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路径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翟红娟

内蒙古莫旗宝山中学162863

摘要

英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学习时间最长的外语课程,而现今中小学英语学习群体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明显的现象,即学困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如何有效地解决好学困生的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等的难题。可以明确的是,英语学困生的产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其包括但不限于学生自身学习动机、教师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基于此,笔者就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学困生转化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学困生;初中英语;转化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全球发展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各国间的交往也愈来愈频繁,而英语又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通用语言,其对于新时代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由于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同学英语水平高、学习态度好,而有的同学则英语水平差,导致其学习态度也不甚端正,从而成为“学困生”。而要使学困生向学优生转变,就必须充分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找出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的途径,转变他们的态度,从而达到转变他们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英语课程“学困生”形成缘由

造成“学困生”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

1学生因素

中小学阶段,学生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期,所以很容易产生叛逆的情绪,由于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太强,导致其往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些许困难便会自暴自弃,他们会变得非常的敏感,也会失去信心。而且他们的自制力也很弱,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会产生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成效

2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样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初中阶段为例,师生都面临着不远的中考,有时候,为了在课堂上跟上教学进度,教师们会加快教学进度。这就造成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一些英语教师往往太过重视学生的成绩,只重视优等生“培优”,而忽视了学困生的“辅差”,这就加重了学困生的厌学情绪。另外,一些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习惯于片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也没有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造成了一些学困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使学困生的学习体验感降低,自信心减弱,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质量。

3家庭及社会因素

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看,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许多学困生就是因为受到了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他们的厌学情绪,甚至有学生选择初中辍学。但对于家庭来说,一旦出现了某些意外情况,比如父母突然得了重病,父母离婚等等,都将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原因,外出务工,造成了“留守”现象。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缺少了一个强大的监护人,再加上自身的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学生们会慢慢地失去自己,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最终变成了一个学困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的家长,在平时对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太过“关切”,如果孩子成绩不够好,就会对施加很大的压力,这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他们的学习变得困难。

二、中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路径

1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英语学科的知识点较多,系统化程度较高。有些教师采用的是教师阅读文本-学生阅读文本-教师寻找重点词汇-解释词组句型-让学生记住词组句型和语法-布置任务来巩固”的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一种抗拒的情绪,觉得英语的学习枯燥无味,上课的时候容易犯困,容易开小差,容易走神,慢慢地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变成了“学困生”。对此。在此过程中,教师们要不断地反思,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同学,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困生”交流,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以此实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仁爱版初中教材为例,在“Looking Different”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抽选两名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对话,这是一种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当他们能够听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接龙的形式形容两位同学的差异性,“Who can tell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udents”,随后教师可以先举例,“One of them has big eyes and theother has small eyes.”,最后引领学生自行说一说,由此理解 have 和has 不同的用法,并循序渐进地延伸至句子。

2创新教学思维,推动课堂参与

中小学正处在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时期其身心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尽管他们的生理发育逐渐向成人靠拢,但他们的认知、心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非常的幼稚,而“学困生”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的提高。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困生”,往往会表现得异常,想要获得别人的注意,想要获得自己的存在感,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懵懵懂懂的,不懂得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喜欢干扰别人的学习,他们自己不想学,却又影响别人的学习。对此,有的教师只会责骂,甚至是找家长,用惩罚来警示学生,而父母也会训斥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更加的叛逆。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与他们进行及时的谈话,惩罚要有度,不能过于严厉。在课堂上,教师们还能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仁爱版七下“The Birtnday Panty”这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同学们认识并了解一些杰出人物,并从这些杰出人物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应用“When was/were.….born?.….was/were born in...”运用不同的,有创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制订学习目标,触发学习驱动

对于英语学困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随意性。要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还应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给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如果教师为学困生制定的目标不明确,他们的学习动力就难以激发,而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做,这样他们就会脱离正常的学习轨道。因此,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出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的目标。学困生只要有合适的目标指导,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轻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会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另外,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才能使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学习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4强化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自信

对于那些能够自主学习,有较强学习能力,但是性格内向易于害羞的学生,我们可以引领其与“学困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帮助、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使内向的学生变得开朗,使学困生变得不再学困,从而达到解“困”的目的。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对他们进行分组,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们要以班上的学生的个性、能力等因素为依据,来对他们的小组进行划分,把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让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及相应的任务,需要确保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在此种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困生也能够找到自己在英语课程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不会因为自己“毫无用处”“无所事事”而缺失成就感,学困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擅长的一部分,那么久而久之,其英语学习兴趣便能够得以提升。

5及时纠正错误,维持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对学困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对他们的英语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学困生基本的学习水平,在布课程任务的时候,要基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要让他们进一步明白知识要点,并指出他们可能会出错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知识。教师们在汇总英语作业之前,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学生们相互批改相互指正,如此一来,学困生就可以通过指正别人的错误来获取相应的成就感,同时也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得到一种成就感。

如,在Unit8 Our clothes一课,这一课的主要词汇有:cot-ton、 jeans、silk、scarf、handbag、overcoat、sock、hat等,许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习新词汇的时候,很容易把一些名词的意思弄混淆,如scarf、sock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不同的小组间进行词汇听写,这样就能让大家加深对这一课词汇的理解。如,由一名小组成员负责听写,然后由小组成员按照给出的单词用英语进行复述,并在复述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对照教科书,相互指正,这样,大家就可以知道自己对课文中词汇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这样,成绩差的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记忆词汇这个学习活动中来,这样,他们就会一直对英语感兴趣,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注重知识实践,延伸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困生有一种成就感才能使其对英语产生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当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时,其学习兴趣就会得以提升教师们在教英语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多做练习,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交流实践,可以连麦外教、外校的师生一起用英语互相问候,组建联谊班,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把英语知识同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英语学习兴趣的拓展,让学生们从实践中学会英语。同时,由于中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大部分都是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词汇句型,因此,教师也应注重与生活建立联系

如,在讲授“Unit2 Keeping healthy”这一课的时候,其涉及食物及人体健康等问题,教师可以在新课程的引导环节,展示一幅“食物金字塔”的结构图,然后问:What are they?Are theyhealthy?Can we eat more?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和教师进行互动,并对所见到的食品做出相应的回答。通过阅读,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单词的含义,并能更好地了解单词的含义,如 a lot of、plenty of、some、a little等同时,引领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根据这几个词汇进行造句,并且让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要想让学生们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们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进行一些实践引导,如,要求学生们把自己每天的所吃的食物都列出来,然后对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再把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列出来等等。通过自己列出来的这些东西,学生们就可以总结出“eat-ing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good for health”、“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进而对自己的饮食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学困生能够认知到英语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同时也能了解英语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功能性,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学期里,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困生”,教师应充分认识“学困生”的特征,针对他们的问题,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手段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掌握他们的英语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地投入在此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转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还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从而全方位助力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信心,帮助其成功“困”。

参考文献

[1]田喜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6):90-92.

[2]陈晓红.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基于仪征市D中学学生调查与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21):124-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