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

信息时代背景下,构建信息化音乐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更能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逐步具备独特的艺术气质。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够明显,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发挥不足,这将会影响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分析当前教学内容所具备的特点,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持续性的优化,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更好地体悟音乐的魅力,最终形成艺术素养。教师要缓解学生在知识类学科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压力,开发音乐课堂对学生内心压力的调节作用,使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逐步提升。


关键词

初中音乐;信息技术;音乐教学

正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以往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根据教材内容讲解知识,但初中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无法深度探查这些情感和内涵。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理解,更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音体美一体的初中音乐创新型课堂,真正在陶冶学生音乐情操,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实现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打造高质量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融合创新的路径,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学生在初中音乐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时看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的成长。在开展歌曲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作者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然后通过教师的领唱完成学生的歌唱,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下降,因此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发展音乐教学的必要途径。

(二)重流行音乐轻古典音乐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涌入学生的视野,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具有时代特性,所以学生对流行音乐较为喜爱。因此,有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对流行音乐的内容演唱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古典音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作用。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由于学生接触到的古典音乐较少,造成了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轻古音乐学习现状不乐观,这对提高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具有阻碍作用,容易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课堂教学欠缺层次性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结合多元化的学习形式,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源于先天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在初中音乐授课活动中,教师需要改变观念,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优势来强化音乐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分层教学能够做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创新,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丰富学生音乐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学有所得。教师要使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逐渐降低,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感悟音乐旋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并能够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前的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常常是以反复训练为主,教师并未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在这样固化的课堂当中,由于气氛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对课程内容都失去了学习兴致,降低了他们的能动性。借助信息技术对音乐课堂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与文化素养提升的要求,更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新的感悟,在融合时代元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精神享受。

(三)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课堂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主动去探究相关的课程内容,以此来强化自身的认知,促进学习音乐的能力提升。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做出巧妙的运用,以此来培育学生的兴致,使之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理念的转变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保障,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影响性,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获得更多的保障。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

在开展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个人教学身份的正确认知,在合理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和成长需求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清晰的教学目标,从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课堂学习,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音乐中的旋律,来感受音乐创作中所蕴含的多元情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多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与教师安排的教学目标相吻合。例如,《我的中国心》欣赏课堂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呈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欣赏作品所蕴含情感的同时,能够对歌曲进行熟练的演唱,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在介绍作品背景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能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演唱者的激动情怀。接下来就要通过学生对作品进行演唱,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反复的演唱,使学生能够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得更加透彻,最后通过智能评唱系统的纠错功能来强化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把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多元化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而且能够在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延长课堂教学的影响性,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初中音乐课堂的整个环节。

(二)借助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

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后,课堂教学的容量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由于采用单一性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而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整合以后,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因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上升,所以,课堂教学的容量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有效介绍来提高个人的欣赏能力,使课堂的美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的影响性。例如,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我的祖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播放乐曲使学生对作品的旋律和歌词建立先前印象,然后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歌曲中所要表达的个人情感,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接下来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将自己之前学习过的与祖国有关的歌曲进行演唱,从而说出在歌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这样能够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不断提升。

(三)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负增效理念为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样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情感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将乐曲中的抽象内容以具体可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直观欣赏,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理解更加透彻,从而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例如,《天路》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通过呈现青藏铁路修建的整个过程,以专题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一条青藏铁路,需要付出的辛劳。这样在演唱歌曲时,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借助专题纪录片中的影像得以有效激发,提高学生对于歌曲人文内涵的理解,在发展学生音乐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感,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四)拓展音乐学习平台,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但在以往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传授演唱技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许多教师认为增设实践活动只会浪费课上教学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索音乐内涵。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也为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契机。结合音乐呈现特点分析可以看出,音乐作品具备灵活、抽象的特点,并且在旋律、节奏及识谱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为此,教师可基于信息技术,利用乐器辅助教学进一步实现初中音乐实践教学的目标,为初中音乐课堂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辅助音乐教学,在信息技术平台中搜寻关于钢琴模拟的APP,将APP完整呈现在教室内,借助投影展示的钢琴键盘,加深学生对钢琴音乐和演奏方式的理解。结合音乐的特点来看,音乐是增进学生情感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音乐教学更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但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许多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就忘记了旧知识。为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点以及重难知识点进行整合,以此增强音乐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先带领学生逐步掌握音乐内涵和情感,之后明确学生学习的范围,利用5分钟以内的视频概括音乐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以保障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逐一解决学生出现的理解问题。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须将微课视频上传到云平台上,便于学生巩固复习,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探查音乐知识,真正在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信息化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初中音乐教学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构建高效音乐教学课堂,也为拓展学生音乐思维,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同时,教师还须挖掘教材中潜在的音乐元素,将教材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并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形成自主思考,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此外,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要求,教师有必要拓展现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信息化学习平台,并运用微课加深学生理解新旧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卉.信息技术支撑下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探究[J].知识文库,2022(14):136-138.

[2]孔霞.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6):247-249.

[3]邱宜.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2.

[4]王露颖.“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智慧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22.

[5]王艳云.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08):230-232.


...


阅读全文