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正文
前言
语文是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语言与文字系统,它对汉语的历史传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它对一个人将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语文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门学科,它在高中教学阶段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活动,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把握,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一味的灌输,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导致他们对语文的排斥,从而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进行语文学习。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
在新一轮的课改下,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高中语文也不例外。与初中相比,高中的语文课程更加困难,更加复杂,特别是文言文、古诗等内容,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同学在学习时都会感到吃力,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同学们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成绩难以提高。
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靠记忆了,更需要的是思考能力。在高中的众多课程中,语文是不太容易拉分的一门学科。在面临高考的时候,很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语文科目。因此,要想把语文学好,首先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在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对自己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进行提升。语文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老师要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让语文教育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核心
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汉语言都是他们赖以生存、交流、发展的必要工具,因此,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兴趣。有的同学喜欢看小说,有的同学喜欢看杂志,或者看电视剧,或者看漫画,虽然这些课外阅读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汉语言文艺的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但是,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太大的兴趣,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中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所以,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是要恢复汉语言应该具有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特征,使汉语言的美学元素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需要运用一切显性或隐性的手段,向学生表明,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是一种艺术的呈现,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的真、善、美,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探究、追求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电子产品也日益增多,从而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者网络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此外,多媒体教学的多样化还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积累。
比如,在教学《赤壁赋》时,老师可以播放《赤壁》的影视作品片段。在把视频片段放出来之后,班级中的学生都非常认真的观看了这个视频,等视频放完之后,还向可以学生提出了与赤壁有关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对赤壁这一课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量。在此基础上,老师在讲授这一节课时,可以要求同学们与赤壁之战的史实相联系,使同学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节课内容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2.以演助学,提高学生兴趣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演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红楼梦》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若干组,让同学们选出自己的代表,由同学们来演绎《红楼梦》中《刘姥姥三入大观园》的故事情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同学们的想象力,发挥他们的才能,老师们只需要在一旁给予一些提示就可以了。在表演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做出一个总结,还可以邀请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对这堂课中表演的看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的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利用下课时间,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仔细揣摩,这样就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建立一个小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为组内的成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互相团结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各个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课堂之中,最终实现了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的目标。
3.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空间,如果能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掌握好,充分利用好这一过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学习质量就能得到保障。学习好不好,课堂很重要。语文本来就是一门非常感性的课程,它与理科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理科讲究的是逻辑思维,更加严谨,而语文则更加灵活,更加倾向于感性化,所以,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氛围是非常关键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一个关键的方法就是让课堂中的气氛变得生动起来。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一改过去那种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而是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们展开更多的讨论、互动和知识提问。例如,在学习高中古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许多同学可能都看过有关朝代的影视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下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或是让学生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击退敌人的策略等。这样的课堂形式一定会得到学生们的喜爱,这样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只要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究,而且学生还坚持“不找到答案,他们就不会放弃”的理念。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要灵活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们积极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刘兰芝被遣回家后,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后面没有发生太守求亲和兄长逼迫的情况发生,焦仲卿会和刘兰芝幸福的在一起吗?一般情况下,同学们都会有很强的探究欲,有些同学觉得他们两个人会幸福的在一起,因为焦仲卿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说回来就一定会回来,而且他们都甘愿为爱而死,为了爱情,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深信二人的爱情一定能感动焦母那颗铁石心肠;也有学生认为,他们也不会走到一起的,在封建主义的社会里,“忠孝”是最重要的,个人情感永远不能与孝相违背,焦仲卿因此给刘兰芝写了一封信,让她改嫁,刘兰芝伤心欲绝,最终改嫁他人。利用巧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在这样的课堂提问设计下,经常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5.灵活运用课外活动
现代教育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对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老师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举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话剧活动等等,这样才能将每一位学生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都有施展自己特长的机会。许多学生在班级中看似不起眼,但在课堂活动中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天赋,例如有些学生拥有优秀的语言天赋,演讲、辩论能力出众;有些同学的演技很好,能准确地掌握角色的心理状态。在高中阶段,课业负担很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方式中展开学习,这样才能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完全激发出来。
实际上,高中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在语文世界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文字,来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还可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语言。刘姥姥,贾宝玉,阿 Q,孔乙己,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雨巷中的姑娘,泰山的壮美,西湖的秀美,济南的冬日,这些美好景致都可以通过作者的笔端领略欣赏。
6.在教学中引入更多创新的元素,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
创新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那么,学生进入的语文课堂就是一种创新的课堂,一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新鲜感和灵感的课堂。所以,要在课堂上多加入一些新的因素,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整合。这样,语文课堂就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感觉,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被吸引,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兴趣,而学生们在语文的学习中的兴趣增加了,投入的时间也会变多,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去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和结构,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处理,站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层次和生活经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对学生心理特点的认知规律,发掘出教材中的诱导性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应该积极地创造一个富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角色中,向他们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还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探索的整个过程,体验教学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自觉地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学习过程,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自信心。最好能将新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来自生活,最终又将服务于生活。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认真钻研,巧妙地设计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栾春风.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成功(教育),2019(06).
[2]张华良.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
[3]郭金梅.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
[4]赵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9(14).
[5]苏秀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04).
[6]王爽.激发學生学习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77.
[7]尹红.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21,(11):125+127.
[8]李玉恒.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7):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