体走向、主旨等。思维导图中的图形以及色彩都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力,并让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例如,在阅读《History and traditions》文本时,其主题是英国历史,那教师可以以英国历史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英国在不同时期的国名;第二部分是介绍四次外族侵入对英国文化产生的深入影响,让学生对英国的传统更加理解;第三部分是介绍我们在英国旅行时应多结合英国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更愉快地旅行。三个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研究英国历史的好处,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国的传统,还可以让我们在英国旅行时更加快乐。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文章主题阅读框架,这让学生对该文章的结构更加一目了然,了解文章的效率也会增强。
(三)列举典型词汇,加深记忆效果
在思维导图的表现中,常常在知识网络的节点上设置典型词汇,用来帮助学生把分支中的知识进行分类。教师的思维导图应用可以从这方面下手,用丰富的词汇量扩大思维导图的涵盖面,从"significance""effect""result”等词的运用中去整理阅读内容。高中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能够理解典型词汇与内容的关联性,在提高重点词汇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理清阅读内容的方方面面,用英语进行表述,尝试用语文的方式去进行阅读理解,剖析英语阅读材料。
如,《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阅读教学拓展中,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列出典型词汇,让学生从这些词汇上发散理解相关内容,从"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到“smart home",从"artifical intelligenceM到“cloud computing让学生从这些词汇中理解可能的未来相貌,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论述科技发展对未来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在发展中可能产生的变化。通过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论述表达能力,从而在理解写作思路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阅读的效率。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它还把阅读化部分为整体,将单独的字词、语句组合成整体来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把握能力。
从而,在知识点的展现之中,思维导图能够起到良好的成效,学生也能顺着思维导图给予的方向去逐步解决阅读问题。整体上,通过图式与知识信息的配对,用典型词汇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明显的学习思路,有助于高中客观阅读思维的培养。
(四)依托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拓宽阅读视域,促进阅读教学发展
在中学英语课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中学英语阅读中,能够将繁复的阅读资料有机地整合起来,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提取出所读资料中的主要问题,从而不仅能够把握到阅读的要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材料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相应的重要知识、关键信息、重点词汇等进行整合归类,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的思路与框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认知体系,使阅读指导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指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然后由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善、细化,在师生共同合作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进行“Extended reading”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运用思维导图,从寄宿家庭,课程设置,学校的上课制度,班级人数,课堂活动,家庭作业,人际关系,饮食,休闲,课外活动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外国的学校,并鼓励同学们在已有的思维导图上加以扩展,构建出一个新的思维导图,就英国的“school life in UK”与中国的“school life in China”相比较,来提高同学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让阅读教学的开展向多元化,开放式领域的深入,更好地发展。
(五)基于思维导图,实现学生阅读信息收集高效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自身英语基础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更为牢固。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要通过知识学习来促进个人阅读效率的提升,但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学生更加需要借助英语阅读的学习方式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通过日常观察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阅读过后就只会剩下“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说明了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只做到了基础的阅读信息信息提取中的“再认”目标,却并未进一步完成“回想”目标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也从侧面表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独立完成阅读知识和文本框架结构的构建活动。
如在<<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合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片段,并结合生活实际, 引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探讨,如:If you are the hero, what will you do? What was the feeling of the hero? 等问题,让学生进行逐步的研究,让学生能够更深层的理解,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六)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参与积极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和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语言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想要熟练的掌握一门语言不仅需要学生熟悉各种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理解语义和语篇内容。基于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就需要从整篇文章的题材、话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化设计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的题材无论是何种题材都需要分析和界定文章的内容和框架结构。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将语篇的框架结构和题材知识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文章题材以及篇章结构。在讲授人物传记类型的文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以主人公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以童年、成年、成就以及经历和评价顺序逐步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题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语篇的题材进行预测,然后将语篇的框架结构以及题材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语篇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逐步让学生掌握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如 Lights, Camera, Action! 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同时适当介绍一些影视作品等信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对我国的一些影视作品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让学生用英语总结自己的看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提问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等,丰富英语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
(七)核心素养下让思维导图走进英语阅读课后复习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此时,思维导图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例如,在复习<<Sports culture>>这课的时候,我先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把我在课上讲过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再找出正确的答案。其次,在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之后,针对他们所不懂之处,指导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学习,以求逐个突破。最终,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计划,画出整堂课的内容,并顺利完成老师所提出的课后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复述整篇文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认识,并对语言进行了整合,参与并理解了考试中的一些常见题型,实现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总结:思维导图是一种模仿大脑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进行思考。这一概念一经产生,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立足实际,主动挖掘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价值,让英语阅读更加高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有了一个可循的途径。为此,作者将在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将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相结合,以更好地运用两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金秀.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导图的运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2):204.
[2]孙秀云.探索高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和创新[J].中外交流,2019(26):268-269.
[3]姚秋霞.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20-221.
[4]邢文骏,胥阳.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2018(21)10-15.
[5]石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趣教学”的探究[J].英语教师, 2018,18(18)26-29+44.
[6]江华.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 2017(08):987-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