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融合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融合应用
正文
1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机电安装工程由于自身应用范围较大,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在专业认知上需求较为明显,倘若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着人力资源的管控不足问题,进而导致使得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机电安装工程的复杂性使其在不同工序中,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与瑕疵,所对应的施工材料与手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广泛性应用,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具备较强的机电安装技术,并能够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优化管理,进而来确保相关工程质量得以有效保障。3)协调性也是机电安装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来看,我国施工单位往往会面临协调性不佳的情况,以至于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内容得不到有效落实,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建设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施工单位在开展机电安装工程中,应当加强对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人员之间的协同性,进而来实现效率上的有效保障。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融合应用的措施
2.1不断提升信息化编码的水平
从机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范围来看,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往往会生成大量的建设项目的信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采取BIM优化设计的具体方式,对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优化解决,并在后期运行的具体阶段将完成的信息融入其中,提升工作质量。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融合应用需要以BIM技术为基础,BIM技术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了相关人士的关注,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利用,能以建立模型的具体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完善工作过程。BIM技术能帮助技术人员得出编码信息,根据编码信息的具体内容,应与图纸设计工作进行结合,提升工作水平,挖掘信息价值[4]。
2.2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
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处理本身存在一定难度,但想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应用就必须要提升这一工作环节的质量。结合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具体BIM模型,通过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物与云平台模型信息的结合,进而不断地提高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施的精确度。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扫码操作就能够在移动端对三维可视化模型信息进行获取,有利于施工人员更好地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进行掌控。在完成了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步骤后,工作人员再次通过移动端设备扫码,能够将施工信息完成的上传到平台当中,及时记录基本状态,在平台的三维模型中实时显示。到了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进行调试验收的重要阶段,通过移动端设备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能够对应用设备的质量检查报告内容进行明确,之后进行从填写表单到提交的工作,间接提升工程质量。由于设备在运行中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可利用移动设备来扫描二维码,实际上在各行各业中二维码都已经得到了普及,所以工程行业也不能被排除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调出模型,了解机电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高效率地完成设备管理工作。只要模型构建的ID不出现变化,二维码就不会发生变化,在确定了这一点后,就能够完成数据录入和采集,并自动与工程设备进行关联,提高装配施工的水平,完善方案。归结起来,对BIM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升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让施工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关系到机电设备的性能,所以必须要注重细节,更好地完成工作。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还能够在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对施工现场、预制生产、运行管理协同等因素进行合理整合,最大程度地对机电设备安装效率进行提高。尤其是在后台信息化的控制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安装3D模型,以BIM技术为基础,在安装了3D模型后,无论工程处于哪一种具体的状态,就都可以对其进行远程的监视,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2.3在运维管理中实现信息化应用
在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中,机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生产效率。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在系统中合理对其进行提醒,同时还能够通过短信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通知。结合3D模型,相关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故障进行定位,完成具体检修。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支持空间管理与其他创新式的功能,在功能拓展性方面相对较强。在机电系统运维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嵌入式数据采集模块对信息进行收集,收集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同时数据采集模块的主要作用基本就是了解设备状态及故障信息。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时代,明确信息后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上传,形成数据库,让工作人员能高效率的明确信息,结合模型确定故障位置,一旦发生故障,越快确定故障位置越能够尽早解决问题。如果数值信息不正常,就说明设备的运行出现了异常,监控系统能够在地图的页面发出警示,将信息发送到设定接收人的移动设备当中。相关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合理设计报警系统,提升报警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现实情况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信息,其中发生警报时为红色警示,在警报点击确认后,警报如果没有解除,会出现绿色警示。在警报未点击确认的情况下警报已解除,会出现黄色的警示。在报警讯号发生的同时,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相关设施确认报警点,并可通过选择警报点,点击警报图标,进入到相关的监控系统当中,对发生报警点的实时数据进行明确。最后需要提到机电设备的运行监管和节能管理问题。在这一环节中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应用空间较大,相关人员结合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机电设备的基本能耗进行预测,并及时地给出预测数据,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数据为依据,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更加合理的确定方案。建设信息化可以提升各方面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在进行维修时,相关技术人员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模型以及信息来进行预测,降低故障率,完善数据库建设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能够降低机电设备的维修成本,提升工作人员的处理能力。
3结语
从机电安装工程的角度来看,其体量较大,同时系统较为复杂,在传统的施工行业中,该工程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采取BIM优化设计的具体方式,对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优化解决,并在后期运行的具体阶段将完成的信息融入其中,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海峰.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220-221.
[2]席润福.机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11):8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